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品图录搜索:
    盐阜银行币发行简述

     

     1941年春,国民党发动了第二次反共高潮,震撼中外的“皖南事变”是这次反共高潮的顶点。事变以后,我党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在苏北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当时的盐阜区与淮海区合称为苏北区,有六万五千平方公里,人口321万,辖阜宁、阜东、盐城、盐东、建阳、射阳、滨海、涟东、淮安九县,南部为水网地区,沟河纵横;北部多“青纱帐”,易于隐蔽,当时每年产棉花三万四千多担,盐八十多万担,粮食自给有余。从盐阜区向西向北出击,可以威胁津浦陇海铁路,因此敌伪很重视这块地区,在军事上不断“扫荡”“清乡”,在经济上实行严密的封锁,用日本军用票、汪伪储备票、国民党“法币”以及韩德勤“江苏农民银行券”到我盐阜区掠夺各种物资,破坏我生产,造成我严重的经济困难,使盐阜区直接处在抗敌斗的最前沿。

      一、盐阜银行的建立与盐阜币的印制

     1941年8月—1942年1月敌人采用军事进攻与经济掠夺并举的手段,将“敌伪顽”多种货币抛向我盐阜区,致使我区的生产受到严重破坏,给盐阜根据地的财政、部队供给和人民生活带来很大困难。为了摆脱敌人在经济上对我根据地形成的威胁和控制,保持我根据地经济的独立性,陈毅代军长和刘少奇政治委员于1941年9月召集当时的财政部长朱毅、李人俊等同志研究,决定各根据地分别成立自、已的银行(淮海区设立淮海银行,盐阜区设立盐阜银行),经过两个月的筹备,盐阜银行于1942年4月10日正式成立,该行为盐阜区政府银行,隶属于盐阜行政公署财政经济处,资本五十万元。当时的中心业务是:一、举办工农小本贷款及商业贷款,支持工农发展生产;二、按政府规定发行一元、五角、二角、一角等流通券,活跃市场,繁荣商业。盐阜银行成立后,面临的艰巨任务,是成立自己的印钞厂,印出自己的钞票,在行署组织部长曾山同志的支持下,决定任命周振同志负责筹建盐阜印钞厂,印钞厂设在阜东县一个名叫东辛庄的小村子,一切都很简陋;仅借用了几间老百姓的草房,有两部陈旧的二号脚踏圆盘机,一部三号鳳盘机,几张借来的四仙桌子和长板凳。当时面临的困难很多。一是缺乏技术人员,全厂没有一个懂得印钞的技术员,只有从上海转来的两位地下党员谭苏民、陈连庆做过排字工人,在厂星就算是技术员了。于是一方面通过上海地下党组织请求增援技术人员,一方面在谭、陈两位的指导下,边学边干。通过全厂干部工人的努力,终于克服了“技术关”,印出了盐阜币。二是制版问题。当时没有制“钢版”的条件,在制版上遇到了阻力。银行行长骆耕漠想起了木刻艺术,于是到盐阜报社找来善于木刻的沈柔坚同志,请他用木板刻制一角和二角的钞票图案(盐城市博物馆存有当时刻制的一角、二角木刻板),获得骆行长的赞扬:“用木刻画印钞票,风格刀法不同,别人很难假冒”。由于沈柔坚平时主要以刻画为主,刻字不大熟练,他把1942年的“9”字刻倒了,银行同志看了说“不要紧,这样更假不了”。三是原材料缺乏,特别是油墨和纸张,由于敌人严密封锁,要从敌占区搞来纸张和油墨十分困难。油墨是通过上海地下党和本区私商到敌占区冒着风险买来的。纸张则自立更生,用桑树根皮和棉花并掺一些颜料,造成的,这种纸绿而透红,很厚,表面很粗糙,付印之前,必须用小刀刮平加以整理,否则一上机,不是把票版压坏,就是损坏机器。但这种纸特别牢固,不易撕破,又不易造假,在盐阜根据地威信特别高,人们风趣说:“土抗币威力大,敌人无法冒充它”。四是设备简陋、印制效率低。印钞设备都很陈旧,而且不配套,生产时完全靠人脚踏转动,钞票的号码都是用手打号码机一张一张打成,速度很慢。五是经常转移。敌人一“扫荡”,印钞厂就要迅速转移,有时只好把机器藏在河里,材料埋在土中。从1943年秋天起,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就搬了四五次,从苏家嘴搬到、顾小堆,从顾小堆搬到四甲曹,从四甲曹搬到高邱王庄,每次到了新址,就要迅速恢复生产。

      二、盐阜币的发行

      为了多印、印好“抗币”,同志们不断地大胆探索和革新,将木制版改为钢制版,又通过关系,从上海买回号码机,大大加快了印钞的速度;人员从十来个,发展到几十个。就这样从1942年—1945年共发行盐阜币八个券别廿种版面(包括本票两种)。据1944年12月15日帐面反映,总发行数为5996100元(包括代印的在盐阜通用的江淮币和发行的本累),收回量为692862.90元,截至1946年下半年,盐阜币发行额为67003806.72元,收回量为34922495. 84元。




      从以上发行数字说明。在当时的困难条件下,印钞厂出色地完成了印制任务。

     

      三、盐阜币在胜利的形势下完成历史使命

      盐阜币在市场上很吃香,群众十分信任。一度发生过市面票子不够用的情况。1943年,经行署决定。由盐阜银行增发一种江淮银行钞票,一元当盐阜票五元,折合“法币”廿五元,下有“盐阜”二字,只在盐阜区通用。江淮券的发行,对缓和市场货币供应,起了积极作用。1942—1943年行署决定,由盐阜银行发行一百元。二百元本票两种,一百元折合“法币”五百元,二百元折合“法币”一千元,完粮纳税,一律通用。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华中银行于1945年在盱眙成立,总行设在淮阴,各根据地银行改组成为华中银行,各地发行的“抗币”(包括盐阜币),逐步由华中币收兑。至此盐阜币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盐阜币演变成了华中币,投入了伟大的解放战争。

     

    盐阜银行发行流通券明细表

    1944年12月15日




    总发行数为 66480+3288120+642300十1999200=5996100(元)

    总收回数为 27615.70+667167.20+2080=696862.90(元)

     

    四、盐阜币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盐阜币的发行,在政治上巩固和发展了盐阜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军事上保证了军队的给养,使新四军以三十多万人抗击了敌、伪、顽军四十五万多人,在经济上发展了工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金融工作积累了经验。

    (一)稳定的“抗币币值”,取得了群众的信任。盐阜币一出现,就得到了广大人民的信任和,爱护,称它为“抗币”。据盐阜报登载的消息,在新抗币发行时,分给东坎办事处七万元,益林办事处八万元、和羊寨代理处三万元,陈集代理处二万元,未及两日,就挤兑一空。老百姓都认为“抗币。根本不同于敌伪的货币,是可信的。当时盐阜行署很注意避免财政性发行,立足于有一定的物资保证,坚持有多少财力,发多少票子,这为“抗币”币值的稳定,奠定了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又尽量保证纸币的充分兑现。在根据地流传着一个陈毅坚持不让群众吃亏的故事。由于钦伪“扫荡”,我新四军曾撤出一些地区,撤出时,还有一些“抗币”留在老百姓手中。陈毅同志指出,战时人民生活很困难,留在群众手中的“抗币”一定要及时收回,决不让群众吃亏。后来许多同志冒着生命危险,到敌占区收兑“抗币”,受到群众的好评。在“扫荡”与“反扫荡”期间,为了克服群众对“抗币”的动摇思想,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一方面扩大宣传,说明敌人“扫荡”不能持久,“伪币”无实际价值,“抗币”有物资保证。一方面在“扫荡”前后,公私营商店大量抛售物资,收回“抗币”,三是税收机关照收“抗币”,银行及代理处收兑“抗币”,以稳定“抗币”的信誉。由于措施得力,群众对“抗币”坚信不移。

    (二)制订正确的货币政策,取得对敌货币斗争的胜利。1941年12月,敌伪占领上海后,即开始破坏“法币”。1942年6月,敌伪正式宣布禁用“法币”。这一形势的变化,使盐阜根据地受着两种货币的威胁;一是“法币”可能无限制的流入,造成根据地通货膨胀。二是“伪币”的侵入。面临这一情况,根据地制订了“对法币是有限度的扶持,对伪币是打击排斥,对抗币是有限量的发行”的货币政策。盐阜区贸易出超以盐、棉两项为大宗,盐是向西运的,西边无适当物资可与盐交换,换回的都是“法币”,若要割断与“法币”的联系,就会闭塞盐路,使不少老百姓无饭吃,根据地经济将遭受重大损失,因此不得不让“法币”作为市场的流通工具,于是形成“抗币”联合“法币”抵制“伪币”的形势。但由于国民党无限量发行“法币”,造成恶性通货膨胀,为减少“法币”的危害,对“法币”也不能无条件的扶持,乃采取一些限制措施。如1943年9月行署公布“法币分等使用”:不缺口,不毛边,不剪边,不渍污,不洗刷之“中、中、交”新票,一律十足通用,不破不补、号码齐全、版纹清晰之“中、中、交”法币,照票面八折使用。1944年3月,行署“为改造本区货币本位告民众书”中又明确抗币与法币的折扣比例,即中央银行民国卅年十元券(俗称小钢板),每十元合“抗币”一元,民国廿六年以前中、中、交三行发行之纸币(有若干种除外,由财政局货管所临时公布),每十元合抗币一元五角,后调整均按10:1使用。1944年6月4日盐阜行署主任曹荻秋发出通告,为了配合淮海、淮北、华中等根据地一致行动,明确在我区流通的“法币”,仅限六种(注)。同时在“扫荡”前后对“法币?的使用成色,制定了比较灵活的标准,明确“扫荡”前提高“法币”成色使用,以防“法币”无限制的流人,以提高“抗币”的威信。“扫荡”到来时,则降低“法币”成色,以避免“伪币”大量流入。对“伪币”则采取排斥态度,严格执行行署6月10日的通告,严禁“伪币”在我区流通。由于盐阜根据地执行正确的货币政策,粉碎了敌人扰乱我金融的企图,而“抗币”的信誉更加明显提高。

    (三)多种贷款的发放,繁荣了根据地经济。盐阜银行合理使用盐阜币,举办了多种贷款,有无息生产贷款、纺织贷款、油坊贷款、工商贷款和农村小本贷款等。1942—1943年在阜东、盐城等县发放了纺织贷款,支持阜东县十七个纺织合作社十七万元发展生产,社员由几十人发展到二百多人:盐城县的家庭纺织生产,在贷款支持下,有了很好的发展,如三区宋村纺纱车只几个月就从八十多架增加到三百余架,还增添了八部织布机;六区的车家庄、白兔庄也增加了百余架纺纱车;五区的寺刘庄、张家庄纺织合作社,不但增加了纺纱车,还添置了铁机,群众生产劲头很大。1944年1月行署决定举办无息生产贷款一千万元,拆成粮食贷出,期限一年,不收利息,期满收回同额粮食。为发展油坊生产,阜东办事处发出油坊贷款四十万元,获得八滩等地浊坊的好评。为发展益林、东沟“邦猪”市场,于1943年11,月发放商业贷款七十万元,主要用以黔买“申庄”汇票。以上各种贷款的发放,对促进盐阜根据地的经济繁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四)加强金融管理,搞好反假斗争。敌伪为扰乱我金融,多次伪造“法币”和“抗币”,欺骗我群众。阜宁三四区沿海群众贩盐营生者颇多,1943年由南边归来时,所携钞票中发现有中央银行五元十元的伪钞三种。又我税务所于1944年11月在阜宁四区张一勉、张志宽、刘为广家中查出从上海敌伪手中贩来的盐阜币数百元,经查证属假钞,为搞好反假斗争、巩固“抗币”信用,维护人民利益,召开了群众大会,将张志宽等二人就地枪决。同时明确规定,发现使用假票,即分别情况处理。对故意带进假票,将假票交由货管机关予以没收。另一方面,为加强金融管理,严禁金银在市场上流通,而对查获的走私奸商,则视情节轻重,分别予以没收,罚款和刑事处罚。


      注:当时流通的六种法币为①小钢版十元法币(中央银行卅年版),②小青龙十元法币,⑧中央银行廿五年版五元券,④中央银行廿五年版十元券,⑨中央银行廿五年版五元券(英国华德路公司制),⑥中央银行廿五年版十元券(英国华德路公司制)。

     1945年8月与淮北地方银号、江淮银行、淮南银行、淮海银行4个地方银行合并组成华中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