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宝贝图录在线
标题:
转载“:《人民币的“山寨”》 全面揭露人民币的秘密”
[打印本页]
作者:
qmx369
时间:
2014-3-24 23:19
标题:
转载“:《人民币的“山寨”》 全面揭露人民币的秘密”
阅读了一篇文章,感觉受益匪浅,现转载如此,以飨藏友。
原文地址:
《人民币的“山寨”》 全面揭露人民币的秘密 (上)
作者:
老陆
作者:
一个小人物的奋斗 2009--2010年 老陆整理
人民币的“山寨”
这是一部关于我们身边最熟悉的物品——人民币的作品,本书用大量的事实和一个钱币收藏者的经历给各位读者带来一个绝对不一样的钱币收藏世界。本人也敢保证,中国建国以来,在这个方面的读物一直是个空白,更加希望读者能喜欢,并且支持我。看过互联网上许多写手的作品,有写黑道的,有写“老千”的等等,我相信这部作品更能引起读者共鸣,因为人民币,基本大家都要用,但是其中的秘密,却少有人知道。
前言:
“山寨”这个词,本意为 1:筑有栅栏等防守工事的山庄。2:指穷的地方,穷人住的地方。3:旧时绿林好汉占据的山中营寨。新意:流行起来的“山寨文化”,仿冒,伪造或者搞怪“正规”产品和文化。
我这部作品叫《人民币的“山寨”》,
主要从这里延伸出一个“市场”的故事。
先介绍一个我的“职业”,“职业”之所以带引号,因为我所从事的工作,严格来说,不能叫做职业。这个“职业”,没有上级,没有下级,也没有固定工资,更别说各种保险了。
各位看官可能要说话了,难道我是街边“摆摊儿”的?
让大家失望了,我连个“摊位”都没有。我的“职业”,说好听点叫“人民币收藏人士”(我可不敢称自己为收藏家,不是我水平低,而是因为很多收藏家的水平太低,后面会有很多例子)也能叫“炒家”,其实叫“小贩”也行。
我是“经营”人民币的。各位看官可能又有疑问了,人民币也能经营?当然了,人民币不但能经营,还能赚很多很多钱呢!
旧版人民币,如第一套人民币全套市场价300万元以上,第二套人民币“币王”大十元,市价10万元以上,第三套人民币“币王”背绿水印一角,也在1万元以上,而流通的人民币也常常出现“天价错版人民币”的报道。
总之,一句话,做这行的,很有“钱途”。
也许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对生活中最常使用的东西了如指掌,但是,相信各位看完这部作品,就会发现,自己对每天“花”的人民币的认识,只停留在它的面额上而已。
每个行业,都有属于自己的“潜规则”,这行也不例外。行业中的“老人”都深谙此道,却从不将其“捅破”。原因很简单,这些“秘密”一旦被“公诸于众”,就会“断”了一些人的“财路”,甚至引起“轩然大波”,其中“受害”的,可能也有他们自己。
近年来,看见网上和报纸上经常出现各种人民币收藏或者关于人民币的奇闻奇事,比如:错版人民币。而且这些消息日益增多,有些人就说“盛世收藏兴”,老百姓对此关注度也逐渐提高。
对这种“人民币收藏热”,我不得不泼盆冷水了。
我可以很肯定地说,这些新闻,绝大部分是骗人的。
举个例子:
2006年,新浪网新闻中心,一篇标题为《福建石狮发现80版两元错版人民币》,标题下面有相关图片,乍一看是人民币剪裁移位,票面主图案上面缺了一部分,下面又多出一部分。新闻上写了收藏者是如何得到这张“稀有人民币”,是如何妥善保存,又写了银行证明这是张“典型”错版人民币。
我本人对这篇新闻只有一句评语:骗子+无知=新闻
先说骗子。
这张“稀有人民币”冠字是EE(冠字:人民币号码前面的字母),EE冠字是连体钞的专用冠字,连体钞是多张钞票连在一起,未经剪裁的纸币,是人民银行公开发售的收藏品。 骗子正是用多张连在一起的连体钞,经过自己的“移位”剪裁,比如四连体钞,从中间剪裁,就能“变造”出2张所谓“错版人民币”。
再说无知。
网站的相关记者和编辑,对人民币知识的匮乏可见一斑。别说其它的,就是“连体钞”,估计老百姓很少有人知道。新闻上面还说,去银行鉴定为真币,我要说的是,骗子拿真币连体钞剪裁的,当然是真币。但新闻后面又说,经银行鉴定,这是张“典型”错版人民币,这就胡说了。银行只负责鉴定人民币真假,是不是“错版人民币”或者“错币”,银行根本不鉴定。
这篇“假新闻”,不仅在新浪,很多大型门户网站全有转载。
骗子并不高明的改造手段,加上记者和编辑的“无知”,一篇篇“假新闻”堂而皇之的“挂”在网上,甚至出现在报纸上,“误导”老百姓。
看到这些后,我觉得不能无动于衷了。这些新闻,就像骗子撒下的一张大网,在百度和谷歌随便一搜,相关信息就占满很多页。一个个信誓旦旦,什么银行鉴定呀,苦心收藏呀,有些骗子甚至还委托记者将币卖给“有缘人”。
这些“业内人士”一眼就能看出的是“骗局”的新闻,在各大网站上不断转载,而中国的老百姓对每天接触的人民币缺乏最起码的了解,也是我写这部作品的原因。
这部作品不是什么人民币收藏指南,也不是什么防骗大法,更不是内部曝光,这就是一个故事,关于我和人民币的故事。看完这部作品,你可能成为人民币收藏鉴定高手,也可能成为打假甚至造假人士,你可以用你看到的内容向周围人炫耀,因为书中的这一切,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主角人民币就在我们手里,我们兜里,却很少有人了解相关秘密。
我相信,各位看完这部作品,一定会得到些什么,一定不会后悔。
第一章: 开始
第一节:错还是残(一)
人如果残废了,是件倒霉的事情。 残疾也分在哪儿?
人民币如果残疾了,就会很值钱。这里所说的“残”,指的是先天的。换句话说,就是人民币在印制过程中出现失误,导致人民币出现错误。
人民币从印钞厂“出来”,需要经过7道检测工序,包括机器检测和人工检测。“先天残疾”的人民币,没有被印钞厂检测出来,流入社会的概率是千万分之一。由于其珍惜程度,受到很多人追捧,被冠以“天价币”之称。广大人民群众称其为“错版人民币”。
各位看官就算没见过也应该听说过“错版人民币”。
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很多“错版人民币”吗?
大家也许会说:有呀,网上,电视台,报纸经常有相关报道。
我前言举的例子,就是“相关报道”。
“错版人民币”关键是“错版”。下面给各位看官介绍一下人民币的模版是如何制造的。
首先,请中央美术学院的专家和印钞厂的高级技师一起来制作人民币的“母版”,这块“母版”是由专家手工雕刻与电脑雕刻相结合完成的,其中,人物头像,山水,风景由人手工雕刻,几何图案由电脑雕刻。人民币“母版”比实际人民币大的多,而且十分精细,比如第五套人民币的毛主席头像,要求每一个头发都能从发尖直接看到发根。
“母版”通过有关部门审核后,将通过电脑雕刻机缩小,制成与人民币一样大小的“模版”,然后拼成32个“人民币标准版”送到指定印钞厂印刷人民币。“人民币标准版”印制出的人民币,就是32张连在一起的(小面额35张),再经过剪裁,变成“单张”,经过必要包装后,送出印钞厂,进入银行。
“错版人民币”指的是“母版”有错误,导致印制出来的人民币有错误。但是,人民币的“母版”一旦出现错误,所印制出来的人民币全部都是“错版”,这个是不可能的。因此,“错版人民币”本身就是个“伪概念”。我们国家现在流通使用的人民币,是绝对不会出现“错版人民币”的。新闻报道中所谓“错版人民币”,只能叫“错币”或者“残币”,当然,人为修改的不算。
我上面写人民币“模版”的制作,不光是为了让大家了解“错版”这个“伪概念”,还有其他用意。下面例举几篇国内知名报纸和网站的报道:
兰州新闻网引《兰州晚报》新闻《五十元印倒了》
这个新闻讲述了有一对下岗夫妇家中有一张面值为50元的90版人民币,票面上大写的“五十元”3个汉字印倒了。这张50元是第四套人民币,正面主图案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背面是“大瀑布”(如果大家记不清的话,这个版别人民币100元面额的主图案是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四个伟人头像。)
新闻上说发现这张“局部倒印”人民币的时候,一个个体户当场出价一万元收购,这对夫妇没卖。记者和持币者一起来到中国银行兰州分行盘旋路营业部咨询。银行工作人员证实这是一张错币,面值50元的错币极少。如果持币者转让,钱币协会收藏后可给其一笔可观现金。
大家看完这篇报道,看出什么问题了吗?
没看出来的话,记住几个关键点:局部倒印,银行验证。
再看下一篇:
新浪新闻中心引《海南经济报》新闻《三亚出现错版人民币,五十元三字倒着印》
这个就不叙述了,和前面一样,记住关键点:局部倒印。
再看一篇:
《华晨商报》新闻《这张五角钱哪不对》
新闻上写了抚顺市民陈师傅有一张五角面值的人民币纸币,上面“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是倒着的。到银行经工作人员鉴定为“错币”。
关键点:局部倒印,银行鉴定。
为什么把“局部倒印”“银行鉴定”不断的拿出来。因为这个就是假新闻的致命破绽。
前面讲了,人民币“模版”如果有“局部倒置”,那就是雕刻时雕倒了,所有印制出来的该版人民币全部是“局部倒置”的,这个是不可能的。大家手里如果有5角面额纸币,请拿出来,看看“中国人民银行”几个大字,字的底框图形为长方形。
如果大家还对1990版的50元面额纸币有印象的话,大写“五十元”所在底框图形为菱形。所有“局部倒印”人民币,倒印的部位底框都是轴对称图形。首先,我用开水泡开人民币,将其从中间分开,再用手术刀片沿着轴对称图形边框将其切开,拿下轴对称图形部分倒过来再贴回原处,用夹子夹住风干。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倒置”的全部是轴对称图形,只有这种图形“正”着和“倒”着都能不留缝隙的恰好“嵌”进纸币中。也解释了,这种“局部倒置”人民币,没有全新的,因为“改造”是要“伤币”的。
如何分辨呢?
说简单点连分辨都用不上,这种“局部倒置”币,百分之一百是认为“改造”的。真的要鉴定的话,用50倍以上的放大镜,看“倒置图形”边框,会看出“参差不齐”。
这种“局部倒置”币制作复杂点就像我前面说的那样,简单点也有,找两张面额一样的人民币,把其中一张上面比如“中国人民银行”沿长方形边框裁下来,再用水泡,让其变薄,再“倒置”贴在另一张同面额人民币相同位置。
再举几条新闻:
《信息时报》新闻《广东男子收藏5元错版纸币,卖出20万元高价》
新闻中这张纸币是第四套人民币1980年版5元面额纸币,其背面下角的“5”字印倒了(当然,这个还是轴对称图形),根据前面所述,各位看官应该知道,此为人为“变造币”,竟然还卖出20万,不知道卖给哪个冤大头了。还有个更绝的报道,之所以说很绝,因为几乎各大网站均有这篇新闻的转载。
《男子收齐第四套人民币全套错版,15万不卖》
看图之后,不由一笑,一眼望去,有4张“局部倒印”,大写“五十元”“一百元”全是倒着的,10元面额背面的“10”也是倒着的。
新闻上竟然说有人花15万收,拥有者没卖,这个行内人1万块钱就能做一套。拥有者还说要当作传家宝留给儿子,看来留给儿子的,是一场骗局呀。我还有一个要说的,为什么“局部倒印”的,全部是第四套人民币呢?
各位看官现在使用的应该是第五套人民币(红色的一百),请拿出任意面额人民币纸币,仔细看看票面就明白了。第五套人民币票面几乎没有轴对称图形,因此骗子无法“变造”。
前面所说的,什么银行工作人员“鉴定”为“错币”。我要说的是,银行只鉴定人民币真假,是否为“错币”或者“错版人民币”,银行根本不鉴定。由此,这些所谓新闻,全是一个个“局”,“钱币协会”“银行鉴定”“卖出20万”“15万不卖”,全是糊弄老百姓的。
看到此,可能各位认为这些新闻很垃圾,下一节,让大家体会一下,没有最垃圾,只有更垃圾。
第二节 错还是残(二)
前面说了“变造”“挖补”人民币,其实这种“手法”不光用在人民币“改造”上,春运的时候,骗子还经常用类似手法“变造”火车票,但是水平确实太低,用手摸就能摸出问题来。
如果“变造”火车票的人,和“变造”人民币的高手“强强联合”,那铁路警察估计就干不下去了。总之,这是个技术活。这节介绍的内容,我称之为“傻子活”,只要你是正常人,看完这节,就能制作出这种“错版人民币”。
还是引实例:
《羊城晚报》新闻《出差广州闲逛旧书摊,偶得真错币》
新闻说陕西的陈先生,逛书摊得到一张人民币,这张人民币图文左右移位,就是币的一部分是上一张的部分,自己却“缺”了一部分。
该币冠号为EE01057014(眼熟吗各位),又说记者随后到东风东路的建设银行网点去检测,该行大堂经理表示,这张纸币是“错版”。(能说出这番话,只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这个是记者编的,另一个是这个大堂经理是“水货”)
新闻上又说记者上网了解发现,“错版人民币”往往能叫出天价,一张10元的“错版”叫价好几十万,100元的甚至有开价上百万的。(不得不加一句,“错版人民币”本身就是个“伪概念”,所谓“叫价”“开价”只是卖币人的定价,根本没有成交的。)
各位看官如果没注意到这篇新闻的本质问题,请看下一个例子:
新华网引《深圳商报》新闻《10元人民币真币图文上下倒置》
该币冠号为EE01125459(眼熟了吧),新闻上说经有关部门鉴定为真币,又说收藏者是如何得到的云云。
《青岛早报》新闻《错版币图案移位右面头像跑左面》
说山东莱西有一位市民拥有一张第四套人民币1元面额纸币,票面图文左右移位。据银行鉴定为真币,有一定收藏价值。该币冠字为EE。看到这里,各位看官要是再“反应”不过来,请您再读一遍这部作品的前言。
这些假新闻,“露馅”的地方,在于人民币冠字EE。
EE,EF,BJ,均为第四套人民币连体钞专用冠字。也就是说,第四套人民币中,只要是EE,EF,BJ打头的人民币,都是连体钞。
上面新闻所述的“珍稀”“高价”“错版人民币”,也全部是人为“变造”的。
是用第四套人民币四连体钞剪裁得到的。什么“书摊偶得”什么“银行取出”,在我看来,全是骗人的。骗子花高价买来连体钞,比如四连体钞,10元面额的上百元价格,能剪裁出两张图文移位的“错币”,再按面额“兑”给你?这么干的,不是骗子,是弱智。
包括前面所说的“倒置币”,拥有者得到币的过程可谓幸运之极,其实这些人得到这种“变造币”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从骗子手里高价买来,或者他们本人就是骗子。
人民网引《青岛晚报》新闻《青岛市发现罕见错版人民币 图案移位三厘米》
多余的不说了,该人民币冠字为EE。这篇新闻有趣的是后面的内容:
记者咨询了青岛收藏家赵宝山先生,他说,这张错版币该叫移位,不叫错版,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这张至少值千元。(各位看官如果看到我的例子,再查询相关资料,应该也能知道,这种币是人为用连体钞改造的,但是这位有名有姓的收藏家,竟然不知道,还什么价值千元。这也是我不能称自己为收藏家的原因,如果这种水平可以叫收藏家,那各位看官看完我这部作品后,都能成人民币收藏之神了。)
新闻后面还有一段“想收藏这张移位币的市民,可拨打报纸热线82888000联系”。
明白了吧,原来他们是想把这张“变造币”卖出去。看到此,我甚至怀疑什么记者,编辑,专家,骗子是一伙的,为了把币卖给普通市民获利才有了这么条新闻。
真可谓:
青岛遍地是错币,早报晚报很得意。
收藏专家估价忙,改币骗子笑嘻嘻。
官方内容说一说:
2000年7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中国首次特别制作发行第四套人民币连体钞。
《第四套人民币四连体》《第四套人民币八连体》《第四套人民币三十五连体》由中国长城硬币投资有限公司发行。连体钞的发行和装祯得到了中国人民银行的授权和批准,所有连体钞均为中国人民银行属下的印钞厂精心印制。
我说这个是“傻子活”,因为制造这种“错币”,买套连体钞,再拿剪刀一剪,或者用裁纸机一裁,就能做出来。连体钞发行至今,已有几十种,请各位看官擦亮眼睛,不要被连体钞“剪裁”的“错币”蒙骗。
第三节 错还是残(三)
前面的内容如果称之为“没有最垃圾,只有更垃圾”的话,这节内容可谓“垃圾中的垃圾”。还是得举例子:
腾迅网引《河北青年报》新闻《错版十元花不出去 收藏者欲掏万元收购》
这是张第五套人民币10元面额纸币,正反两面都印有毛主席头像,持币者冯先生经过各种鉴定其为“错版币”。当地古玩市场收藏人员得知后,找到冯先生,表示要以1万元收藏,冯先生没卖。OK,我现在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人民币背面印上正面图案的可能性。
前面介绍过,印制人民币的“模版”是由32块或者35块版拼制而成的,印制出来的钞票开始是一大整张,再裁为单张。如果一张人民币出现背面印上正面的毛主席头像,那一整版人民币,背面应该都印错了。人民币出印钞厂有7道检测,如此重大的错误,是不可能没被检测出来的。
各位看官如果问:万一检测机器有故障,再加上印钞厂检验人员全体“突发性弱智”,没有检测出来的可能是有的。
对,这个可以有。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印过文件。这个有关吗?
当然有关。如果我拿一张A4纸,正反两面都印满字,我得先印正面,再翻过来印反面,印完后看看没问题,再交给老总。而这张人民币,正反两面都印有毛主席头像。
证明是,先印完正面,再印反面,然后又印了一遍同样的正面。或者先印反面,再印正面,又印了一遍同样的正面。印制人民币会把同样的图案,翻来覆去印好多遍吗?
绝对不可能。还有好玩的呢。这个应该在互联网上转载甚多。
《市民收藏19张一角钱错版人民币》
这“19张一角钱错版人民币”是第三套人民币中的一角券,新闻上说拥有者分几次购买,这种币多么罕见之类的。一看图,票面正面本该有且只有一个繁体的“一角”,但是这19张纸币却有多个红色的繁体“一角”。
行家看到我描述到这,就知道这个是“假重印”纸币了。为什么?听我细细道来。
第三套人民币一角面额纸币,正面繁体“一角”,使用黑色油墨印刷的,就算重印或者多印,印出来的,也应该是黑色的繁体“一角”,而这19张,全部是红色的。
我记得制作工章的地方,制作出来的印章,印出来,也是红色的。基本就是仿照人民币上的字体,制作出一个“章”,再盖在人民币上。我们的记者和编辑经过不懈努力,还创造出了下一篇“奇文”。
新浪新闻中心引《楚天都市报》新闻《百元钞票上出现大头娃娃 恩施发现错版人民币》
看到这个报道,我笑了足有一分钟,真的,一分钟。人民币上有个大头娃娃像,长得很像著名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中的大头儿子。路边有些小摊儿,卖一种小孩玩的“章”,或者叫“戳”,2元钱一个,有恐龙头像的,有奥特曼的,有红的,有绿的,我小时候经常玩,印在课本上,还被老师骂过。我拿一个“章”,红色的,图案是大头儿子,盖在人民币上,一张“错版人民币”诞生了,在相关编辑眼里,一篇报道也诞生了。
这篇新闻的编辑可能还是觉得“不搞笑”,新闻末尾还有这么一句:“大头娃娃是如何出现在钞票上的,这还是个谜!”
各位看官乐了吗?在我家附近,这种东西连小学生都知道,在《楚天都市报》那里竟然成了一个“谜”。估计相关记者编辑的心智,连脚气成因都可以列为“人类十大未解之谜”了。
这种“弱智级”报道,竟然可以上报刊登,怎一“牛”字了得。各位看官看到这里,也应该被这些新闻“恶心”到了,坚持住,下一节能让你吐。
第四节 错还是残(四)
有个事情我疑惑很久,“错版人民币”也好,“错币”也罢,到底价值几许?相关网站还有信息,据说有的地方拍卖过“错版人民币”,虽然这个概念是错的,但是“拍卖”写的“有鼻子有眼”的,尤其是一种币,在“错币”中最值钱,就是“水印倒置”。
还是举例子,这个例子在网上转载最多。
中国新闻网引《兰州晨报》新闻《兰州老人珍藏罕见错版人民币 市场估价50万》
这篇新闻是我见过关于相关类型新闻中,字数最多,篇幅最长的报道,但是,语多必失。
其一,新闻中不断提到“银行验明为真币”。
我要说的是,这些“假错币”,全部是拿真币“改造”而成的,没有破坏真币的防伪,当然在银行检测为真币。
其二,新闻中说兰州古币市场一些收藏专家说这个就是“错版人民币”,市场估价为50万。
说出这种话的专家,基本可以去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从来没有什么“错版人民币”卖出50万。
其三,新闻中有专家提醒,错版人民币单张开价均在30万元以上。又是专家。
不断有一个问题出现,所谓“错版人民币”真的价值“天价”?
答案是:不,绝不。“天价”完全是别有用心的人“炒作”出来的。别的不讲,单是“错版人民币”拍卖这件事,就是假的。银行等相关部门也不断重申,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来没有举行过“错版人民币”的拍卖。
我看过网上写的,北京有一家拍卖公司以“高价”拍出过一张“水印倒置”的“错版人民币”,我这个人比较较真,按网上的地址去找过拍卖公司,到地方一打听,压根就没有这个地址。
“天价”基本就是个“局”,“内行”套“外行”的“局”。
就拿“水印倒置”来说(我在天涯连在这部作品的时候也有人提出“水印倒置”),这个应该是十分稀少的才对,各位看官可以去百度“错版人民币”吧和“错币”吧浏览一下,有太多太多的信息是卖“水印倒置”币。好像这种币“批量生产”一样。
曾经有记者暗访造假者,造假者开出3000元便能“变造”一张“水印倒置”币。真正的收藏者,也绝对不碰“水印倒置”币,因为其“变造”品太多,并且难以分辨。
上面举《兰州晨报》的例子,在网页下面还有相关内容链接。
“百元错版人民币,防伪灯下出现水印重叠,‘变’成‘10000’的万元大钞”。这个是另一篇新闻的标题。这张纸币是1990年版的100元面值人民币,是否为人为“变造”的我们暂且不论,出现‘10000’的,不叫水印,是防伪专用的荧光油墨印刷在人民币上的荧光面额数字,本来应该为‘100’。记者和编辑连最基础的油墨和水印都没分清楚,就敢写新闻,这些新闻的质量可见一斑。
“错版人民币”这个“伪概念”,“天价”这个“伪价值”,还有将“正常币”人为“变造”成“错币”蒙骗老百姓的“过程”。
这些章节我所写的一切皆有据可查,比如搜索人民币连体钞,再按照例子中相关新闻一对照,真相一目了然。不得不说一句,如此泛滥的“假新闻”,为何会出现?
前面所说的“币”,全是人为“变造”以牟取暴利的,那相关持币人得到人民币的经过肯定是假的,没有人“改造”半天,还按面额兑换给别人。
银行从来不鉴定“错版人民币”。也就是说,相关报道中的“故事”和“银行鉴定”全部是“瞎编”的。还有那些标注“15万不卖”,“1万没卖”之类的,潜台词就是,可以出比这个更高的价格,持币者或许就卖了。
相关“收藏界人士”在这里扮演的,就是“价托儿”,高价都是从他们嘴里喊出来的,既然那么有价值,他们为什么不买呢?造成这种现象的,我觉得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持币者很能“编”,把记者和编辑骗了,记者和编辑也很能“编”,“编”出个“银行证明”之类的,再找个“二手的专家”,像连体钞一节里那位“收藏家”一样,业内人士常识性的东西,在“二手专家”那里变成了“不知道”,于是,一篇“天价”假新闻诞生。
第二种,记者和编辑完全知道“真相”,相关收藏专家也知道,记者和编辑为了新闻的“噱头”故意隐瞒了“真相”,收藏专家为了“上镜”也“忽悠”读者。
如果是第二种,那太可怕了。
关于“错币”,这些章节涉及了许多大型网站和知名报纸,类似的报道还有很多,大家可以举一反三的看,如果这些算“暴料”的话,这些章节的“料”已经很足了。但是,我要说的是,这些只是这部作品的开始,只是开始而已。
再说一句:人为制作“错版人民币”属于“故意损毁人民币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43条规定:故意损毁人民币的,由公安机关给与警告,并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利用“错版人民币”进行诈骗的,有关执法部门将依法制裁。
借用一位朋友的话:其实这些不是人民币“错版”了,而是人心“错版”了。
关于“错币”“错体钞”的一些类型
漏印:
在印刷纸币图案、文字或颜色过程中,因疏忽或者机器故障,导致其中的全部或局部没有印上,分为漏印图、漏印字、漏印色等。
摺白:
纸张在进入印刷机时放得不平整出现了摺叠,导致印刷之后,摺叠内的部分未印上图案,打开来出现空白长形,就叫做摺白,也叫折白。
轧字:
因机器转动失灵的故障,导致纸币数字的不完整,缺少一个数字或者数字的一部分。
错号及错字轨:
在同一张纸币上,左右或者上下字轨或号码不在一条直线上。
福耳:
有些纸币的一角或多角出现耳朵或蝴蝶状,就是“多”出一块,这种现象叫做纸币的福耳。
裁切移位:
因印钞厂裁切不当,使纸币上下左右空白处不均匀和整体的图案没有位居纸币正中,其中明显的错位就叫移位。
水印变体:
纸币水印出现倒置、反置,移位或直式水印变横式水印等现象。
作者:
qmx369
时间:
2014-3-24 23:22
第二章:市场很多事
第一节吃药与开门(一)
各位看官不要误会,这“吃药”与“开门”不是两个动作,而是两个“行话”,“吃药”代表买到假货,“开门”代表真货。
如果您遇到一个人,这个人声称自己没买到过假货,那这个人绝对是骗子。
如果您遇到另一个人,这个人说自己经常买到假货,那这个人是傻子。
玩收藏也好,搞人民币投资也罢,每个人都“吃过药”,“吃药”也分等级,小数额的叫“药”,大数额的叫“毒药”,尤其是刚刚玩收藏的“新人”,百分之一百都“吃药”。
我刚开始拿“高仿币”当真币买,“高仿币”做的很真,什么水印呀,冠号呀,一应俱全,蒙初学者蒙的十分到位。
后来懂了相关知识,又吃了回“药”。这次是“古币一元”,说明白点就是第三套人民币一元面额“古币与五角星水印”纸币,这个币种很有收藏价值,而且这枚绝对是真币。但是后来经过鉴定,纸币是真币没错,但是“古币水印”是假的,这就是一枚普通的一元面额纸币,市价10元左右,而“古币一元”市价在150元左右,我花了50元买的,真正的“古币一元”,五角星水印是空心的,我那个是实心的五角星。
还有“忽悠”大师。
这些做钱币买卖的人,都快活成“人精”了,他们能将手里的“破烂”,编成一段段精彩绝伦,惊世骇俗的故事,并且为这些故事找到相关“证据”。
我认识一位朋友酷爱“红色收藏”,毛主席像章,语录,各种杯子,皮带,只要是那个时代的,这个人都喜爱收集。有一次他联系到了一个老红军,“介绍者”说对方有一大堆“老物件”,朋友也叫我去“凑热闹”。一进老红军家里,仿佛回到了几十年前,那种我这个年岁的人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光景”,那个年代的物件摆了很多,还有老红军当年当兵时候的照片等等。
屋子里的“古气十足”,同时我对这位老红军战士“肃然起敬”,我朋友也是“毕恭毕敬”的询问老红军收藏的“老物件”,他与老红军谈了一会,“老红军”表示拿出“东西”不放心,让我朋友看看他身边的“东西”。
老红军拿出一个册子,翻开,里面有一张人民币。我朋友从不碰人民币收藏,对旧版人民币也不了解,于是说:“我不玩这个,不懂,咱们还是看看别的吧”。老红军却拿出一副很认真地态度:“这个是新中国的第一套人民币,值大钱了,我本来存了好几张,都被别人买走了,就剩下这一张,是49年开国大典的时候别人给我的,我为了纪念一直没舍得卖,这不年岁大了,想留下点钱养老,看你小伙子人不错,就让(卖)给你了。”
我朋友对人民币收藏简直就是“文盲”,于是叫我过去看看这张币。说实话,我对旧版人民币的鉴定,当时还处于“启蒙阶段”,更别说鉴定让许多高手大腕都“走眼”的第一套人民币了。
但是我还是看了看这张人民币。
这一看,我心里只有两个字:不对。
这是第一套人民币一百元面额的“帆船”,全品纸币得好几万,我说过,当时我对鉴定还不甚了解,看人民币票面真的看不出“破绽”,我之所以认为“不对”,是因为老红军前面的一番话。老红军说,这张纸币有纪念意义,是49年开国大典时候别人送给他的,但是我十分清楚的记得,第一套人民币一百元面额“帆船”,虽然票面年号为“一九四九年”,但是其为1950年1月20日开始发行的。(我当时正在写一篇关于人民币年号的文章,因此对这个印象很深。)
这个就足以证明,这位老红军,在说谎。
以后的日子里,又遇见什么“老收藏家”“老学究”,还有古朴气息十足的名片,写得也是“天花乱坠”,接触多了,也就渐渐明白了其中的“道道”。这些“老红军”“老收藏家”,其实只有这个“老”字是真的,确实是个老头,但是他们讲的生平和关于他们的收藏品故事,基本上都是编出来的。
他们先放出风,又“东西”要出手,就像那个老红军,你慕名而来,如果你是收集“红色藏品”的,他就给你看手里的旧版人民币,你如果是冲着旧版人民币来这,他就会拿出毛主席像章之类的“红色藏品”。还有“老收藏家”,我有一次去买旧版人民币,可是对方左拐右拐,都能拐到粮票,布票之类的老票证上,当然,你要去买老票证,对方一定劝你收集旧版人民币。
正所谓“隔行如隔山”,这些人专找买家的知识弱点,他们手里全部是极其逼真的“高仿品”,或者“改造品”,不是专业人士,平常不会碰自己不了解的“那一块”,但是在一种氛围下,就像老红军家里那种特殊年代的感觉,再加上一个垂暮老人,一段动听的故事,买家大部分对其说的话坚信不疑。而且“东西”的卖价往往比市场价要低很多,买家这时候便沉溺在“高回报”当中,就算不了解的“东西”,很多也都买下了,自此,便吃了一剂“毒药”。
第二节 吃药与开门(二)
有一种“忽悠”叫“无声忽悠”。既然是“忽悠”,那起码得说话,“无声忽悠”如何解释?说简单点,卖家摆一个“局”,买家看“货”的时候自己把自己“忽悠”了。这个“局”只能骗骗初学者,“老手”压根不会往“局”里走。
请听我细细道来。
有一次到了一家市场,有个店外面卖“处理纸币”,放了一堆,标明“20元一张”,我去看了看,只能说这些币太假了,图案很模糊,我一个初学者都看得出来这个绝对假货。
唉,等会,这时候我看到了与众不同的一张,画面清晰,有水印,跟周围的“破”纸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是第三套人民币两元面额“车工”券,市价得300元左右,我当时心想:这下可让哥们捡到“漏”了。高兴之余,又在纸币堆儿里“捡漏”,最后挑了2张“车工”,付完钱后心里美滋滋的。后来经过验证,这2张均为“赝品”。
这些商贩将“低仿品”和“高仿品”放在一起卖,两种差别十分明显,初学者意识里只有“真”“假”两种,一种是假货,另一种与其有明显区别,那就是真的。这些“堆儿”货着实骗了不少人,高仿币一张不过3元钱,其20元卖出,很“暴力”。市场里还有“银元”“袁大头”“古钱币”“纪念币”,很多都是“低仿品”和“高仿品”混在一起,新手上当必经之路,绿叶配红花,没有一件“开门”货。
另外一种“无声忽悠”,借助的是各种收藏类杂志,报纸等媒介。
这些“媒介”“有意无意”的都会犯一些错误,骗子们就是利用这些错误,误导买家,新手中招率百分之一百,老手也有“折”这得。某些收藏杂志将某种藏品的“赝品”的照片,误当“正品”了,骗子看到后,便加以利用,低价买进一些照片上的“赝品”,放在摊位上卖,旁边还放着该期杂志相关页面,逛市场的人走到摊位附近,看到这些,便信以为真,很多人便买了“赝品”,买完后还不忘去买一本那期杂志。
这些“吃了药”的,暂时还不会发觉。
一,两个月之后,同一本收藏杂志便出现了“关于某某期藏品内容用错图片”的相关更正,并且“很负责”的附上了“正品”照片。
买“赝品”的买家“有幸”看到后,会大骂杂志社和奸商,看不到的话,就继续被蒙在鼓里,做着发财梦。
第三节 吃药与开门(三)
新手们上当过程有很多,有些人遇见的事情可谓“离奇”。
因为他们竟然买到了没出现过的纸币。逛收藏品市场的人,大多数都抱着这么个心理:猎奇,捡漏。事实一次次无情的告诉我们,“奇”“漏”其实都是“局”。
有一次在街上碰见卖旧纸币的,一看纸币根本没见过,一打听,这些都是中华民国时期的“金圆券”,上面印的全部是孙中山头像,纸币很旧,摊位老板也不断的在说这些有多么值钱。
新手总有这么个惯性思维,就是纸币年代越久远的越值钱,于是我以100元一张的价格买了3张,心想:这“金圆券”应该比第一套人民币“老”,所以肯定挺值钱的。很久以后,接触到了相关知识,才知道“金圆券”不怎么值钱,有的几块钱就一张,我买的那3张,市场价100元能买20余张,得,又“吃药”了。
有些造假者抓住的就是人们的“猎奇”心理,“改造”“臆造”出许多“产品”。
比如将某种地方纸币的一部分换掉,再“嵌”上别的图案,总之,纸币看起来就是真的,但是就是“没见过”。比如有的人把“金圆券”上孙中山的头像换成蒋介石的,我还见过有个“慈禧”头像纸币,“改头换面”后,成了“新鲜币”。
有张著名的“臆造品”,这张纸币现身之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这张就是1953年版的10元人民币,正面图案为“伟人握手”,毛泽东与斯大林握手图案。不管怎么看,这张纸币均符合第二套人民币特征,却没有此币的相关记载,当这张“伟人握手”出现在市场的时候,许多不理智的收藏者以高价买入,认为这张币是一种“新发现”。
后来,经过很多收藏爱好者多方“考证”,这张“伟人握手”确实为“臆造品”,其纸币主图案是仿印的1950年“中苏友好共盟互助条约签订纪念”邮票上的图。
还有针对人民币冠字做“局”的,因为人民币冠字表为国家机密,所以再厉害的收藏者也不敢说自己能把人民币冠字表总结的绝对“全”。有些骗子就将人民币冠字改成一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冠字,不懂的人和猎奇的人看到后就会以为此为难得一遇的绝世珍品,大部分人会“上套”。
还有就是之前所说的“错版人民币”,其实对这个有研究的根本不用看纸币,比如新闻上写“珍藏20年”,拥有若干年,对人民币发行年份有研究的,往前一推算年份,嘿,这个币种中国人民银行尚未发行,这个拥有者就领工资领到了。还是那句“术业有专攻”,骗子造假技术一流,但是知识文化水平欠缺,想当然的认为人民币票面上的年份,就是发行年份,其实大多数人民币其发行年份与票面年份差很多年,比如第四套人民币,最开始发行的是1980年版,但虽然票面写“1980”其实从1987年才开始发行的,有的收藏者会说他这张“1980”年版纸币,是1985年领工资得到的,一看就知道骗人的。
我还见过“同号钞”,又称“双胞胎纸币”,就是同样的人民币,连票面的冠号都是完全一样的,就一句话:这个,是不可能的。
我接触过的“双胞胎纸币”,有的用肉眼就能看出“破绽”,其实就跟游戏“大家来找碴”一样,两张完全相同的纸币,只要有一处“不同”,那就是一张为“变造品”,有的“改动”很厉害的,就得借助高倍放大镜,一般50倍以上,才能看出“改动”痕迹。
当然,这里说的是真币,假币的话,同一批次,冠号完全一样。
第四节 吃药与开门(四)
我的一位币友因为纸币上的颜色,吃了两回“药”。
头一回他买了第三套人民币红三字冠一角整捆(整捆:1000张连号纸币,带银行封签),第三套人民币一角面额纸币,红色冠字比蓝色冠字的发行时间早,因此更具价值。后来朋友把捆“拆开”后才知道,捆的封签上是红色冠字,但是里面的纸币,却是蓝色冠字,被人掉包了。
第二回朋友从市场上买回了一捆“901”,即第四套人民币1990年版的一元面额纸币,因为对方卖的很便宜,而且为真币,捆也是原捆,没拆开过。价格比市场价低500元左右,于是他很爽快地买了。
后来我看了纸币,一看冠号颜色,就告诉他上当了。他买的不是“901”,而是“961”即第四套人民币1996年版的一元面额纸币,两个币种“长”的,除了背面年号几乎一样,而整捆纸币是看不到背面年号的,因为被封签挡住了。但是“961”冠字是黑色,“901”冠字为蓝色,他那捆冠字为黑色,绝非“901”。
还有一种“药”,叫“醉翁之意不在酒”。(当然,也不在山水之间。)
有商贩在街边“高价收购硬币”,并且印制了一个价格参考表,并宣称只要有表上标明的硬币,就用面值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价格收购。
这出“戏”,不仔细看,还以为和街边的“小币贩”一样,印出一堆人民币照片,并且标出“外行人”看起来很高的价格,比如第二套人民币“币王”“大黑十”,面值10元,小贩5000元一枚收购,第三套人民币“币王”“背水一角”,面值1角,小贩2000元一枚收购,看起来很合算,其实呢?
在收藏品市场,品相好的纸币,“大黑十”市场价10万元以上,“背水一角”1万元以上。
“高价收购硬币”和这些还不一样,它主要不是“收购硬币”,而是卖《高价收购硬币价格参考表》,1元1张,参考表上的硬币几乎都为国家银行没有公开发行过的,一般人家是不可能有的。当然,其收购价格也低得离谱,但是参考表卖的很好,几乎每天都能卖光。
这些“骗”这些“局”,没有一个是“外行人”做得,几乎全部是高手操作的。
收藏这行,每个人都可以碰,但是每个人都是从“学生”变成“老师”的,被“坑”,“蒙”,“骗”这些钱,用句“最高频词”叫“交学费”了,新手“吃药”越多,以后当“老师”后,骗“新同学”的水平越高。
其宗旨便是本着“诲人不倦”,更“毁人不倦”的精神,一代代的为“后来者”“挖坑”,并乐此不疲。
第五节 鬼吹灯
本人十分爱逛各种古玩市场或者旧货市场。
很多收藏品市场得“找”,或者满街打听,因为位置确实不太明显。
我刚开始也是满街找,后来知道了一个简便方法。看街边小贩。马路两边的小商贩,慢慢的从卖烤红薯,卖老玉米,卖盗版光盘的,变成了卖些小额收藏品,或者看着“特别假”的“文物”“古董”的,那附近就有要找的收藏品市场了。
就像一个成人用品商店附近百米之内,一定有个灯光昏暗,里面的人衣着暴露,经常有人进出却不见头发少一根的“发廊”一样。互利互惠,或者叫寄生关系。
北京的潘家园市场不需要看小贩,为什么?潘家园市场附近的街上,有许多标着潘家园市场的路标或者路灯,生怕别人不知道这里是潘家园,到潘家园买东西的外国人很多,因此国际品牌效益十分明显。
有一本关于盗墓的畅销小说,叫《鬼吹灯》,这里引用一下这句“盗墓行话”。我们身处的不是昏暗的墓室,周围也都是大活人,不是“粽子”,不是“僵尸”,但是在光天化日之下,有几个“小鬼儿”经常出来捣乱。
下面介绍几个“出镜率”比较高的。
收藏品市场“小鬼儿”之——托儿。
这年头,干什么,都得找个“托儿”。
卖房的有房托儿,卖车的有车托儿,拍卖的也有拍托儿,连婚姻介绍所都有婚托儿。
貌似很多行业,不作假就“活不下去”。收藏品市场里,托儿的数量也不在少数。
一次去北京报国寺市场闲逛,门口有个卖屏风的,我上午10点到那,直到下午2点出来,那卖屏风的也就一,两个问价的。我刚刚凑过去看,就有一个人来“问价”,我看到这个人,笑了笑就走了。
这个“托儿”很失败。因为上午有个人对这屏风感兴趣,跟卖家谈价的时候,也是这个人上来问价。我一直有这么个想法:需要“托儿”的东西,不一定是假东西,但是一定不是好东西,或者说,性价比很低。
真正好的东西,不需要“托儿”。
你什么时候电力公司和自来水公司“打广告”?“我们发的电,又猛又劲。我们的自来水,又香又甜。”没有吧。
下面介绍一种“专业托儿”,之所以说其“专业”,因为很多人都上过他们的“当”,而且至今被蒙在鼓里。这种“托儿”,主要出现在“散摊”或者“地摊”。
一个摊位左右两边的摊位全是“托儿”。这三个摊位有一定距离。
在大型市场外的摊位,属于看见城管,撒腿就跑那种(不过我见过城管车和相关人员就在小贩旁边,小贩还在叫卖,根本无视城管,而我们的城管同志也“失明”了,仿佛看不到满街的无证商贩),所以当然没有租金。中间这个摊位,是“本主”,收购旧版人民币,两边的都是“托儿”摊,也收购旧版人民币。
假设你有张旧版人民币,想往出卖,第一个询问的是“托儿”摊。
“托儿”摊有个特点,就是基本上看到什么都说是“假货”。而且“托儿”特别能说,看见你不懂这个,就玩命“忽悠”,什么纸张透性不好呀,底纹不清晰呀,总之,说一堆比较专业的名词,让你相信手上这张纸币,是假的。
等你慢慢相信了,就是“上钩”了,“托儿”会告诉你,这个纸币他不会要。(当然不要了,好不容易让你相信自己的真货成假货了,他再收,这不马上“露馅”了嘛)。当你正“心灰意冷”,要离开的时候,“托儿”会“好心”的告诉你,让你去其他摊位问问,应该有“不识货”的,可能能“蒙混”过去。
来市场卖东西的,当然是想把东西卖掉。于是你又来到不远处的另一个摊位问价,这个“摊位”就是“本主”,你此时已经认为自己的纸币是“假货”,所以开价比较低。
“本主”摊位可能已经接到“托儿”的短信或者“暗号”,一看纸币是真的,就开始放心的“压价”。“本主”摊位不担心你不卖,为什么?
你如果不卖给他,就得去问下一个摊位,下一个摊位还是“托儿”摊,还会“十分专业”的告诉你,你的纸币是“假货”。
你想来想去,好像只有一家老板“眼拙”“不识货”,只能便宜卖给他,总比“砸手里”好。于是,将手里的旧版人民币,低价卖给了“眼拙”的摊主。还得暗自庆幸自己找了个“冤大头”。其实这个摊主把这张纸币转手就能以几倍的价格卖出,三个人再分钱。
我就遇见过这么个“做局”的。我有一个“发小”,常听我说收藏品市场很好玩,就让我带他去见识一下。
我拿到收藏品市场的纸币,被摊主一看就说是“假货”,我非常肯定这张是真的,于是很“专业”的和摊主理论。(那时候血气方刚,觉得自己会点东西就很牛了,也是为了向朋友显示出自己的能耐,现在接触东西多了,这种事我绝对不会再干了,谁知道旁边有没有黑社会的人“看场子”,我砸人家饭碗,人家能让我好过吗。)
摊主一看我懂这个,直到“蒙”不到钱,亮出底牌“我们这没现金,东西收不了。”
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就是:哥们儿,你哪凉快哪呆着去吧,别在这搅合。后来晚上,我跟“发小”在拉面馆看见了他们几个,我冲他们笑了笑,他们也笑了笑。
唉,其实大家都不容易。
第六节 今夜请将我遗忘(一)
这次的重点是电视台的广告及报纸广告。
为什么要将这些广告遗忘?因为它们几乎都是骗人的。
近来许多明星代言的商品,纷纷“出事”,很多大品牌也相继“倒掉”,老百姓现在真的不知道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这部作品写关于收藏的很多事情,在前面关于“错版币”那些内容,大家应该明白很多媒体几乎每天都在“胡说八道”。电视广告和报纸广告更不能原谅,因为这些媒体明知道他们宣传的收藏品是骗老百姓的,但是只要厂家给足了钱,他们什么都敢播放。
2009年,中央电视台315晚会上,主持人讲述了一个关于“收藏品”的骗局。
这个收藏品广告是在某家地方电视台播放的。
“故宫博物院国宝级纯金雕999黄金生肖开运五福牛”。(名字真长)
此物搬出了“故宫博物院”这个重量级称谓。
电视广告上随后又列出了另外三个“大腕”的证书:
《世界吉尼斯大全证书》
《中国黄金工艺协会鉴定证书》
《钓鱼台国礼中心国礼证书》
很嚣张吧!这个“故宫博物院国宝级纯金雕999黄金生肖开运五福牛”更用了28.44克纯度999的黄金打造。
只售7900元人民币。值吗?太值了,光这28.44克999黄金就值6000多元。
其实有这个想法的人,就上当了。事实证明,电视台和电视广告都是不能相信的。
《世界吉尼斯大全证书》是假的,《中国黄金工艺协会鉴定证书》是假的,《钓鱼台国礼中心国礼证书》也是假的。
钓鱼台国礼中心和故宫博物院根本不知道有“这么档子事儿”。
那五头闹心的金牛,其实是用碳酸盐加上塑料做的,表面是铜。
而且里面含的金“微乎其微”,根本不具鉴定价值。
这“故宫博物院国宝级纯金雕999黄金生肖开运五福牛”只有那个“牛”字,是真的。
果然很“牛”。之所以用中央电视台315晚会的一则假收藏品报道,为了先让各位看官相信,造假者只要能有利润什么都敢“造”,电视台只要能赚钱,什么都敢播。
下面开始介绍电视台和各种报纸给老百姓设的“局”。
第一“局”,偷换概念。
现在的电视台,尤其是各大地方电视台,经常在春节前几个月播出收藏品广告。
例如:十二生肖纪念金银币呀,纪念两岸三通金银币呀,纪念伟人金银币呀,等等等等。
在广告中除了告诉老百姓这种纪念币极具纪念意义之外,更搬出各种权威部门,如公证部门公证,质量检验部门证明其价值之类的。
再后,说明此纪念币是某某造币厂发行。而且是限量发行,欲购从速。
买吗? 买了就上当了。
这种广告用了“偷换概念”——以章代币。
我们常听纪念币这三个字,何为纪念币?
纪念币是国家法定货币,也就是说,纪念币可以流通,像我们使用的人民币一样,可以“花”,但是“花”纪念币的,不是富有到疯了,就是真疯了。
纪念币币面上有面额和符号,最关键的是,纪念币的法定发行单位只有一个——中国人民银行,由中国金币总公司经销。
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因此,除了发行方中国人民银行及经销部门中国金币总公司外,其他如某某造币厂,或者香港金币公司,全是不合法的。真正的纪念币,每次发行之前,中国人民银行都会有公告。并且什么相关权威部门,如公证部门,质量检测部门,质量监督部门,根本没资格对纪念币进行鉴定。
这些“广告”中所谓纪念币,只能叫“纪念章”。
那“金银纪念章”是否值钱?
答案是:值钱。 值多少钱呢?
答案是:相关价值请查看当天国际国内黄金白银价格,再用“金银纪念章”所含黄金白银克数进行相应换算。
难道没有升值空间?
答案是:在黄金白银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这种“金银纪念章”升值潜力为零。
这东西在“行内”叫什么大家知道吗?叫垃圾。别说高价卖给收购收藏品的人了,就算平价也没人要,很多地方经常出现“外行人”拿着什么什么的纪念币来市场卖,几万块钱买的,连1千块钱都没人要。
这种纪念章留着不能升值,也卖不出去,得了,我当金银往出卖总行吧,可以,前提是,您得先把“金银纪念章”花钱溶成金银。
第七节 今夜请将我遗忘(二)
有些收藏品并不是假货,但是买了也上当。
第二“局”,价格不等于价值。
电视广告中,很多都是真货,下面用几个例子说明一条电视收藏品广告心得:
买真货,也上当。
我看过一个《第三,四,五套人民币珍藏册》的广告,这个里面每张币都是真的,而且第四套人民币冠号末尾3位全是同号(不是111之类的豹子号,而是全部是146之类的相同号码),其中第五套人民币更是8位全同号,还有相关银质微缩币,看起来阵容“很好很强大”。
其售价3600元人民币。OK,下面我来解读一下,其真实价值。
第三套人民币每种面值纸币各一张,大约在500元(2009年价格)以内。(注意,不是全套,是每种面值各一张。)
第四套人民币每种面值纸币各一张,面值168.8元,尾三同号配出加30元(如果大批量配,2009年价格每套也就加20元),合计168.8+30=198.8元。
第五套人民币每种面值纸币各一张,面值186元,配出全同号加20元(主流通货币比较好配),合计186+20=206元。
以上三个加起来500+198.8+206=904.8元
我们再考虑第四套人民币目前的升值和配册成本,不会超过100元。
银质缩微币,听着挺唬人的,其实成本不超过10元钱。
此套《第三,四,五套人民币珍藏册》成本在1000元人民币左右。
售价3600元,刨去广告费用,一套基本赚200%以上。
南京的一个电视频道推销过《世界货币大系》,这套货币大系收录了200个国家共433枚珍稀货币,其中包括北京奥运会的纪念币,每套首发价为9800元人民币,全球限量发行1888套。
荧屏右下角有个挂角广告,上面标有“买就送奥钞”五个大字。
主持人用极具煽动性的语言夸张的喊叫着:“接着打电话订购吧,只要购买一套纪念币,就可以获得由国家发行的奥运纪念钞,机会难得。”
我们先说说这《世界货币大系》中的所收录的200个国家433枚珍稀货币。
这200个国家有我们知道的美国,英国,大家都知道,美元,英镑同面额比人民币“值钱”。这些“汇率”比人民币高的币种,《世界货币大系》中基本都是小面额的。
而那些我们看着很稀罕的其他国家的大面额纸币,基本上都是通货膨胀十分严重的国家,恨不得几百万买个苹果,还是烂的。
我见过专门“倒腾”这种外币的,曾经开出100张不同国家外币卖100元人民币,批发1000套以上,90元就行。这里的水分可见一斑。
再说说这《世界货币大系》赠送的奥运纪念钞。
这里送赠送的,不是大陆发行的10元面额,正面有鸟巢图案,目前市场价1500元一张的奥运纪念钞。
而是港澳地区发行的奥运纪念钞,其价格一直在100元左右徘徊,有一段时间竟然跌破了发行价。
2008年年底,各大礼品市场出现了内地,香港,澳门三地奥运纪念金箔钞。
有一个朋友想买,不知道价格,问我:你说这三张金箔钞100元买的下来吗?
我说:把“吗”去了,换成10套,100元,足能买10套。
这三张钞批发不会超过7元一套,所谓金箔钞,其实和黄金一点关系也没有。
2009年春节期间,某地方电视台播出了《人民币一二三套大全套珍藏册》,售价38800元。
当时,我家亲戚也打电话询问我这个买了值不值。
我说:如果只按照名字看,买这个《人民币一二三套大全套珍藏册》,基本上跟中彩票差不多,第一套人民币大全套市价300万左右,第二套人民币大全套市价15万左右,第三套人民币大全套也接近2万元。
就此打住。
各位看官看看,如果这《人民币一二三套大全套珍藏册》真是各套大全套,那商家,就是弱智。
商家是弱智吗? 显然不是,人家还想赚钱呢。
这个所谓“大全套”,其实连“小全套”也算不上,叫“小小全套”,或者叫“N分之一套”比较合适。
第一套人民币大全套共有60多种版别,这《人民币一二三套大全套珍藏册》只有10余张。
第一套人民币很值钱吗?
是的,很值钱。
那这《人民币一二三套大全套珍藏册》中的第一套人民币值钱吗?
是的,值钱。但是它们是第一套人民币中,最不值钱的币种。
OK,第一套人民币收集难度大,工程技术含量过高,咱们不怪它。
再看第二套人民币。
如果有价值10万元以上的第二套人民币“币王”大黑十,价值2万元左右的3元面额“井冈山”就再好不过了。
这《人民币一二三套大全套珍藏册》有吗?
没有。OK,毕竟是只有38800元的东西,我们期望有价值10余万的“大黑十”不太现实。
到此,这《人民币一二三套大全套珍藏册》收集的第一套与第二套人民币总价值不会超过6000元。
我们把希望寄托在第三套人民币上。
第三套人民币大全套也接近2万呢,其中“币王”背绿水印一角市价在1万5左右。
得了,别想了,因为这《人民币一二三套大全套珍藏册》压根就没有背绿水印一角,只有价值千元的“背绿一角”和“枣红一角”撑撑场面。
再加上配册等,这《人民币一二三套大全套珍藏册》成本在1万元以内。
卖38800元。你说商家赚多少。各大电视台广告收藏品,利润其实至少是200%,有的“狠”的有5倍以上的利润,绝对暴利行业。
这种事情太多了,并且在于普通人买收藏品,买礼品,投资也好,收藏也罢,就算亏损了,非专业人士也看不出来,不光暴利,隐藏的也很好。
作者:
qmx369
时间:
2014-3-24 23:25
原文地址:《人民币的“山寨”》 全面揭露人民币的秘密 (下)作者:老陆
天涯原创作品 作者:一个小人物的奋斗 2009--2010年 老陆整理
第三章:人民币的印制
人民币的印制,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直接领导下的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下属的11家企业分工协作完成的,印刷人民币的地方叫“印钞厂”。
中国的印钞业,在过去是保密的,甚至工厂的名称都用的是代号,如北京印钞厂,原名是“541厂”,上海印钞厂原名是“542厂”。现在的印钞厂,每个车间都安装了24小时不停歇的摄像系统,任何时间、任何部门发生的事,都可以从电脑记录中调出来查阅。印钞厂各道工序的工人都不会随意走动。工人进入印钞厂第一件事就是学习保密条例:不许到车间别的班组串门,不许给朋友说自己在印钞厂工作,不许跟人谈论关于钞票印刷的事情。印钞业是一个具有独特企业文化的行业,管理者反复向工人们灌输这样一种思想:“你面对的是产品,不是钱。”
印钞厂规定不许赌博,哪怕是纯粹的打牌娱乐也不能玩。无论在家里还是家外,一旦发现员工参与赌博,轻则记过,重则辞退。
曾经,上海印钞厂就曾经枪毙过一个人,他从厂里偷走了几百元钱,还花了10元买香烟——这就是进入流通领域了,罪加一等。
2005年7月,某生产车间发现两张100元的人民币产品缺了一只角,这两只钱角立即引起了上至总公司下至全厂职工的高度重视。可是,个把月下来依然没有定论。但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两只缺掉的“角”需要领导来“补偿”。按理说,出了两张缺角100元人民币次品,按1:1扣发领导200元工资已经够严格了,可结果却是厂领导被扣一年综合考核奖等奖金上万元,处领导被扣数千元,该车间的工人被全体“记过”一次!
人民币印制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基本步骤:人民币纸张检测、印制前处理及制做模版、试印刷、正式印刷、质量检查、裁切、质量检查、封存。
印制人民币用的钞票纸叫印钞纸,印钞纸是一种专门研制的特殊纸张,它除了具有耐磨、耐折、耐酸、耐碱等特点。这种纸是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下属的三家钞票纸厂生产的,它们是:河北保定钞票纸厂、江苏昆山钞票纸厂和成都钞票纸厂。印钞纸内置了安全线、彩色红、蓝纤维等防伪手段,并且上面布满了用于防伪的水印图案。
在印刷前,工作人员要对纸张进行逐张质量检查,因为水印有方向问题,所以每张纸必须按照水印图案方向摞好,并且用打孔机在边上打孔定位,不能出错。
人民币印刷前,与普通印刷一样,要制作印刷模版。
因为使用了图形防伪,所以在制作币面时,要使用计算机中相应的设计软件,设计各种细微复杂的防伪图案、及其他相关的文字和图案,并输出成软片备用。
因为防伪的需要,人民币要使用各种印刷工艺手段,所以,要根据具体的印刷工艺手段和使用油墨及色泽的要求,制作相应内容的平、凸、凹版。例如:因为人民币中要使用手工雕刻凹版图案,所以必须根据币面内容,由钢板雕刻师雕刻相应内容的钢版,印刷时安放到凹印机上进行印刷。
上机后的印版,首先使用一种黄色的纸试印,直到试印完成后,才可以使用水印机进行正式印刷。这是因为水印纸是一种特殊制成的纸张,为了防止作假币者得到这种纸张,一般造币厂对这种纸的用量控制十分严格,无论是印出来可以发行正品的用纸,还是在印制过程中出现的废品纸都必须严格回收。在印制人民币时,不允许在钞票纸上作试验,一般用的都是普通纸张。每一张印钞纸都是有严格数量管理的,一张也不能少。
印完的人民币,送到检封车间,由质检工人们要在灯光下检验每一张人民币的质量:检封车间里,检查人民币的质量,分为两步走,第一步是先检查大张,就是检查一张张从印刷机上下来的印着若干张人民币的大版。这时的质量检查主要是宏观上检查有没有出现质量问题,比如色彩是否准确,是否有破损、有没有漏印……质检在检封大厅由人工完成,一个个半封闭似的工作台整齐排列着,质检女工的手里和桌上是一沓沓新版人民币。每个桌上还亮着一盏高瓦数的台灯。灯光对她们很重要,因为要在灯光下检验每一张人民币的质量,比如号码和文字有没有印错,颜色是否均匀,水印有没有倒置等等,然后剔除废票。每个工人每天要检查几万张印刷品。如果有人偷懒,一下子翻好几张,一旦被发现,就会被记过。转序时,上道工序数完后转下道工序,下道工序接收时再数,数数的同时也是在检查质量。这里的工人数钱的技术绝对高超,令人赞叹。他们用手一捏一沓,一沓就是一百张,不多不少。
印钞厂的管理中,最有特色的就是数字管理,即从纸张出库开始,一直到成品封存装箱,进入国库,这其中每一道环节,都要查数,“领出去多少,交回来多少”。这里有一句话,叫做“经手必数”。一旦发现数量不对时,就会按纪录逐道工序查下去,直到有结果为止。车间里也配有各种点钞机,速度很快,决不是现在银行或商店里的那种。数字管理,经手必数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但这毕竟是一种外在的管理约束,要使每天面对着成千上万张钞票的人不产生非分之想,更重要的是“内心的道德约束”。半成品待印了编号、裁切完后,转序时,推车上边焊着铁笼子,加有几把大锁,成捆成捆的钱就装在里边。
经质检合格的“产品”,点清数目之后封装进一个个箱子里,然后送到中国人民银行的“国库”里。此后人民币现钞必须通过人民银行的发行库来发行,并通过各商业银行(如工行,中行等)进入流通领域。各个商业银行的支行、分行、窗口等渠道,通过居民存取、银行贷款、旧币折换等形式流到老百姓手中。
只有经过央行发放等一系列流程,这些“产品”才可以被称作“钱”。
(相关资料来自于官方及专业信息,特此声明)
第四章:假钞
这些年关于假钞的新闻越来越多,最著名的莫过于“HD90”系列假钞。
“HD90”之后,又有很多冠字,比如HB等假钞。
新闻上更说,此类假钞极其“逼真”,验钞机都验不出来,导致许多人上当。
前几节,从防伪到造假都做了说明,各位看官可能认为这“HD90”系列假钞,造假手段十分高明,技术十分过硬。
这节就让我们一起根据官方提供的假钞特征及数据,对“HD90系列”假钞,做次“考核”。
我们以60分为及格线。
1 印刷及纸张。
“HD90”系列假币用的是机制胶印,纸张较脆,没有韧性。
评:起码是纸,但是质量较差,胶印纸币凹凸感很差,评40分,不及格。
2 水印,固定人像水印及“100”白水印均用无色油墨直接印在纸张正面,水印模糊,没有立体感。
评:水印就算造假,印在夹层中会“比较真”,这种假币直接印在纸张正面,态度就不认真,而且这种水印做的“逼真度”的确不太好,仔细看就能看出瑕疵,评50分,不及格。
3 安全线。目前的假钞有两种安全线:一种是用银黑色磁带夹在正背面纸张中,并在背面用银色油墨烫印全息图案。另一种为用黑色油墨在假币正面印刷黑色条纹,背面用银色油墨烫印全息图案,并且刷上磁粉。
评:注意,这两种方法一个用银黑色磁带,另一个刷磁粉。因为造假者知道,防伪安全线主要在于其“磁性”。但是,安全线上的缩微文字,造假者没有制作出来。评80分,及格。
4 光变油墨面额数字。假钞用珠光油墨印制而成,无光变效果。
评:神一般的光干涉油墨,造假者心头的一块大石,无法复制,给个油墨分,20分,不及格。
5 假币的凹凸感是用坚硬的金属模具压制而成。
评:换句话说,假币有凹凸感,但是凹凸感不强,但凡对真币有深刻了解的,都能感觉出“假”,但是有凹凸感,评60分,及格。
6 假币的隐性面额数字是用无色油墨直接印刷,无须旋转角度即可看见面额“100”字样。
评:隐性面额数字根本没做,但是起码知道印个“100”,给个40分,不及格。
7 印刷方面,圆圈星座防伪与票面缩微文字做的很好,但是彩虹印刷没有,纸币颜色过渡生硬,而且“对印防伪”的“孔方”图案,阴阳互补衔接出现了偏离。
评:70分,及格,因为很少有人知道彩虹印刷和阴阳互补图案,只是纸币在普通人眼里看着别扭,所以及格。
下面我们来做个总评,将所有的得分加起来,除以7项。
HD90系列假钞最终得的平均分是:51分。
可惜呀,还是不及格。
各位看官如果一直关注这部作品,看到这里,也会觉得其实这些假钞做的不太好,但是为什么还会如此大范围的“流传”呢?
当年解放全中国的时候,国民党军官有这么一句话:不是国军无能,是共军太厉害了。
这句话换个主语,用在假钞案上,很合适:
不是假钞做的有多么先进,而是老百姓使用的验钞机太落后了。
造假者针对的,不是银行的专业工作人员,也不是钱币收藏爱好者,而是一个物体——验钞机。
验钞机,有两大类:
一类是广大老百姓,小商店,小超市所用的紫光灯验钞机。
另一类,叫“点钞机”,点钞机比较先进,银行等国家金融部门和大型企业都用它。
验钞机和点钞机有什么区别呢?
先说说“普及版”验钞机。
验钞机主要是靠紫光“检验荧光”,人民币的荧光油墨主要成分是荧光增白剂,能在紫光照射下,发出十分“亮”的“荧光”。
还有吗?没了,这就是最普通的“普及版”验钞机。
还有的“普及版”验钞机会检测防伪线的磁性,只检测“有无磁性”而已。
因此,假钞只要做出凹凸感,用荧光油墨印在特定位置上特定图案,防伪磁性线做的有磁性,基本上是可以通过普通验钞机的。
验钞机的标准是使用第四套人民币“1990版”之后,开始制定的,也就是说,自1992年至今,接近20年了,人民币都换成第五套了,但是验钞机的标准一直没换过。
而造假者的技术水平在不断的更新。
一个“停滞”,另一个“发展”,这才是造成“HD90”系列假钞泛滥的原因。
各位看官可能会有些疑问,难道银行不怕收到假钞吗?
答案是:不怕。
第四章:验钞
上节结尾说,银行不担心收到假钞。
我的意思不是银行就是印钞票的,收到假钞,补印就完了。
究其原因,银行收到假钞的可能性基本是零。
因为银行用的是“专业点钞机”。
“点钞机”不但具备“点钞”功能,就是可以自动“点数量”,它的验钞功能更是普通验钞机“望尘莫及”的。
“点钞机”对钞票有四种检测:
一,荧光检测:
其原理是针对人民币的纸质进行检测。人民币是采用专用纸张(百分之85以上的棉纤维及麻纤维)制造。
而假钞,通常采用经漂白处理后的普通纸进行制造,经漂白处理后的纸张在紫外线(波长为365nm的蓝光)的照射下会出现荧光反应(在紫外线的激发下衍射出波长为420—460nm的蓝光),真币整体则没有荧光反应。
荧光检测还检测荧光字体,这和验钞机的原理是一样的。
各位看官,“点钞机”只凭荧光检测这一点,就比验钞机先进的多,下面这三种检测更厉害。
二,磁性检测:
由于人民币部分用磁性油墨印刷,这种磁性检测更加分为4道检测,并且对应磁性油墨的每个“点”。
(1)检测有无磁性。(和验钞机的一样。)
(2)按磁性分布检测磁性。
此2道检测采用两组或者三组“磁头分路”检测磁性,以保证较高精确度。
(3)检测金属线磁性。
(4)检测人民币冠号磁性。
这2道检测已经很先进了,下面两道技术含量更高。
三,红外穿透检测:
红外穿透检测的原理是利用人民币的纸张比较坚固,密度较高以及用凹印技术印刷的油墨厚度较高,因而对红外信号的吸收能力较强,从而辨别钞票真假。
人民币的纸质特征与假钞的纸质特征有一定的差异,用红外信号对钞票进行穿透性检测时,它们对红外信号的吸收能力将会不同,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分辨真假。
四,激光检测:
激光检测是用一定波长的红外激光,照射人民币上的荧光字,会使荧光字产生一定波长的激光,通过对此激光的检测,可以辨别钞票的真假。
各位看官,看完“点钞机”的检测,大家应该明白一个问题,验钞机和点钞机,压根就不是一个“量级”的。
银行等金融机构都使用点钞机。假钞在验钞机上可以顺利“通过”,但是,遇到点钞机,假钞就是一死。
(题外话,如果看到我这部作品的朋友,有做生意的,劝您买台点钞机,虽然比验钞机贵很多,但是收钱的时候,踏实呀。也有些朋友说将假钞无法做的“光干涉油墨”处撕掉,到银行兑换,看完这节,我觉得您这种想法还是免了吧。)
第五章:改号
相煎何太急(一)
前些天看CCTV-2,第一时间节目,有一条新闻,广东有人以9万元买了三刀(即300张连号)第四套人民币1980年版的50元人民币。
平均每张300元,因为这种1980年版的50元,是第四套人民币存世量最少的“龙头品种”,当时市场价500元一张。(笔者2009年写稿时,百连1980年版50元已经到达700元一张左右)
本来这个买家认为赚了一笔,一张最少赚200元,300张,能赚接近6万元。
有句老话叫“买的没有卖的精”,混人民币这行的,投资者也好,收藏者也罢,能玩得了这个的,绝对比常人“精”太多了。
结果这个一心赚钱的买家,上当了。
买家买的,是用第四套人民币1990年版的50元面额纸币,人为改造成1980年版的50元面额纸币的。1990年版的50元纸币,外行人看,除了背面年号是“1990”外,和1980年版的纸币几乎一模一样。
1990年版的50元纸币(以下简称“9050”)市场价55元一张,而1980年版的50元纸币(以下简称“8050”)市场价500元一张,价格相差近10倍。
外行人看来,这“哥俩儿”长得几乎都一样,除了背面年份以外。
过去的许多年,它们也“自己过自己的”,相安无事。直到近几年。
最近这些年,随着收藏品市场的火爆,“人民币收藏热”这把“火”,烧到了正在流通的第四套人民币,再加上不断的有第四套人民币即将退出流通领域的消息传来,导致其“升值”速度像坐“直升机”一样,明星币种一年就翻了3,4倍,越来越多的人放弃股票,投资人民币收藏,就是看好了其升值空间。
“8050”由于当初投放量不足20亿张,1987年投放,1992年“9050”出现替换“8050”,由于当时生活水平逐渐提高,“8050”使用“消耗”量很大。
至今,绝大部分“8050”已经“回笼”,因此,“8050”存世量较少,被誉为第四套人民币“币王”,也是众多主流收藏者和投资者追逐的“龙头”币种。
2007年的时候,大型交易市场还有成捆(1000张连号)的“8050”交易,到了2009年,成刀(100张连号)的“8050”都很少见了。价格涨幅也甚是惊人,已是面额的10多倍。
相对而言,同是一个“妈”生的“9050”,论“身份”“地位”“身价”“待遇”远远不如它的“哥哥”“8050”。虽然它们长得几乎一样,“出生日期”相差也不算太悬殊。
但是“弟弟”“9050”却一直没有突破单张60元大关。
因为“9050”的存世量比“8050”多太多了。
收藏这一行,就是“物以稀为贵”。
“第一时间”新闻中说,“造假者”用高科技手段将“9050”“改造”成“8050”,并没有说明“如何改”或者“如何防骗”,估计记者编辑压根就不知道。
下面的内容,就解读一下,这些“高科技手段”。
说实话,真的很高。为了使讲述不乏味,这里拉进两个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有一对兄弟,哥哥叫曹丕,弟弟叫曹植。(差点打成草皮和草纸)
曹丕就相当于现在的“8050”,正统的“王者”,绝对的“龙头”。虽然论文采,论心胸,很多地方都不如弟弟,但是优势,就是早生了几年。
扮演“9050”的弟弟曹植,内涵上,绝对超过哥哥。
“9050”的印刷水平及防伪技术更高。
“9050”票面颜色比“8050”鲜艳;“9050”首次采用了磁性金属线防伪;“9050”也首次使用了荧光油墨印刷。
“9050”在技术含量上,远超“8050”。
但是,很遗憾,曹植是艺术家,曹丕是政治家。
这里,争夺的,是地位。政治家必然获胜。
“9050”虽然在艺术价值上,比“8050”优越。
但收藏品的价值,看得不是“艺术水平”,也不是“印刷水平”,而是年份与存世量。
所以“哥哥”“8050”胜利了,胜在出生早,胜在存世量少。
“9050”和曹植一样,其实也是不想争的。
但是,偏偏有些人让它们去争。这些人,是我过去常提,今后更会不断地提到的,造假者。
因为“9050”与“8050”长得太像了,这些造假者挑出“兄弟”两个的不同,将“9050”改造成“8050”,以牟取暴利。
类似故事几乎每天都在各大收藏品市场上演,给各位看官看段对话:
甲:我买了100张“8050”,比市场价便宜。
乙:别买着假货。
甲:我不傻,我先带着纸币和卖家一起去银行验过真假,绝对真币。
乙:那你可赚了。
以上,是大多数收藏品投资者最常出现的对话,我认为,甲乙其实都是傻子。退出流通领域或者即将退出的人民币收藏品,主流骗子大部分不会使用假币。
“银行鉴定”四个字,在圈子里基本上等于一个笑话。用假旧版人民币骗人,是“老黄历”了,现在大家都玩“借尸还魂”。
何解? 就是用不值钱的真币,改造成值钱的“变造品”。
下一节会详细说明“8050”和“9050”的改法,以后也会有其它品种类似内容。
相煎何太急(二)
上节写道造假者将“9050”改造成“8050”,获取大量利润。
具体方法如下:
1,篡改出生日期。
早期的造假者用黑色油墨将“9050”背面年号“1990”中的第二个“9”加上一部分,改成“8”,但是这种做法很容易被看出来。
后来造假者“技术更新”,采用“挖补技术”,将“9050”背面年号“1990”整个“挖”掉,再将用印刷机印好的,同样大小,相同厚度的年号“1980”贴上去,由于假年号“1980”与真年号“1990”,大小,颜色,厚度几乎完全一样,因此肉眼根本分辨不出来。
只有用50倍以上的放大镜观察,会看到年号周围,有“挖补”痕迹。
2,抽骨。
前面说过,1990年版的第四套人民币50元,添加了一条黑色防伪金属线,对光观察这条线,也成为90年代辨别假币的一条途径。
造假者为了使“9050”更像“8050”,将这条防伪线“抽掉”。
但是,这个防伪金属线是整体“埋”在人民币中的,因此要将其“抽掉”,必然会对票面造成一定损伤。本来有防伪金属线的地方,被“抽掉”之后,用手摸票面,会有“不平整”感。
3,改身份证。
广大的收藏爱好者们,经过自己多年的努力及研究,同时是为了不让造假者的阴谋得逞,自己将“8050”的冠字表总结了出来,并且公诸于众。
“8050”共有24个冠字:
CP CQ CR CS CT CU CW CX CY CZ
EP EQ ER ES ET EU EW EX EY EZ
GP GQ GR
JZ(补号冠字)
换句话说,目前出现的“8050”只要不在这24个冠字之内的,基本上都可以认为是假的或者是“变造”的。但是,在这24个冠字之内的,也不一定是真的。
冠字相当于人民币的“身份证”,有办假身份证的,当然就有改冠字的。
具体方法就是,用专门的消除油墨的“去字灵”或者自己配制有一定酸性的药水,将原有冠字涂掉。再用电子打码机,或者大型刻章商店里面专用的打字机,将假冠字印上。
这些冠字的改动,一般肉眼很难直接分辨,需要借助50倍以上的放大镜,看冠字部分底纹(纸币票面上的细纹路)是否遭到破坏。
4,整容。
“9050”天生“皮肤好”,纸币颜色比较鲜艳。
造假者便用清水浸泡“9050”,使其褪色。
“9050”天生还有块“胎记”,这个“胎记”平常看不到,在验钞机一类的紫光灯照射下,左边空白水印下方会出现拼音“wushi”的荧光,看过前面内容的朋友都能马上想到,这就是荧光防伪,这个“8050”是没有的。
没辙了,只有把荧光防伪去掉。
但是,去掉这个荧光防伪会留下痕迹的,本来有“wushi”字样的地方,在紫光灯照射下,会十分明显的“偏白”。
其实,这个叫“毁容”更贴切。
“9050”这个“弟弟”,被整容,做旧,抽去一条“傲骨”,改了出生日期和身份证。这一切,只是为了更像它的哥哥“8050”。
但是,任何改动,任何造假,都会留下痕迹。因此,这些手法只是骗业余爱好者,或者投资者。
“8050”还在高傲的笑着,“9050”再能“变”,也成不了“币王”。
曹丕真的那么想杀曹植吗?不想,他只是妒忌弟弟的才华,担心有一天,弟弟会取代自己,将自己毁掉,因为“王”只有,并且只能有一个。
曹植想取代曹丕成为“王”吗?不想,他只是用他不世的才华,写那些华丽的文章,虽然“天赋”“文采”在哥哥之上,但他从来不想争。
有位收藏高手,举出“8050”和“9050”最大的不同:
在票面背面最右边,底纹很像“DNA双螺旋”。
“8050”的“DNA双螺旋”底纹处与票面主要图案是断开的。而“9050”是完全接合的。这个“DNA”,也决定了两种纸币的地位。
有人说:基因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一个是“王”,一个“不争”。还有很多人偏偏再用各种方法,逼他们残杀。于是,有了著名的《七步诗》。
想到此,不禁为曹丕曹植这对兄弟感慨,也对“8050”“9050”这“哥俩”叹一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第五章:天下无假
第一点,这节我们来说说一个最难造假的币种,也是我前面不断提到的——连体钞。
在前面“伪错币”的内容中,已经部分介绍了连体钞,连体钞是多张纸币连在一起,未裁开的纸币。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行的第一套连体钞是在1999年9月20日,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人民币竖三连体钞”,后来陆续发行了接近30种连体钞,成为收藏界和投资界的一大热门。
相关数据表明,自1999年发行至2009年10年间,整个连体钞板块平均涨价280%,越来越多的人将投资的重点,放在连体钞上。
这里着重介绍5点:
第一,三大钞王。
经过10年的“考验”,连体钞中出现了涨价最快,存世最少的“三大钞王”。
(1)第四套人民币四连体大全套。
发行量10万套,按说不少,起码和其他“二王”比起来,多出很多。但是,其中的组成部分——“8050四连体钞”,由于被不法商贩大量裁剪(后有章节会全面介绍始末),导致整体大全套中的“8050四连体钞”变少,造成大全套价格上扬。其为2002年发行,到2008年,面额1291.2元的第四套人民币四连体大全套已涨至1.5万元左右,涨了10多倍。
(2)第四套人民币整版钞。
俗称“大炮筒”,由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整版纸钞构成,于2001年发行,发行量1万套。由于发行量很少,一开始发行,就被“奉若上宾”,其面额722.5元,但涨势十分惊人,据有关媒体报道,2009年春节前后,其价位一跃涨到10万元以上,涨价130多倍。
(3)澳门10元整版钞
俗称“澳门10元大炮筒”(各位看官可能觉得为什么那么多“大炮筒”,因为整版钞的样子,很像大炮筒,因此所有整版钞的俗称,都是“某某大炮筒”。),此钞由中国银行和大西洋银行联合发行,每套包括一张中国银行发行的10元券30张整版钞和一张大西洋银行发行的10元券40张整版钞,面值700澳门元,发行量1万套。
澳门10元整版钞,发行后立刻“暴涨”,因为这是世界上第一套有两家发钞银行在同一地区共同发行的正版连体钞,也因为其发行量只有1万套,供不应求。
后来,有人从中发现了巨大价值,就是其为“错版钞”。
大西洋银行发行的10元券40张整版钞,繁体字“圓”,下面的写成了开口贝,繁体字应该是封口的,成为纸币上的书写错误。
中国银行发行的10元券30张整版钞,中银大厦图案上中国银行的“银”字,本来应该为郭沫若题写的繁体字,这里却误写成简体字。
因此此钞又被称为“澳门双错版”。借着“双错版”,其价格扶摇直上。
相关价格我先不写,因为和后面内容有关。
第二点,炒作。
这部作品将会用很大篇幅剖析纸币收藏,各种商品的“暗箱”“黑幕”及“操作方法”,开始的内容是让各位看官相信,媒体也好,报道也罢,什么专家指导,投资分析,全部不可信。
就拿“第四套人民币整版钞”来说,许多报道上说,涨至10万元以上,市场基本断货。我在MSN首页看到这个消息之后,惊了一下,然后马上给“做”这个朋友打电话询问,朋友给我的报价是,5万5千元。
许多媒体会经常“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误导消费者,币商会将藏品高于其真实价格很多倍的价钱,出售给投资者。我看到过很多人,买东西,总是喜欢拿着一本最新出版的类似“收藏指南”的书籍,“收藏指南”上,注明了藏品名称,价格之类的。有人就将此奉若“藏品价格圣经”,按照上面注明的价格买东西。
这种人被行内称为“肥羊”。
“市场价”是可以被人为“做高”或者“压低”的,那些书籍所谓“市场指导价”,百分之一百比当时藏品的真实价值高。这种类似的书籍有许多,如果观看者多个心眼,看一看是什么人编写的,什么地方发行的,你就会明白很多。
某某协会,收藏联合会,或者什么专家。其实这些组织成员,都是币商,某某专家,99%是价托儿,这种书籍的水分大到可以泡澡。
再比如,“澳门10元整版钞”,如果你不懂这行,或者说不了解这个复杂的社会,看到铺天盖地的关于“双错版”的信息,你一定会认为此物价值不菲。其实呢?真有“双错版”吗?
我不知道。这是实话,我确实不知道。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东西是自己不知道的,但是,可以通过“现象”,推测出“真相”。
“现象”就是,宣扬“双错版”的人,同时在大张旗鼓地卖“澳门10元整版钞”,宣扬最多,最卖力的,是礼品商人。有那么一句话,大家记住了:既然那么珍惜,那么值钱,有那么大的升值空间,你们为什么还往出卖呢?
这句话,点透本质。(我之所以说这部作品可以使看过的人,成为高手,因为造假,做局,千变万化,随时代进步,再丰富的知识,也免不了在以后的生活中上当,但是我主要想让大家明白的,是本质问题,很多东西“万变不离其宗”,以后的内容会提到很多类似的“阴谋”,看过的人,不只对“例子”中的局了解,更能培养出一种“免疫敏锐”,得到脱离字面内容的知识及认识,遇到一个没见过的局,就可以凭借着自己的认知,发现其中的“套儿”,我相信,看完这部作品,大家都可以有这种实力。)
第三点,知识。
连体钞“要点”不少。
第二套人民币,1,2,5分币八连体钞,只有罗马数字I II III一种冠字。
第五套人民币100元三连体钞,只有GG一种冠字。
第四套人民币连体钞有EE,EF,BJ三种冠字。EE冠字的连体钞冠号,除了万位不同,其他都是同号。EF,BJ冠字的连体钞冠号,只有后面四位尾号相同。BJ冠字有1980年版的1角,2角,5角,5元和10元面额,1990年版的50元和100元面额及1996年版的1元面额,由于是海外发行版,内地很少见到。
第四点,天下无假。
连体钞,做假很难。由于连体钞是多张纸币连在一起的钞票,其布局合理,设计精美,并且号码有顺序性,每套连体钞都有专门的收藏册,用印钞纸做的带水印的证书,且证书与连体钞号码后4位相同,所以连体钞一直被誉为“造假禁区”。
第五点,无假也有假。
中国人民的创造力是让人叹服的,“连体钞”造不了假,却也能卖“假货”。
我们可爱的奸商们,将一套“第四套人民币八连体钞”切成2套“第四套人民币四连体钞”,纸币是真的,但是证书是伪造的,其价值与正品“第四套人民币四连体钞”有很大差距。如何辨别?
最简单的就是,正品“第四套人民币四连体钞”其流水号,是按逆时针方向排列的,“八连体”剪裁后的连体钞,无法按此顺序衔接。
(说完这节,这章就告一段落,以后的内容其实是前面的,很多朋友也希望看到本人是如何进入这个行当的,以后就写这个,敬请期待。)
作者:
丞子
时间:
2014-3-25 08:19
学习了 谢谢 辛苦
作者:
qmx369
时间:
2014-3-25 14:26
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作者:
丞子
时间:
2014-4-25 08:31
天天防骗 天天骗 夜夜防贼 夜夜偷 加强防范意识
学习了 辛苦谢谢
作者:
qmx369
时间:
2014-4-27 22:40
所言极是,谢谢!
欢迎光临 聚宝贝图录在线 (http://7788cyzj.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