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88藏友之家有待您的加入,全心全意打造收藏品之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上世纪80年代之前的计划经济时代,几乎买啥都要凭票,其中最重要的是粮票。
那时,城市居民和农村非农业人口,按年龄、职业不同核定粮食额度,每户人家都发一本“购粮证”,内有全家人口三个月的“定额粮票”,一般一季度由粮食主管部门发一次。这种粮票能到粮站买米,不能上街买点心。如果平时外出开会出差、吃点心或去饭店吃饭,得事先到粮管部门换成“通用粮票”方可使用。但粮食专管员一般不会任意兑换,需要凭出差证明,还有一定的限额。
“通用粮票”有省内的,全国的,我们宁波人上街买早点心,或买糕饼,都用浙江粮票,到上海做客去,就要带“全国粮票”了。
浙江粮票的票额有:洋红色的五市两,翠绿色的二市两半,紫蓝色的一市两,紫红色的半市两,还有一市斤、五市斤等。用得最多的是面额一市两、半市两及二市两半的粮票,当时买一只大饼、包子、淡包各需一两,一根油条半两,一碗汤面或一盆炒年糕要二两半……
上世纪60年代初,市场上的食物紧缺,每人定粮也减少了,肚子总是半饱,人们想到香喷喷的米饭或点心就会垂涎三尺。上世纪70年代中期,粮票也可以私下买卖交换了。一般一元钱换一斤粮票;也有乡下的农民挑着杨梅到城里,一部分换钱,余下的换成粮票。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市场物资逐渐丰富起来,各类食品多起来了,不少家庭对定额粮票不像以前那样在乎了,有时一斤粮票仅换回一两角钱,两斤半粮票换一只饭碗等等,只要双方自愿就可成交。到80年代中期,不少人对粮票已无所谓了,有的人定粮吃不完,就赠送给胃口好的人家。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再也不需凭“购粮证”买米,曾经让无数人牵肠挂肚的粮票也很快退出了历史舞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