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宝贝图录在线
标题:
“郑子瑜旧藏名人信札”即将亮相春拍
[打印本页]
作者:
龙武生
时间:
2014-5-8 14:54
标题:
“郑子瑜旧藏名人信札”即将亮相春拍
新加坡著名学者郑子瑜旧藏手札即将亮相匡时春拍。记者获悉,这批将上拍的手札中,以周作人致郑子瑜的84通信札为主体,尚有丰子恺致郑子瑜信札9通,以及俞平伯、曹聚仁、陆丹林、罗香林、简又文、吕叔湘、谢冰莹、吴小如、陈子善等人致郑子瑜信札45通及周作人为郑子瑜撰写的序言与书签等。这些首度披露的珍贵史料生动还原了当时学人交往的历史情境,更是研究周作人1949年以后生活与思想转变的难得佐证,特别是披露他晚年的创作及生活可谓弥足珍贵。
在与周作人晚年通信的人中,香港的曹聚仁、鲍耀明,以及新加坡的郑子瑜无疑是最重要的三个人。其中,与曹聚仁的《周曹通信集》由南天书业公司1973年出版,与鲍耀明的《周作人晚年手札一百封》由香港太平洋图书公司1972年出版、《周作人与鲍耀明通信集》由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而周作人致郑子瑜的信札,之前很少被注意,既没有出版过,更没有被学界引用研究过。
郑子瑜是清代诗人郑开禧的后裔,于1939年迁居至新加坡。与郁达夫、周作人、丰子恺多有来往。郑子瑜早年在厦门拜见过郁达夫,之后陆续撰写《谈郁达夫的南游诗》、《郁达夫诗出自宋诗考》等文章,还编辑出版《达夫诗词集》,被学术界誉为“研究郁达夫诗词的第一人”。郑、周二人同在《逸径》文史半月刊上写稿,因彼此都嗜好黄遵宪《入境庐诗》成为俩人最初结交的动因。
在这批披露的手札中,两人的“君子之交”溢于言表。三年困难时期,物资匮乏,郑子瑜经常向周作人寄去国内短缺的物资。当时中央公布了对高级干部和知识分子实行临时特供证的规定,因此当时油、糖很不易得,郑子瑜每月给周作人寄去方糖,使周作人感谢不已。而杂诗的创作是周作人晚年最重要的创作,在郑子瑜的热情要求下,周作人前后将《老虎桥杂诗》等旧体诗寄给郑子瑜欲合成一辑,托他代为出版,后因种种机缘一直未能问世。郑子瑜为此努力奔波,前后努力三十年,又经上海陈子善奔走,终于在1986年由岳麓书社正式出版。而这批信札便是涉及杂诗的整理与出版,因此可以说是周作人晚年杂诗创作最重要的资料佐证。
这批手札能够完好保留至今并呈现出来,实属不易——20世纪的新加坡,由于远离战乱而保存下来一批珍贵的文化遗产,如丰子恺《护生画集》全六集就保存在广洽法师处。据介绍,郑子瑜与周作人通信,时间自1957年至1966年,难得的是84通信札的信封也都保留了下来,可以借此判定信件的写作年份。两人通信时间跨度达十年之久,不仅涵盖面广,而且内容详实,其中提到的关于《知堂回想录》的写作与出版的资料更属难得。
为此,北京匡时和人民文学出版社联合举办了“周作人与郑子瑜通信座谈会”。对于这批信札,当日与会专家纷纷表示肯定,从历史、出版、文学等多个角度阐释了其重要的文献价值。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周绚隆表示:“这些年来我们越来越关注私人记忆的史料。因为传统史学、正史侧重于一些宏大叙事,对于历史场景、历史现场更多存在于私人记忆里边,比如日记、书札、个人随想等。参与这批信札的出版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批东西,提高文献的利用价值。” 与会学者指出,当前学界对信札等历史文献的研究和保护远远不够,“希望社会的各种力量凝聚起来,尽快推动周作人书信手稿等重要文献的整理和出版。”
据悉,此批学人手札即将亮相北京匡时2014年春拍的“百年遗墨——二十世纪名家书法专场”,并将于6月3日举槌开拍。
原创作者:王岩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4-05-08
作者:
丞子
时间:
2014-5-8 17:00
学习 辛苦了
作者:
千两茶
时间:
2014-5-8 19:42
学习了。。。。
欢迎光临 聚宝贝图录在线 (http://7788cyzj.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