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品图录搜索:
    延安光华商店代价券简介

     

          1937年“七·七”事变以后,国共两党再次走上合作的道路。同年8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根据当时两党签订的协议中规定,边区政府不能建立银行,更不能发行货币,八路军军饷由国民党政府发给(法币)。当时法币币值较高,一元可兑银元一元,而国民党政府发放的八路军的法币军饷,均为元以上的整币,用起来非常不便。为了找零的需要,更为了方便群众,陕甘宁边区政府研究决定,在不违反国共两党协议的基础上,自行印制发行元以下的辅助币。因当时的历史条件,边区银行没有对外公开,也不能对外公开,更不便以银行的名义发行货币,最后意见,以商业信誉很高、群众信得过的延安光华商店的名义发行代价券。
           代价券发行之初,最高面额只有伍角。小额的有二分、伍分、壹角、贰角等。到1940年下半年,以至“皖南事变”前,国民党顽固派蓄意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不能按时发放八路军军饷。当时,我八路军主力部队大多分散在各根据地抗日前线,陕甘宁边区只有少数留守部队。为解决这少数留守部队的供给问题,边区政府增加了代价券的发行量,面值也增加到七角伍分。由于代价券信用很好,很受群众欢迎。因此,它的流通范围渐渐扩大,甚至超出了陕甘宁边区。
          “延安光华商店代价券”之所以比较珍贵,一是因为稀少,二是由于均系元以下的辅币。代价券从实际出发,解决了陕甘宁边区的市场需求,反映了边区人民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屈服,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的精神,见证了陕甘宁的抗战历史,更为我们研究当年陕甘宁边区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提供了实物依据。

                         (1996左进亮发表于江西《文博研究》1-2期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