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宝贝图录在线

标题: 对珍邮的思考 [打印本页]

作者: 龙武生    时间: 2014-9-7 19:50
标题: 对珍邮的思考
       集邮到了一定阶段后,势必要加强对珍邮的研究。
  “珍邮”,即珍贵的邮品。国际集邮联评审总规则中,有“珍罕性”的规定,具体解释是珍贵的、稀少的邮品。“物以稀为贵”这是集藏界公认的通则。人们对珍贵的物品都感兴趣,它能引起普遍的好奇心。集邮者对珍邮一词,并不陌生,提及世界的、中国各个时期的珍邮能说出一、二、三。已有专门著作加以介绍,如《中国珍邮》、《世界珍邮》。珍邮对大多数集邮爱好者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珍邮不是某一个人创造出来的,而是在邮政事业发展中,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自然形成的,我们虽然不能拥有它,但开展珍邮的研究还是十分必要的。林霏开先生说得好“研究珍邮是学术问题,邮政史问题”。我们期望开展珍邮研究,把世界上的、中国邮政各个历史时期的珍邮都是怎样产生的?新世纪会不会再有珍邮出现?把有关这方面的问题,提到集邮日程上来,认真加以研究,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事情。
  最近李伟在《集邮报》发表文章,研究珍邮是怎样形成的,看了以后很受启发。他以普五为例,阐述了有些邮票刚发行时很普通,不被人们重视,但后来却出乎意料地变成了珍罕品。我认为这是一条普遍规律。因为人的认识是从实践始。以普票为例,在人们心目中是各种邮件都贴用的,面值齐全,发行量大,使用时间长,票幅小,图案基本固定的邮票,尤其是普28以前发行的普票,都不发行公告,全套又分批发售,都没把它当回事。纵观各套邮票的发行,都有其历史背景和条件。如普五,雕刻版,发行量小,为了适应当时寄递包裹和国际邮件的需要而发行的高面值邮票,在邮政窗口消耗很多,又因面值高(旧人民币41万元),一般集邮者对此高价邮票,望而却步,邮迷也舍不得买几套来收藏,所以留存在集邮者手里的数量就少。由于发行量小,消耗量大,留存的少;从三者关系的变化中,普五便成为珍罕品了。我认为这也是普遍规律。用这条规律去研究邮票和邮票发行史,是很有意义的事。
  “普通邮票不普通”是集邮家郭润康先生的一句名言。在普及集邮知识活动中,我给中学生讲“普廿三民居邮票”时,阅读了集邮家的有关著作和文章,加深了我对普票的认识,特别是普廿三民居邮票,先用维发机印刷,后改用乔利机印刷,由于两种不同印刷机上配套的打孔器不同,于是出现两种不同齿度,俗称粗齿、细齿。有两种齿孔的邮票是10、20、30、40、50分和1元共六枚。该套邮票从1986年4月1日起陆续发行。发行之初人们没留意,在通信领域内消耗量很大,收藏量较少,六枚粗齿票较为稀少,集邮研究者把这六枚印量小,消耗多,留存较少的粗齿票称之为“民居中的六珍”。在我对此有了深刻理解之后,便从拥有的大量信销票去寻觅,果然很少,粗齿票所占比例为6.8%。实践证明搜集六枚粗齿票的难度真大。至于实寄封、片,因普廿三发行至今,已有十六年的历史了,收集就更不容易了。普廿三民居“六珍”的形成不是偶然的,而是在邮政发展中形成的。实践证明它的产生是符合前述的两条规律的。我认为“民居中的六珍”确实是较为珍罕的,其珍罕性有待集邮者的共识,有待于在邮政历史的发展中去接受验证。我们应怎样去看待它呢?集邮家陈志川说得好,“罕少的不一定贵,贵票非一定罕”。不要以金钱论邮品,而要以邮识论邮品。

作者:  张兴荣


作者: 丞子    时间: 2014-9-8 09:42
对珍邮的思考  学习




欢迎光临 聚宝贝图录在线 (http://7788cyzj.com/) Powered by Discuz! X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