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品图录搜索:
    民国通宝简介

     

           民国通宝,是中华民国 钱币之一。机制铜元,方孔圆钱形式。民国时代,云南等省铸造过民国通宝,成为通宝币制的余响。
           黄铜质,仿古代方孔钱形制,铸于民国初年(约公元1912-1916)的部分省区,如云南、福建、天津、甘肃等。有小平、当十二种。小平钱径约1.8cm,当十钱径约2.6cm。钱文楷书,对读。当十钱背"当十"二字直读。云南东川矿业公司所铸小平钱背有"东川"二字,俗称"猫尿钱"。天津铸造者背有"一文"字样横列。"民国通宝"是中国流通货币中最后的方孔圆钱。

           民国四年(1915年),全国只有云南宝东局铸过(宝东局就在本地县城---云南会泽县(民国时期称东川府)),在当时民国通宝当十钱为辅币,铸量少,加上民国时期纸币泛滥,所以几乎未流通出去,又由于文革时期当地老百姓也不敢保存这些东西,有一点也从家外面乱丢,所以现在传世的很少。

           民国{重}通宝,中国方孔钱的收官之作,所铸体式无多。见过一些,也划拉些材料做了些研究。这里着重说一下通宝当十钱,版式有二:

    1、国字从民者,既国字的写法是口中一个"民"字,且民字的写法是最后一笔"直达天庭",穿过第一、二笔与"口"字第二笔相接,寓意"国民出头"。此版存世极罕,我也仅在一泉家手上见过一次。
    2、既1、2楼这版,分大、小字,如一手所书,但也有区别,主要在"民"字的写法上。此版钱都是竖笔肥而横笔瘦,民字第一笔与第三笔、国字第一笔与第二笔起笔处不相连接,寓意"国民开口",有了说话的权力。"民"字的第四笔约略呈20°的夹角往右上斜,此笔有与第三笔相连者,笔道细而右端不往上挑,且右端超出第一笔拐折较少。还有一种此笔与第三笔不相连者,笔道右端往上挑,且右端超出第一笔拐折较多。

    另外还见过或"国"字、或"民"字略做封口状者,一般字口较浅,细审之下,疑为母钱磨损严重或操作不当所致。

    民国通宝一文机制币
           制钱中有种“民国通宝”背“一文”的机造铁钱,由于非主流币材,除了不见于金银币论述文章外,在铜镍铝等钱谱也不见收录。或许醉心古钱者认为这是机制币,专注机制币的又觉得它是方孔钱。虽有“天津造”的说法,但无可靠依据,因此常被列为“铸地不详”、“用途不明”,归属的困惑令藏友几乎忘了它的存在。
           中国传统的方孔制钱基本用铜,数千年来皆以浇铸法制造,在物价稳定及社会封闭的情况下历久不衰。直到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事件造成清代最重要铜产地云南与京津地方的运送出了问题,加上咸丰六年(1856年)云南发生“杜文秀起义”,更造成币材供应陷于停顿状态。由于各局纷纷停铸,到了光绪年全国已处处钱荒。北洋机器局虽曾尝试以“洋法”试造一文铜钱,但仍然无法应付铜价的持续上涨,钱荒依旧。据海关《1892—1901十年报告书》,进入20世纪后天津地区的传统制钱实质上已消失无踪,盛行的是漫无限制的新式机造十文与二十文铜元。
           制造一文铜钱,得不偿失,各省自然不会再铸。然而,此时中国的物价虽已因通货膨胀而上扬,但一文钱仍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计算单位。由于铜价高居不下,想发行一文面额的硬币只有从币材着手。自然界中蕴藏量最丰富又最廉价的铁就成了选择的对象,“民国通宝一文”铁钱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
    此民国初年所造的铁钱,铭文上没有年份及产地,故长久以来都处于待考状态。所幸1917年上海出版的英文《皇家亚洲文会北中国分会年刊》中,意大利驻华使馆参赞罗斯发表了一篇《中华民国钱币》。罗斯撰写此文时,曾参访主要造币厂搜集资料,并有服务于中国海关、邮政等单位的洋人协助,讯息提供者包括雕刻师乔治本人,因此有许多罕为人知的内部消息,详实可靠。该文中即记载了这枚罕见的民国一文铁钱。
           罗斯是这么叙述的:1913年(民国二年)时,天津造币总厂进行了一项尝试,制作一种式样简洁的铁质一文制钱。只压印了少数的币样,未发行流通。原因是总厂当局在模具完成后,了解到以铁造币并不合适而没有继续进行。文后附照片图及说明,包括规格为重5克、直径24毫米、光边等。图中这枚1913年造币总厂试作之“民国通宝”一文方孔铁钱以往或因背景欠详的缘故,没有引起泉界应有的重视。如今其问世恰满100年整,特为文志之,以飨同好。

     “民国通宝”一文见有铁质机制和铜质铸钱两种,铜钱者为仅见之品,是中国货币中一枚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钱币。(原文载于2003年出版《钱币学大师马定祥》纪念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