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品图录搜索:
    榆荚半两简介

     

           铸行于西汉早期。汉初,旷日持久的楚汉战争,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国穷民困,经济萧条。刘邦起兵时,开始自行铸钱,虽沿袭秦半两旧名,而实际钱重仅三铢左右,刘邦在其军事势力范围强制以这种不足重(值)货币与厚重的秦半两等同使用,从而获利。《史记·平准书》载:“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饷,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汉承秦制。高祖实行黄老无为政治,致力于经经济的恢复。在钱币的铸制上也体现了黄老无为的政治思想,于是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规定:将秦时法重十二铢的半两钱,减重至三铢,面文仍为“半两”,地方和民间可自由鼓铸,开始了西汉政权立国后第一次币制改革,为西汉铸钱之始。
           高祖采用放民私铸政策,郡县与民间自铸者不可胜数,钱型大小极不统一,难以标准衡量,史称“荚钱”。荚钱系民间的一种形象比喻,因其轻薄,状如榆树的果实,故称榆荚半两,结果是钱币重量越铸越轻,引起物价飞涨,“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可见当时货币铸制混乱程度。这里除钱币减重的因素外,不法奸商囤积居奇,也是物价飞涨的重要原因。
           从许昌出土的榆荚半两看,制作多简陋,钱径一般在12毫米至14毫米之间,最大直径14.9毫米,最小9.8毫米;穿径一般为5.6毫米,最大穿径9毫米,最小穿径4.7毫米;厚度一般在0.7毫米到0.9毫米之间,最厚1.3毫米,最薄0.4毫米;重量多数在0.5克到0.6克之间,最重0.8克,最轻0.09克。钱文粗细不等,细者如人发,有些笔划尚需仔细观看方能见到。文字有高挺,字高超过钱厚,字有省文缺笔现象,字的位置有上有下且大小不等,个别钱带外郭、铸柄,这大概是因公私兼铸所造成的
          榆荚半两。形式有:美制、肥字、细字、小字、长字、斜文、缺笔、升半、降半、斜半、左读、复读、狭穿、穿上一横、穿下一横、穿上下一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