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3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票证档案】烟票

[复制链接]

449

主题

513

帖子

1685

积分

网站编辑

收藏品报价员

Rank: 8Rank: 8

积分
168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24 21:47: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7788藏友之家有待您的加入,全心全意打造收藏品之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李永忠

票证是历史的写照和见证。在中国众多的老票证中,烟票是最具特殊代表性的一种。著名作家叶永烈曾说,年轻的一代领略那品种繁多的老票证,将从中知道共和国走过的崎岖道路;年长的一代看了老票证,抚今忆昔,将会无限感慨,明白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那历史性大转折的深刻内涵。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这些曾经人人都拥有、个个少不得的老票证,今天已成凤毛麟角。

作为老票证中的一种,烟票也不例外。有资料说,在各种票证的发行中,最多的是布票、粮票、肉票等关系人民生死存亡的票证。而烟票这种非生活必需品的票证,仅仅是一种居中的票证,所以它的发行量并不是很大,能留存到今天的自然就更少。但它又是我们研究烟草史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可惜我们对它关注较少,至今尚未看到专门的著述。缘于此,笔者将多年收集的一些资料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烟票,一般是指特殊时期专供消费者购买卷烟的票证。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起,由于贫穷和物资的匮乏,加上处在计划经济中,各种商品的供应都由国家计划调控,许多商品凭票供应就成了平衡计划的惟一手段。大约是在1956年后,由于反冒进和实现农业合作化造成的经济危机,国家开始对部分商品实行凭票供应,这就是解放后出现的最早票证。

那么烟票最早发行于何时何地呢?从有关资料看,最早的烟票是1962年2月由上海市烟酒糖业公司发行的购烟券,只有月份,没有数量。需要说明的是,在所有老票证中,所具时间不一定就是发行时间,有可能是使用时间。因此,了解整个老票证的发行和使用,对我们了解烟票的发展很有必要。

老票证的发行种类大体可分为食品(含副食品)类如粮票、肉票、糖票等;日用百货类如线票、肥皂票、煤炭票等;针纺织品类如布票、棉花票、鞋票等,发行渠道有政府部门、公司、供销社等多种,但均在商业或供销部门使用。使用方法一般是对号对月入座。老票证编号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以月编号,哪个月就用哪个月的票,这种票类似于综合购买券,人们习惯于称为“月月票”。供应部门会在当月公布凭票购买物资的品名、数量;另一种是以阿拉伯数字编号,供应部门也会在相应时间公布凭某某号如1号、11号等购买某某商品,这种票称为“号号票”;还有一种是指定了商品、数量的专用票。可谓五花八门。

烟票一般归入副食品类票证中,除综合性的购买券和号号票外,许多地区都发行过专门的烟票,发行渠道有政府、商业局、公司、商店等,而这些烟票大多数都是针对城镇居民即当时的非农业人口用的。一般情况下,每个居民不分男女老少,都会按月计算,得到相应的烟票。但不管发票单位是谁,几乎每张烟票的正面或背面都会注明“无价券证、遗失不补”或“定期公布、过期作废”等,同时还要限制使用范围。

烟票的分类有几种:一种是以烟的价值分类如丙级烟、乙级烟、嘴烟;另一种以供应对象分类如职工烟、居民烟;还有一种是统票,只标明“烟”或“烟票”。但不管哪种形式都是限量的,有的不注明凭票可购买多少,由供应部门视当月货源情况另行通知;有的注明“一包”、“两包”或“五包”、“拾包”,以条为单位的烟票很少,有据可查的笔者只看到过1985年由广州市第二商业局印发的“老红军、老干部”特供票,上面注明“精装烟壹条”。这只是针对个人而言,但并不是说当时就没有超过一条烟的供应。那么较大量的卷烟供应又如何处置呢?

较大量指一条以上的卷烟供应,一般是指机关单位的团体供应,这种情况通常是在开会等条件下才能享受。办法是由主办单位开据证明及申请,报上级领导机关审核后,由商业主管部门根据货源下达指标到指定的卷烟经营单位购买,这种形式称为“特供”。1984年以前往往由糖烟酒公司供应,1984年县级烟草公司从糖酒公司分设独立后归烟草公司供应。

对农村卷烟的凭票供应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奖售。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农民交售粮食、棉花、油菜籽、生猪等大宗农副产品后的奖励,如1963年山西省太原市发行的“交售农副产品购货证(实为票)纸烟壹包”,就是对农民交售蔬菜后的奖励。湖北、安徽等省在1961年至1965年期间发行的卷烟奖售票一般每票在5至10包之间。另一种形式是定量供应,不发票,由生产队按社员名单造册,报户口管理部门审定人口总数后,由生产队统一到供应部门购买,每次供应最多一人只有一包,一般情况下只有5支,每个季度只有一次。

值得注意的是烟票在城镇居民中很少限制等级,而在农村一般都限制在四五类烟范围内,直到实行烟票供应的后期即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种差别随着物质的丰富才基本取消。

烟票的实行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到80年代中期衰落,到90年代初彻底消失,经历了漫长的三十多年时间,一方面反映出国家的贫困,另一方面折射出我国卷烟工业的不发达。小小烟票可以说凝聚的既是苦难,又是历史。

有一种令“烟民”们馋涎欲滴的票子,就是在当时非常紧张的香烟票。在七十年代,香烟的市场供应可不容乐观,虽然市面上供应的都是三、四角钱一包的中低档香烟,那也是凭票才能买到,每家每月的供应量分大小户,八包或十六包,但是这几包烟中也有高低之分,三角以上的烟为甲级,三角以下的为乙级烟。我所在的商店是香烟定点供应点,附近的那些烟民们为了达到抽好烟的目的,常来和我们几个女营业员拉关系,套近乎。烟票分为甲、乙两种,由不同的号码来区别,那些所谓的好烟也不过是“西湖”“大前门”等烟,三角多一包,乙级烟是“利群”“飞马”等,另外再差一些烟是“新安江”、“雄狮”“大红鹰”等,都在两角钱左右一包。那些烟鬼们常聚在柜台前,不住的问“能用乙级票买甲级烟吗?放一码吧,做做好事吧!”或者他们会向前来购烟的老年人“游说”,“你们年纪大了,香烟吃的差一点可以省钱,把好烟票换给我吧,我叫你爷爷也可以。”就这样死缠着不肯走开,像一群苍蝇一样叮在柜台前,对这些人真是无奈。

烟鬼们还会采取“移花接木”的方法,将烟票涂改嫁接,企图达到购烟的目的。这些狡猾分子手法多端,他们惯用的伎俩是号码粘贴拼接,或用同色的笔来修改号码,他们工于心计,做起来一点儿不亚于姑娘绣花般的细心,一不小心就要被他蒙混过关。在这几年中,我也学会了识别各种假票的“技能”。还有,当我们去进货时,香烟批发商虽说是“官商”,却也都是“火眼金睛”,拿起已粘好的烟票,对着灯光反复的验证,一经发现有假,立即退回,还要训斥几声,真是铁面无私,工作态度极端负责。

每月的票证盘存工作,也是烦不胜烦的,粘贴票证时,要求大小对齐,贴得整洁美观,以便批发部查对,不能用电风扇,否则,那小如蚕豆般的票子,会被风吹得无踪无影。火柴票、香皂票、肥皂票、香烟票,还有买草席要凭购货证,买铁锅要用旧铁锅换,买砂锅也要记证,过年买瓷碗和钵头、竹制菜篮等都需排队。这些手续一样也不能缺,票子和人民币要同时弄清楚,再加上排队的顾客不停的拥挤,催促,搞得你头昏脑胀,不出差错就是万幸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69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永久免费藏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560
QQ
1楼
发表于 2014-4-27 19:13:3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谢谢 辛苦了
姓名:王 正 (认证店主  网店试用期:2014年03月19日至2015年03月19日)
地址:宁夏固原市彭阳路40-1号   邮编:756000
手机:15825392321
农行:6228481208087725071 王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