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品图录搜索:
    吉林永衡官钱局简介

     

          清朝末年,历经甲午、庚子两役,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规定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五年后又被迫同俄、英、德、法、美、日等十一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清政府赔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分三十九年偿清,年息四厘,还有各省的地方赔款二千万两,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赔款,称之“庚子赔款”。这样就使清政府外债累累,同时也给中国人民套上了沉重的枷锁,带来更为深重的灾难。随着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加深,清政府财政大为破坏,便加紧对中国人民的搜刮和勒索,人民生活愈益贫困,社会经济愈益凋敝。在这种情况下,清朝政府决定再次推行纸币政策。光绪三十年(1904年)成立了“户部银行”,发行国家银行钞票,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又改名“大清银行”,发行大清银行钞票。同时,允许各省设立专门机构发行纸币。此后,在我国境内普设“官银钱号”。它是清政府为兑换银钱,调节钱价,熔铸银锭和发行纸币而设立的金融机构①。

           在吉林,早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就创办了“吉林永衡官帖局”,之后又设立了“吉林永衡官钱局”,到宣统元年(1909年)吉林督抚陈昭常将官帖、官钱两局合并为一,改名为“吉林永衡官银钱号”。其资金为大洋一千万元,每年所获纯益,数百万元。到民国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关闭。这个官办买卖从发行地方纸币开始,后又办理银行性质的业务,逐渐成为吉林全省地方银行。

           中日战后沙俄势力伸入东北,吉林面临金融紊乱钱法无章的局面,唯有羌帖盛行,羌帖一元换官帖四千吊,城内市场交易,均以羌帖为本位。日俄战争以后,日本金票取代了羌帖。1907年由横滨正金银行开始发行纸币,对我国东北进行经济侵略。日俄纸币,时兴时废,时涨时落,官僚绅商和殖民者大发横财,老百姓遭了殃。同时,使中国币制丧失了独立自主权,吉林永衡官银钱号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的。银钱号地点在吉林城西大街(今吉林市船营区西大街十九号)中间,据《永吉县志》载:“钱号占地千四百二十六方尺,房舍二百二十七间,行政营业兑换所均在内”。到“宣统元年八月并官帖、官钱两局,更今名(吉林永衡官银钱号),设办公厅以杜私弊。立调查汇兑经租股以利推行,置总办一人,会办二人,经理四人,分设行政、营业二部。隶行政者四股,日文书、日稽核、日司库、日庶务,各置股长、股员若干人。属总会管辖。隶营业者三股:日营业、日出纳、日管业。各置股长、股员若干人,属经理处禀呈总会办覈办,在长春、滨江、延吉、珲春、宁安、扶余、依兰、磐石、伊通、德惠、桦甸、农安、长岭、密山、敦化等二十一个县设分号,上海、天津、大连亦设分号,以利金融,通为二十有四处,专司汇兑款项,活泼金融,接济商民,兼代纳税以期社会便捷,又发行制钱票、大银元票、小银元票、官帖……”②。

         “吉林永衡官银钱号”,先后发行纸币多种。有“永衡官帖”,分为一吊、二吊、三吊、五吊、十吊五种面值的小帖;还有五十吊、百吊二种面值的整帖。还有吉小洋(永小洋或小执帖),票额为一角、二角、五角、一元、五元、十元、五十元等七种。吉大洋(永大洋或大执帖)分旧券,其中有五分、一角、二角、五角、一元、五元、十元,共计七种。吉哈大洋票有五分、一角、一元、五元、十元等六种③。目前,吉林市博物馆收藏纸币几百枚,当中有民国六年(1917年)吉林永衡官银钱号发行官帖,面值拾吊,其规格216×105毫米;民国十年(1621年)吉林永衡官银钱号发行大洋伍元票,其规格130×75毫米;民国七年(1918年)吉林永衡官银钱号发行小洋票壹元,其规格125×70毫米。

        “吉林永衡官银钱号”所办理业务超过一般银行业务。它还经营附属企业,如永衡茂(钱庄及粮栈)、永衡长(同上)、永衡合(同上)、永衡裕(同上)、永衡昌(当铺)、永衡泰(粮栈及当铺)、永衡印书局(印刷业)、吉林电灯厂(以上在吉林)等④。该号大作其钱票生意,漫无限制地滥发纸币,从中牟利。遍布各地的官帖、吉小洋、吉大洋不久就失去信用,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反映了地方财政的匮乏和货币大幅度贬值。以官帖为例,光绪二十六年初,发一吊、二吊、三吊、五吊之帖。光绪三十四年后发行面额五十吊及一百吊之大帖,官帖日多现货日少,现货日少,官帖愈贱,最初官帖二吊三百文可换银元一圆。至宣统年间竞贬低到一比三千有奇,纹银一两约值官帖五千吊,最终成为不兑现之纸币,是以百货昂贵,民生日艰,捐税短收。通观吉林永衡官银钱号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条件下,货币也是一种人剥削人的工具。特特是纸币,统治者为了弥补战争或其它危机造成开支不足,总是不顾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滥印滥发,从而把国家的支付转嫁到人民的身上。吉林纸币尤其是永衡官帖的泛滥和贬值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中国近代史词典》497页

    《永吉县志》卷二十八23页

    《满洲中央银行十年史》92-93页

    《满洲中央银行十年史》9-10页


    增补:

           吉林省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成立“吉林永衡官帖局”,首先发行的是银元官帖,分为贰角、伍角、壹圆、贰圆、叁圆五种。当时,银元官帖壹圆合制钱贰吊贰百文,因行使折算困难,不久便停止使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吉林永衡官帖局”改发制钱官帖,起初发行壹吊、贰吊、叁吊、伍吊,而后增发拾吊、伍拾吊、壹佰吊,共计七种。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因发行银票之需要,吉林省又成立了附设于官帖局的“吉林官钱局”,计划发行银元票和银两票,但多年来实物一直未曾发现。至宣统元年(1909年),吉林省又将官帖局与官钱局合并,成立了“吉林永衡官银钱号”。
         “ 吉林官钱局”曾于光绪三十四年八月成立之初,发行过龙银纸币,名称为“吉林官钱局银元票”,据资料记载,所发银元票有壹圆、伍圆、拾圆三种。由于官钱局仅存在一年多的时间,所发行的纸币数量不多,加之回收彻底,官钱局银元票实物始终未被发现。2007年秋季北京诚轩拍卖首次出现一枚银元票龙洋壹圆券,并以448,000元的高价成交,可以说填补了官钱局银元票实物的空白,亦属吉林省最为珍罕的纸币之一。
           官钱局除发行银元票外,尚拟发行银两票,可是,实物至今一无所见。由于官钱局存在时间短暂,银两票究竟有否发行,目前尚难做定论。
           继“吉林官钱局银元票”龙洋壹圆券发行之后,宣统元年,官帖局也发行了一枚以“吉林永衡官帖局”为名称的制钱拾吊票,这样,官钱局和官帖局都发行过一枚以局名为名称的特殊纸币。
    关于“吉林永衡官帖局”制钱帖,过去未见任何文字著录提及此票,实物也仅见拾吊一种。
         “ 吉林永衡官帖局”自光绪二十六年开始发行制钱帖,是清末唯一发行纸币的机构,发行纸币的时间较长,数量颇多,所使用的名称,始终是“吉林永衡官帖”,以“吉林永衡官帖局”名义发行纸币属非常特殊。
         “ 吉林永衡官帖局”拾吊票发行之时,正值“吉林永衡官帖局”即将撤销并入“吉林官银钱号”之际,著名纸币收藏家徐枫先生认为,该票是为纪念官帖局成立十周年而特别发行的特殊纸币,面值仅有拾吊一种,恰好与官帖局十年的局龄相吻合。

    吉林永衡官帖版别考之光绪篇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吉林将军延茂为抵制沙俄羌帖,根除私帖而设立“吉林永衡官帖局”,其职能为代行地方中央银行之职,同时,又兼商业银行业。官帖局成立之初,即开始发行银元官帖,以辅银元之不足,后丧失信用,随停发。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吉林永衡官帖局改发制钱官帖,起初发行壹吊、贰吊、叁吊、伍吊,也叫小帖。而后增发拾吊、伍拾吊、壹佰吊,为大帖。共计七种。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因发行银票之需要,吉林省又成立了附设于官帖局的“吉林官钱局”,又开始发行银元票和银两票。吉林永衡官帖局从光绪二十四年至三十四年近十年的时间里,共发行银元、制钱、银元票、银两票等各种面额官帖几十种之多。
            一、吉林永衡官帖局光绪银元官帖
       吉林永衡官帖局成立之初,即开始发行银元官帖,“钞数仿照银元数开使,分五等,六千六百文递减至四百四十文”。按当时时价2吊200文合银元1元,官帖五等又可视为分为叁圆、贰圆、壹圆、伍角、贰角五种。当时,经营核算是以银两为主,于是就出现经营活动中,三个币种的换算问题,十分不便。且不能保证本位兑换,官帖发行初始,与银元相辅行之,并兑换自如,亦无阻碍。后由于发行无度,造成帖多银亏的局面,遂改为二成付现,余者八成则由小额银元官帖与之。其信用度剧减,不久便停止使用。银元官帖由于发行时间较早且流通时间短,史料记载的不详细,银元官帖实物至今未见于世。
     
            二、吉林永衡官帖局光绪制钱官帖
           (一)、光绪廿八年前所发木版印制官帖
       “至二十六年,庚子之乱,市况萧条,银元停铸,钱法愈滞”,加之银元官帖流通中折算困难,信誉度不断下降等诸多弊端,银元官帖无法再维系流通,而此时又值俄军入侵,将银元厂机器设备损毁,工厂停产,无法生产银元,至使流通受阻。为发挥地方货币作用,解决银元和银元官帖流通之不足,提高官帖发行信用,时任吉林将军长顺随采取措施,由吉林机器局借出资本银5万两(次年4月无息奉还),印制发行新制钱官帖,以变通之手法,将新帖脱离银本位,由制钱而代之。起初发行壹吊、贰吊、叁吊、伍吊,也称之为小帖。四种小贴除面额及边框文字不同外,其他内容基本一致。官帖的特点为:木版印制,号码、日期由手工填写,票幅大。官帖的内容为:上方印有“永久衡平”“永衡官帖”及地点“吉林西大街”。中间从右至左分别为大写汉字号码、“新换纸板帖到*帖二成付钱”、商码号码、“凭帖取钱*吊整”、“光绪*年*月*日”。官帖票面共印有六枚印章分别为:“吉林永衡官钱局关防”骑缝章、“永衡官钱局”闲章(用于大写汉字号码压数)、“官帖”章(作商码号码压数)、“永衡图书”章(用于面额压数。章的边框内文字为:唐刘禹锡《陋室铭》中的上半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后一句“苔痕上阶”少一“绿”字,加到“永衡官钱局”单位章里第一句前)、“揉烂模糊不付”声明章、“永衡官钱局”单位章(章的边框内文字为:唐?刘禹锡的《陋室铭》中下半部,第一字“绿”与前“永衡图书”章相接,成为一完整诗。“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背面文字为:永衡官帖特白“今设官帖局开使官帖,以辅银元之不足,凡各官处有经征钱款、租税、捐厘等项,皆准以官帖交纳,原为疏通钱法,通商便民之计,现因开使既多流通益广,间有不肖奸徒,私造挖假欺骗农商人等,殊堪痛恨,是以本局不惜工本,不厌精详,另换缩板,用洁白细纸各分帖式,背面另用花色别之,以杜假胃而昭大信,仰顾远近商民人等知悉,务须详细看认,俾免以伪乱真。”
       小帖之间不同之处如下:
       1、壹吊边框图案由一只独龙及大写面额“壹”以及花纹组成。框中文字为:《百家姓》从第一字“赵”到复姓“申屠”,即“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楮卫蒋沈韩 杨 朱 秦 尤 许 何 吕 施 张孔 曹 严 华 金 魏 陶姜戚 谢 邹 喻柏水窦章云苏潘葛奚范彭郎鲁 韦昌 马苗凤花 方俞 任 袁 柳 酆 鲍 史 唐费 廉 岑 薛 雷 贺 倪 汤滕 殷罗毕郝邬安常乐于时傅皮 卞齐 康伍余元 卜 顾孟 平 黄和穆萧 尹 姚 邵 湛 汪祁 毛 禹 狄 米 贝 明 臧计伏成戴谈宋 茅庞熊纪舒屈项祝 董 梁杜 阮蓝 闽席 季麻 强贾 路 娄 危江童 颜 郭梅 盛 林 刁 锺 徐丘骆高夏蔡 田 樊 胡凌霍虞万支柯昝 管卢 莫经 房裘 缪 干 解应宗丁 宣 贲 邓 郁 单 杭洪包诸 左石崔 吉钮龚程 嵇 邢 滑裴 陆 荣翁荀羊於惠甄 麹 家封芮 羿储 靳 汲 邴 糜 松井段富 巫 乌 焦 巴弓牧隗 山谷车侯宓 蓬全 郗班 仰 秋 仲 伊宫宁仇栾暴 甘 斜 厉戎祖武符 刘 景 詹 束 龙叶 幸司 韶郜黎蓟 薄印 宿白怀 蒲 邰 从鄂索咸籍 赖 卓 蔺 屠蒙池乔 阴郁胥 能 苍 双闻莘党翟 谭 贡 劳 逄姬申扶 堵冉 宰 郦雍郤璩桑 桂 濮牛 寿 通边 扈 燕 冀郏浦尚农温 别 庄 晏 柴瞿阎 充慕连 茹习宦艾鱼 容向 古 易 慎 戈廖庾终暨 居 衡步 都耿 满 弘匡 国 文 寇 广禄阙 东欧殳沃 利 蔚越夔隆师巩厍 聂 晁 勾敖 融冷訾 辛 阚那简 饶空曾毋 沙 乜 养 鞠 须丰巢 关 蒯 相查后 荆 红游 竺权逑盖益桓公万俟司马上官欧阳夏侯诸葛闻人东方赫连皇甫尉迟公羊澹台公冶宗政濮阳淳于单于太叔申屠”。
        2、贰吊边框图案由二只龙及大写面额“贰”以及花纹组成,框中文字为:《三字经》部分从第一句“人之初”至“ 有训诰”后加“辛丑录三字经”,如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於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於长,宜先知。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匏土革,木石金,与丝竹,乃八音。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
        3、叁吊边框图案由三只龙及大写面额“叁”以及花卉组成,框中文字为《千字文》部分 从“天地玄黄”至“画彩仙灵”加“王树滋书”。如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惟鞠养岂敢毁伤女慕贞洁男效才良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信使可复器欲难量墨悲丝染诗赞羔羊景行维贤克念作圣德建名立形端表正空谷传声虚堂习听祸因恶积福缘善庆尺璧非宝寸阴是竞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临深履薄夙兴温凊似兰斯馨如松之盛川流不息渊澄取映容止若思言辞安定笃初诚美慎终宜令荣业所基籍甚无竟学优登仕摄职从政存以甘棠去而益咏乐殊贵贱礼别尊卑上和下睦夫唱妇随外受傅训入奉母仪诸姑伯叔犹子比儿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规仁慈隐恻造次弗离节义廉退颠沛匪亏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移坚持雅操好爵自縻  都邑华夏东西二京背邙面洛浮渭据泾宫殿盘郁楼观飞惊图写禽兽画彩仙灵”。
       4、伍吊边框图案由五只龙及大写面额“伍”以及山水组成,文字为《大学》章节 ,将前后段落颠倒以防伪。如下文: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事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2)、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是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诗云邦畿千里唯民所止诗云绵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3)、诗云赡彼淇澳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涧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煊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三应在二前)
     
        (二)、光绪廿九年后所发石印官帖
       从光绪二十九年起,到光绪末年,每年又按中国古代历法中天干地支的顺序年代,发行带有“干支”的壹吊、贰吊、叁吊、伍吊、拾吊官帖,其中有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等年,也就是说,每枚官帖都有五个年份之别。为防止假帖,改在上海印制。该组官帖的特点为:石印,票面及背面颜色为黑色,票幅较木版官帖缩小,并将声明“新换纸板帖到换帖二成付钱”,改为“**(干支)年制续缩帖到换帖二成付钱”。将“永衡图书”印章中内框文字改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兰亭集序》中一段内容“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另加一句“一觞一咏”,“永衡官钱局”单位章内框中文字为唐代诗人刘禹锡《陋室铭》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段诗文。除此之外,这组官帖票面内容、颜色、文字均与前述之各面额木版官帖完全一致(拾吊除外)。据史料记载,光绪三十三年四月,吉林将军改吉林行省,修衙署、练新军、筹备立宪等,使费用剧增,地方财政出现严重赤字,当年亏空白银200多万两,只得靠增发官帖来弥补。所发小额官帖以满足不了需求,于是,又开始谋划发行大帖之事。“从光绪三十四(1908年)年初开始发行拾吊、伍拾吊、壹佰吊官帖,也称之为大帖。”但从现存实物来看,拾吊官贴并不向史料记载的那样为光绪三十四(1908年)年初所发行,应从光绪二十九年由木版官帖改换石印官帖时就已发行,而光绪三十四所发拾吊官帖只是前者之改版。由此看来,拾吊官贴应为六种,即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等五个年份,其中丁未年两种。伍拾吊和壹佰吊大帖的印制时间像史料记载那样为光绪三十三年(“丁未”年即1907年),发行时间为光绪三十四(1908年)年初。因此说,大帖应为八种。
       光绪廿九年后所发各小额官帖票面内容、边框图案和文字以及颜色与前项木版官帖基本一致(略)。大额官帖内容、颜色、边框图案和文字则不同,其它如印章及书写顺序与小帖相同。不同点为:
        (一)、光绪拾吊颜色为黑色,边框图案由十只龙和小写面额“10”及大写面额“拾”组成,有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等年之分。边框内文字为《朱子治家格言》中 ,从“黎明即起”至“恶恐人知”。
       帖中全文为:“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简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赀才,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无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隳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嫉妒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
       (二)、“丁未”年光绪拾吊,颜色改为红色,为光绪三十三年(“丁未”年即1907年)印制,发行时间为光绪三十四(1908年)年初。边框图案由二龙戏珠(珠为汉字“拾”)以及大写面额“拾”组成,文字为《潮州韩文公庙碑》节选:
       帖中全文为:“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故申、吕自岳降,傅说为列星,古今所传,不可诬也。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气也,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间。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良、平失其智,贲、育失其勇,仪、秦失其辩。是孰使之然哉?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鱼;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故公之精诚,能开衡山之云,而不得回宪宗之惑;能驯鳄鱼之暴,而不能弭皇甫镈、李逢吉之谤;能信于南海之民,庙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于朝廷之上。盖公之能者天也,其所不能者人也。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齐民,至于今,号称易治。信乎孔子之言,“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潮人之事公也,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而庙在刺史公堂之后,民以出入为艰。前太守欲请诸朝作新庙,不果。元祐五年,朝散郎王君涤来守是邦”。
      (三)、光绪伍拾吊官帖,颜色为绿色,为光绪三十三年(“丁未”年即1907年)印制,发行时间为光绪三十四(1908年)年初。边框图案由四只龙以及大写面额“拾”组成,文字为《文昌帝君阴骘(zhi)文》,帖中全文为:“帝君曰: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未尝虐民酷吏。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广行阴骘,上格苍穹。人能如我存心,天必锡汝以福。于是训于人曰:昔于公治狱,大兴驷马之门。窦氏济人,高折五枝之桂。救蚁中状元之选,埋蛇享宰相之荣。欲广福田,须凭心地。行时时之方便,作种种之阴功。利物利人,修善修福。正直代天行化,慈祥为国救民。忠主孝亲,敬兄信友。或奉真朝斗,或拜佛念经。报答四恩,广行三教。济急如济涸辙之鱼,救危如救密罗之雀。矜孤恤寡,敬老怜贫。措衣食周道路之饥寒,施棺椁(guǒ)免尸骸之暴露。家富提携亲戚,岁饥赈济邻朋。斗称须要公平,不可轻出重入。奴婢待之宽恕,岂宜备责苛求。印造经文,创修寺院。舍药材以拯疾苦,施茶水以解渴烦。或买物而放生,或持斋而戒杀。举步常看虫蚁,禁火莫烧山林。点夜灯以照人行,造河船以济人渡。勿登山而网禽鸟,勿临水而毒鱼虾。勿宰耕牛,勿弃字纸。勿谋人之财产,勿妒人之技能。勿淫人之妻女,勿唆人之争讼。勿坏人之名利,勿破人之婚姻。勿因私仇,使人兄弟不和。勿因小利,使人父子不睦。勿倚权势而辱善良,勿恃富豪而欺穷困。善人则亲近之,助德行于身心。恶人则远避之,杜灾殃于眉睫。常须隐恶扬善,不可口是心非。剪碍道之荆榛,除当途之瓦石。修数百年崎岖之路,造千万人来往之桥。垂训以格人非,捐赀以成人美。作事须循天理,出言要顺人心。见先哲于羹墙,慎独知于衾影。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永无恶曜加临,常有吉神拥护。近报则在自己,远报则在儿孙”。
             三、光绪三十四年所发银元、银两、龙元票(官帖)
       由于大额官帖发行,使发行量突然增加,造成现钱准备金严重不足,二成付现也难以保证,直接影响到官帖的信誉,“官帖信用日兹大减,小洋定价无从维持市价,遂漲至三吊左右”,“以致现货几绝迹市廛(chan)”。于是,吉林地方当局决定于光绪三十四年二月在“官帖局内附设发行银币处,名为官钱局”,“由司库提银若干,充作资本”,并于光绪三十四年四月,发行银两票、银元票(由官帖局自制)和龙元票。并规定“晓谕商民人等,凡领买官盐、完税地租钱粮、关税厘税,一切应纳官项,均准行使”,以救官帖之失。银两票三种面额,分别为50两、53两5钱、535两,银两本位。银元票共发三个面额,即壹圆、伍圆、拾圆三种,银元本位。龙元票,也为三种面额,分别为大元、中元、小元,银元本位。
      (一)、银两官帖实物至今未面世,其图案不详,成为吉林钱币旷世之谜,有待于今后发掘。
      (二)、龙元票也称之为龙洋票、龙元官帖,实物至今未面世,其图案不详,据《奉天行省公署档案》记载,该帖由商会禀请吉林地方当局,获准后,由永衡官帖局发行。龙元票虽实物未有发现,但从吉林永衡官银号的档案资料中能找出一点线索。胡学源先生收藏并发表于2002年6月《吉林省钱币学会会刊》中的《老银票图章四方》一文的龙元票图章图案,从中可以看出,龙元票为竖式帖,其告白章和启示章中内容与《奉天行省公署档案》记载相吻合,证其确已发行。龙元票中四方图章内容分别为:
        1、今开银票执帖,原为疏通地面起见,暂缓兑付,现由商会议妥,恳请敝局并禀请 帅宪批准,令维持商家,有应解官款及交库,概行收用后首勿论何色人等来局争执取现,有商会力为担承。
        2、迳者本局银票,业经商会众商订明,暂用银元付给遵章大元作七钱二分;中元作六钱九分;小元作六钱六分,统归一律核算。此票本因商会再三恳请维持市面起见,凡持票取银者,不得再有异言!特启。
        3、票到即以五等现圆按照七钱二分核付。
        4、第一批换新帖,五。
       (三)、银元官帖目前只发现壹圆官帖一种,图案为双龙戏珠,两条龙对称状地设在左右两边,呈行龙姿态,火珠在中间,显示出活泼生动的气势;龙的下方为翻腾的海水。上方文字为“吉林官钱局银元票”及英文“KIRINGOYERNMENT BANK”。中间从左至右为“光绪卅四年十月”、“凭票发龙洋壹圆整”、及号码。背面文字为“钦差大臣东三省总督部堂兼管将军事务徐(徐世昌)  钦命副都统吉林巡抚都院朱(朱家宝)  晓谕事照得吉省市面自兵燹(xian)之后银根缺少虽有钱帖流通商务仍难起色现值开办官运应解课税摊本需款尤繁必须通盘筹划银钱并用方足以资周转兹经本大臣部院议定即就永衡官钱局另刷银帖银圆帖两种编列号数盖用吉林公署印信作为现银行使凡商民领买官盐完税地租钱粮关税厘税並各项贸易往来均准一律通用不论何人持帖到局均照帖上所载银两银圆数目立刻全数付现银现圆並无折扣亦不准稍有贸难此项银帖银圆帖系为维持市面如有奸商把持阻挠或匪传伪造谎骗定即严拿重惩合行出示为此示仰商民人等一体遵照特示”。
       宣统元年闰八月,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吉林巡抚陈昭常奏准朝廷,将官帖局、官钱局合并建立吉林永衡官银号,银两票、银元票、龙元票遂停止发行。由于官钱局仅存在一年多的时间,所发行的银两、银元、龙元官帖数量不多,加之回收彻底,其银两官帖和龙元官帖实物至今未面世,图案也成为吉林钱币之谜。银元官帖也只有壹圆帖面世,而存世量至目前也不过二、三张,2007年秋季北京诚轩拍卖首次出现一枚银元票壹圆帖,以448,000元的高价成交,创下吉林纸币拍卖纪录,属吉林省最为珍罕的纸币之一。
        小结:
       吉林永衡官帖局从光绪二十四年成立至光绪三十四年近十年间,共发行各种面额银元官帖、制钱官帖、银两官帖、龙元官帖,几十种之多,而且有很多目前未面世,现将已面世之官帖版别进行分类如下:
      (一)官帖局成立之初发行银元官帖,分叁圆、贰圆、壹圆、伍角、贰角五种。(未见实物,图案不详)
      (二)光绪二十六年发行的制钱官帖(木版),分为壹吊、贰吊、叁吊、伍吊共四种。
      (三)光绪二十九年后发行的制钱官帖(石印),分为小帖壹吊、贰吊、叁吊、伍吊及大帖拾吊共五种,加上每种有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等年份之别,应为二十五个版别。
      (四)光绪三十四(1908年)年初开始发行拾吊(红色)、伍拾吊、壹佰吊官帖(未面世),此三种大帖只有“丁未”年一种。
      (五)光绪三十四(1908年)年四月发行的银元票有壹圆、伍圆、拾圆三种,目前只有壹圆面世。
      (六)光绪三十四(1908年)年四月发行的银两票有50两、53两5钱、535两三种,目前均未面世。
      (七)光绪三十四(1908年)年四月发行的龙元票有大元、中元、小元三种,目前均未面世,只有图章图案资料。

    吉林永衡官帖版别考之宣统篇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一日,光绪皇帝病逝,由于光绪皇帝无后,遂立自己的亲侄子,三岁的溥仪为帝,由光绪皇后隆裕和溥仪的亲生父亲载沣摄政。半个月后,溥仪在太和殿即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宣统。由于换代,按传统旧制,货币的年号也应随之改变。于是,各地都开始积极谋划新币的发行之事。吉林永衡官帖局亦筹划官帖换版事宜,而此时又恰逢官帖局与官钱局合并,设立吉林永衡官银钱号,继续代行地方中央银行的职权,代理地方财政(省库)及货币的发行。官帖换版之事尤重,不久,新版官帖设计完成并开始发行,与旧官帖并行。
            一、 吉林永衡官帖宣统元年官帖(官帖局)
       宣统元年,官帖局首先发行了一枚名为“吉林永衡官帖局”,图案为双龙戏珠的制钱官帖拾吊,吉林官书刷印局石印。过去未见任何文字著录提及此帖。“吉林永衡官帖局”自光绪二十六年开始发行制钱帖,是清末吉林省唯一发行纸币的官办机构,发行纸币的时间较长,数量颇多,所使用的名称,始终是“吉林永衡官帖”,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因发行银票之需要,吉林省又成立了附设于官帖局的“吉林官钱局”,又开始发行银元票和银两票。宣统元年八月十一日(1909年9月24日),吉林省又将官帖局与官钱局合并,成立了“吉林永衡官银钱号”。而以“吉林永衡官帖局”名义发行的制钱官帖竟是在两局合并后所发,实物也非常少见,说明 “吉林永衡官帖局”拾吊券是在两局合并前已印就,在合并后官帖改版前继续延用之替代用币,在不久后发行新版官帖时旋即收回,由于其所发行流通时间较短,而且为大额官帖,流通量小,因此,其存世量也就稀少。该帖图案为双龙戏珠,两条龙对称状地设在左右两边,呈行龙姿态,火珠在中间,显示出活泼生动的气势;龙的下方为翻腾的海水。颜色为绿和黑色。上方文字为“吉林西大街”、“吉林永衡官帖局”;中间从左至右分别为“宣统元年十一月”、商码、凭帖取钱拾吊整、冠字、汉字大写号码及“乙酉年新换版帖到换帖二成付钱”之告示。票面加印吉林永衡官帖局关防、商码压数“官帖”章、闲章、“永衡图书”章(章中内框文字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兰亭集序》中一段内容“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另加一句“一觞一咏”)、“永衡官钱局”单位章(章内框中文字为唐代诗人刘禹锡《陋室铭》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一段诗文)以及“揉烂模糊不付”告示等六枚印。
       背面为永衡官帖特白“今设官帖局开使官帖,以辅银元之不足,凡各官处有经征钱款、租税、捐厘等项,皆准以官帖交纳,原为疏通钱法,通商便民之计,现因开使既多流通益广,间有不肖奸徒,私造挖假欺骗农商人等,殊堪痛恨,是以本局不惜工本,不厌精详,另换缩板,用洁白细纸各分帖式,背面另用花色别之,以杜假胃而昭大信,仰顾远近商民人等知悉,务须详细看认,俾免以伪乱真,切切”。
           二、吉林永衡官官银钱号宣统元年官帖(官钱局)
       宣统元年八月十一日(1909年9月24日),吉林省又将官帖局与官钱局合并,成立了“吉林永衡官银钱号”。并着手新版官帖的设计发行,随后即发行了一种宣统元年壹吊的制钱官帖。由吉林官书刷印局石印。此次官帖的发行,一改过去官帖的边框印有双龙戏珠的图案,而用花纹取代之。将告示“乙酉年新换版帖到换帖二成付钱”的内容略加改动,其它内容基本沿袭旧官帖形式。其边框中文字为《三字经》中一部分,  从“人之初”至“ 当讲求”,内容如下: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於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於长,宜先知。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匏土革,木石金,与丝竹,乃八音。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背面为永衡官帖特白。
           三、吉林永衡官官银钱号宣统三年官帖
       宣统三年吉林大火,省官署、省医院、图书馆、巡警局、电报局、官银号等都被波及。吉林永衡官银号库房也未能幸免,金库在火灾中焚毁,共烧毁银票2200两,银两票252520两,银元票598778元,暂存官帖703634吊。于是,吉林巡抚通谕发行临时官帖200万吊。据宣统三年四月十一日《吉林巡抚为发行临时官帖晓谕通行》中所载:“度支司及官银号两处所存官帖适又同时被毁,市面存帖无多,难资周转。兹特发行临时官帖,分拾吊、伍吊、叁吊、贰吊、壹吊五种(伍拾吊已印就,未及发行),此次所发官帖,与旧有官帖一律通行。俟新官帖发行之时,再行收回,照数另换新帖不折不扣。另旧有官帖仍照常通用,由度支司力任担保,决无变更”。但官帖发行不久,即发生了辛亥革命,清政府被推翻,“俟新官帖发行之时,再行收回,照数另换新帖不折不扣”之承诺也就无从谈起。该套官帖图案完全一致,只是面额有所区别,图案为双龙戏珠,两条龙对称状地设在左右两边,呈行龙姿态,火珠在中间,显示出活泼生动的气势;龙的下方为翻腾的海水。上方文字为“永衡官帖”、“吉林”、“官银钱号”。中间从左至右分别为:宣统三年*月*日、商码、凭帖取钱*吊整、冠字、汉字大写号码,取消了原二成付现告示(宣统二年取消)。票面加印吉林永衡官银钱号关防、商码压数“官帖”章、闲章、图书章、“吉林永衡官银钱号”章及“揉烂模糊不付”告示等六枚印。
        背面为永衡官帖特白。
         小结:
       现将以已面世的宣统官帖进行分类如下。
       一、吉林永衡官帖宣统元年官帖(官帖局),图案为双龙戏珠的制钱官帖拾吊,目前只发现此一种,过去未见任何文字著录提及此帖。
       二、吉林永衡官帖宣统元年官帖(官钱局),边框由花纹及文字取代印有双龙戏珠的图案。只有壹吊一种。
       三、吉林永衡官帖宣统三年官帖(官银钱号),为临时官帖,共有伍拾吊、拾吊、伍吊、叁吊、贰吊、壹吊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