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品图录搜索: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 孙中山像背布图 中圆(银币镍质样币)

     




    注:
            美国旧金山造币厂为民国政府代铸。齿边。其中壹圆者,直径33.23mm,厚2mm,重13.3克,为小片型薄版(旧称“正常版”);中圆者直径26.5mm ,厚2mm,重10克,为厚版。均极稀,后者尤甚。近未使用至完全未使用民国二十五年孙中山像古布银币民国二十五年孙中山像古布银币,面值分一元、中元两等,由美国旧金山造币厂(又称费城造币厂)代铸。其铸造背景与民国二十四年(1935)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密切相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严重经济危机。为输出过剩产能,刺激外贸出口,各国纷纷改金本位为银本位,以降低本国货币的国际汇价。其中,美国还在改为银本位之后,以储备银本位准备金为由,在国际市场上大量收购白银。其目的是,用推动银价上涨的方式,提高原银本位国家的购买力,从而大量倾销其过剩产品。而作为传统的银本位大国—中国,在当时转嫁危机的国际环境中,经受了严重的危机冲击。随着白银国际定价的猛涨,以及贸易逆差的剧增,中国的白银迅速大量外流,从而导致国内通货严重紧缩。金融与商业,因周转不灵而陷于困境;外来倾销商品的涌入,使物价急跌,导致国内工厂亏损倒闭。面对危机,国民政府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11月3日发布《民国廿四年十一月实施新货币政策命令及章程》,主要内容为:以中央、中国、交通三家银行的纸币为法币,具有“无限法偿货币”效力,其它银行无货币发行权。实行白银国有制,废止现银流通,公、私持有的生银和银币,一律兑换法币。另外,法币为不兑换货币,但可无限制购买外汇,并于英镑实行固定汇价。……等等。史称“法币政策”或“法币改革”。法币政策实施后,有效控制了白银的恶性外流,进出口贸易也相应得到平衡。同时,也使白银的市价起伏不再影响货币币值的稳定。然而,法币政策推行后,美国随之停止在国际市场上购买白银,不仅使银价急跌,而且还使中国用白银换取外汇的数量大为减少,这给中国外汇储备积累造成不利影响。尤其是受日本战争威胁而需要扩充军备的时候,更需要外汇的支持。为此,1936年3月,财政部长孔祥熙派财政部高等顾问陈光甫等人赴美,与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谈判。美方向中方提出:法币脱离与英镑的联系汇率;扩大白银的用途,其中包括增加白银作为货币准备金的比重,放宽工艺用银,发行银币并委托美国铸造,等等。同年5月,中美两国财政部签署《中美货币协定》,其主要内容为:美国购买中国7500万盎司白银,再以中国5000万盎司白银作抵押,向中国贷款2000万美元。中方则保证货币的独立性,不与世界任何货币发生固定汇率联系;中国纸币的准备金的白银比重不低于百分之二十五;放开白银的工业与艺术用途,并铸造发行银元。按协定,中国分批委托美国旧金山造币厂铸造银元。这就是民国二十五年孙中山像古布银币产生的背景。然而,1937年,随着中日战争全面爆发,此项代铸银币事宜被搁置,已铸成的首批银币也因上海、南京相继沦陷而未按时运达中国。现在流传于藏界的二十五年孙像古布银币,均为当时美国旧金山造币厂试铸样币。民国二十五年孙中山像古布银币,面值分壹圆、中圆两等。壹圆币,按片型大小不同,分大片、小片两种。大片者,直径35毫米,光边,有银、镍、铜三种材质铸品,均极稀见。其中,镍、铜者为异质试样币,存世更罕。小片者,直径32毫米,齿边,再有厚版、薄版之分。厚版者,重20克;薄版者,重13.2克(旧称“正常版”)。此小片型,无论厚版、薄版,均仅见银铸,极为稀见。中圆币,皆为齿边,仅有一种直径,但有厚版、薄版区分。厚版者,重10克,有银质、铜质、铜质镀银三种,后两者为异质试样币。薄版者,重6.6克(旧称“正常版”),仅见银质一种。中圆币,传世也均极稀见。相较而言,厚版者更为罕见。作者:施新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