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品图录搜索:
    中华汇业银行及其纸币

     

          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的旧中国,北京、天津、上海等几个大城市曾出现过一些所谓中外合办的银行。这些银行勾结北洋军阀政府,凭藉不平等条约,获得在中国发行纸币的特权,藉此掠夺中国人民的财富和物资。
          这些所谓中外合办的银行,有两国的政府合办,有两国的银行合办,也有的外国商人和中国官僚买办合办。这种银行名义上是中外合办,实质上是一切仰外人的鼻息,几乎与帝国主义在华设立的外藉银行无异。当时出现的中外合办银行有中国和帝俄合办的华俄道胜银行、中国和法国合办的中法实业银行和中法振业银行、中国和美国合办的中华懋业银行、中国和意大利合办的震义银行、中国和挪威合办的华威银行以及本文所要介绍的中国和日本合办的中华汇业银行。中华汇业银行( The Exchange Bank of China)予1917年(民国六年)开始筹备,1918年2月1日正式开业,1928年12月停业清理,仅仅营业十年零十个月就告结束。
           中华汇业银行总行设在北京(后迁至天律),分行有天津、上海、沈阳三家.资金一千万元,中日双方各出资半数。日方由日本兴业银行、朝鲜银行与台湾银行等提供资金;中方由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各分担资金总额的十分之一,共计二百万,其余由北洋政府亲日派官僚陆宗舆等出资承担,该行通过它与北洋军阀的密切关系,获得北洋政府财政部批准它在我国境内发行纸币的权利。该行设立的宗旨,表面上是为了增进中日两国的贸易,便利中国和日本的汇兑,实际上,日方想利用该行作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工具.中华汇业银行所发行的纸币,世人知之不多。目前较多见的仅有民国九年发行,印有天津地名的1元、5元、10元三种与民国十七年发行,印有天津地名的辅币1角、2角两种,除此以外,几乎都很少见到。
           目前世界上两本由美国出版,比较有参考价值的纸币目录《中国纸币》和《世界纸币标准目录>均只列有民国九年天津的1元、5元、10元和民国十七年天津的l角、2角五种而已。已出第五版的《世界纸币标准目录》仅附有一段小注:“据称有50元100元券,但未经证实。”这里提到的50元100元,也仅是指民国九年的天津券,至于其它年份、地名的品种还未有所见闻。
    根据有关文字资料及纸币实物,该行发行的纸币共有22种,列表如下页:
    表列纸币尚有若干问题值得探讨:
    1.民国七年是否曾发行过北京券?笔者认为,并未发行。这是当时政治局势的必然。1915年,袁世凯为达到称帝的野心,投靠日本帝国主义,签订二十一条,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而民国七年的北京券,图案显然是日本风格,下面又印有“大日本东京印刷株式会社制造”字样。银行方面慑于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只好将其弃而不用,另由财政部印刷局印制新的纸币(即民国九年版的纸币)投入流通,据说当时使用该行纸币的人,根本不知道它是一家中日合办银行的纸币。
    这家银行告终已将60年,中国日本都遭受过灾难性的战火破坏。笔者保存下来的两张民国七年的样票,虽已残破,倒也是一项难得的证物了(见附图)。
    2.民国九年的上海券。笔者过去从未发现过上海券。原以为日本的势力范围在东北与华北。上海分行只是为了便于汇兑而设,不太可能发行上海的钞券。1982年在由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造币公司主办的“中国历代货币展览会”上。笔者意外地发现了1元、5元、10元的上海券。而且是使用过的纸币实物。这就证实了曾经发行和流通过上海的钞券。这三张上海券虽不能肯定是孤品。但显然是很稀少的实物。
    3.钞券上的暗记,该行部分的钞券上印有各种暗记。笔者所见有P、T、M、33、34、茂,达、福、珍等字样。这里的P、T、M三个英文字母是三个地名的缩写。P(Peking)是北京、T(Tientsin)是天津、M(Mukden)是沈阳,表明该券发行的地点,至于其它的各种暗记,则无从查考,不明其含义何在。
    中华汇业银行的营业情况平平。1928年12月该行发生挤兑风潮。一时不能周转而宣告停业。其发行的纸币数量不大,现根据有关资料转录如下;  (单位:元)
    1918    847847   1923    352639
    1919    656444   1924    578776
    1920    835000   1925    326138
    1921    919444   1926    16422

    1922    654880   1927    7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