青岛传媒业发展肇始于德占时期,前后继起的报纸达12家,除《胶州报》《同益报》等中文报纸以外,多为外文报纸。1914年日据青岛后,日文报纸粉墨登场,发行《大青岛报》、《济南日报》(青岛版),雇佣一些中国人作为编辑。由于当时中文报纸不多,《大青岛报》吸引大批读者,发行量很大,逐渐引起国人注意,开始有国人尝试创办报纸。比如,伊筱农于1918年前后创办了 《中国青岛报》,由于日本人的挤压,发行量不到1000份。
旧青岛报纸
青岛中文报纸初具规模,是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主权后。北洋政府允许私人创办报纸,国人办报热情和兴趣被激发出来,青岛新闻传媒业开始勃兴。
据 《胶海关十年贸易报告》,从1922年至1931年,青岛先后成立的报馆共有17家,包括两种外文报纸,济南这一时期只有8家。这些报纸中,《民国日报》为国民党党报,影响最大最著名。次为《平民白话报》,以启发民众教育为目的。再次为《工商报》,乃以传达工商消息为要务。其他如 《晚报》、《快报》,所采用新闻最快捷。《青岛时报》及《正报》宗旨纯正,最受读者欢迎。《青岛时报》与《大青岛报》销量最多,除销售本市外,也销往外埠。
青岛报纸日发行量在26500余份,青岛市1935年人口约40万,平均15人一份报纸。除报纸而外,尚有期刊30余种,其中较著名的有《观象月刊》《海岸半月刊》《天文报告》《青岛画报》《青岛工商季刊》等,前三种由青岛观象台编印。《青岛画报》由繁荣促进会刊发,是当时青岛唯一画报,影响很大。《青岛工商季刊》则由青岛工商学会编辑,是国内研究工商经济的翘楚,不论专题研究,调查统计,还是摘登资讯,均能立足本域,放眼世界,覃精研深,是少有的研究工商经济的集大成者。
日本第二次占领后,青岛报纸经历了一个蛰伏期,仅剩2种。战后又迅速恢复到15种,而且发行量更大。
作为现代文学的重要载体,报纸文艺副刊可以看作文学气候的晴雨表,青岛发达的报业同样也给文艺副刊带来勃勃生机。早在20年代初,《青岛快报》即有文艺副刊,刊名为 《小钢炮》。30年代,《青岛时报》、《青岛民报》、《青岛晨报》、《民国日报》等先后开辟文学副刊,如 《诗》、《潮》、《论》、《蚀》、《汽笛》、《春光》、《明天》、《诗歌周刊》、《黄金时代》、《荒浪》等。其中尤以《青岛民报》文艺副刊最为活跃,持续的时间最长,质量也最高。从1930年2月创刊,《青岛民报》在历任副刊编辑姜宏、于黑丁、刘西蒙、田仲济、孟超等的主持下,相继开辟了《夜泊》、《白浪》、《海啸》、《尼罗》、《一流》、《一燕》、《处女地》、《野光》、《南风》、《汽笛》、《每周文艺》、《新诗歌》、《新地》等。1935年开辟的《避暑录话》,共出刊10期,编辑撰稿者有洪深、老舍、王统照等著名作家,创刊号问世后立即受到读者欢迎。
青岛文学期刊与文艺副刊并驾齐驱,在30年代迅速步入繁荣期。从1929年9月青岛第一个文学期刊《青潮》创办到1937年间,《汽笛》月刊、《青岛》月刊、《平民日报》月刊、《晨声》、《刁斗》、《海声》月刊、《诗歌生活》月刊等相继问世。王亚平在青岛主编、上海印刷发行的《诗歌季刊》,是国内创办较早的大型诗歌专刊,具有全国性影响。
新闻报刊的繁荣,一面为城市培育了最具社会性的文化土壤,一面也为文学青年们提供了必要的文化职业。无论是杜宇、姜宏、李同愈、于黑丁、刘西蒙、崔嵬、吴伯箫、孟超等青岛(包括周边地区)本土作家,还是萧军、萧红、王亚平、沈旭、袁勃等外地作家,大都担任过青岛的报刊编辑。可以说,报纸是其现实生存和文学理想的双重栖息地。
作者:孙保锋 信息来源:《青岛日报》
欢迎光临 聚宝贝图录在线 (http://7788cyzj.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