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7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值得珍藏的梯石坎儿

[复制链接]

4352

主题

6718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网站副站长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7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2 12:04: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7788藏友之家有待您的加入,全心全意打造收藏品之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张老侃/渝中区
  珍藏?梯石坎儿?庞然大物,一文不值,遍城都是,而且交通改善已经作用不大,能作为收藏品珍藏起来么?能的,不信看京杭大运河,看运行一百多年的滇越铁路,至今为国之瑰宝。咱们重庆城在失去古城墻的保护之后,亡羊补牢,理所应当将山城最具特色的爬坡上坎的“梯石坎儿”珍藏起来!
  前些年有个痴人,去数梯石坎儿,由望龙门河边对直爬坡数拢大梁子。一共数出好多步梯坎儿?忘了,当时重庆晩报上登过。奇人也,他心沉沉地低头数着。要问他为何眼含泪水,只因为对脚下的梯石坎儿思念太深。
  重庆话的“梯坎儿”,就是台阶。加个石字,是因为山城是石头城,末尾儿化音,亲切且有宠爱意味。重庆人对梯石坎儿路的感情与生俱来,自打蹒跚学步便再也离不开爬坡上坎。梯坎陡,山高,城门也高,于是唱起童谣:“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多高也得爬啊!由下半城爬拢上半城,由大河边爬拢解放碑,究竟有梯石坎儿多少步?除了前面提到的那位奇人,恐怕只有国画大师徐悲鸿知道了。抗战陪都时,为画那幅《巴人汲水图》,他亲自体验过。“忍看巴人惯担挑,汲高百丈路迢迢。”这幅画中,山城重庆的梯石坎儿真有百丈之高。谢谢大师,通过汲水图,让世界认识了这既不能开车,又不能跑马的古老山城的道路。
  抗战期间,以国画形式表现山城“梯石坎儿”的大画家,还不止徐悲鸿一人。丰子恺有一幅《蜀道》,就刻意表观抬滑竿走在山路上的艰辛。有文章这样记叙道:“大山一角,陡峭的山坡上有密集倾斜的石梯,有二人抬着一滑竿,这就是两位滑竿夫,他们腰间缠着束带,高高地挽起裤脚;在他们抬着的两根长长的竹竿中间,有一坐椅,上有一人正舒适地躺着……不由得让人想起李白的诗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再一幅《滑竿山行图》(徐悲鸿),也是突出“蜀道难”。这天,悲鸿先生正在山中寓楼上(或许是歌乐山吧),远远看见几乘滑竿,徐徐上山,山道是漫长陡峭的梯石坎儿。为首的口衔雪茄,身高体胖,那两个抬滑竿的脚夫,累得边抬边频频拭汗。徐先生一问,原来是当今行政院长在游山。徐先生看了半天,灵感顿生,画了一幅《滑竿山行图》,画中坐滑竿的不是人,是一头大肥猪。落墨幽默地题上两句:“两个人抬一只猪,抬向白云深处。”
  大师张大千在重庆,也有山与梯石坎儿路的画作,不在画面上,在题词中,相当相当的有名。啥题词呢?—“山高人为峰。”
  张大千是四川内江人,未成名前就经常来重庆,对山城的风土人情,方言俚语十分熟悉,还不时展几句言子儿。比如这么句话:“凡美人者,一等肥白高;二等麻妖骚;三等泼辣刁。”大师特喜欢画仕女图。1945年在重庆,一幅《执扇仕女图》获得巨大成功,画中美女属“肥白高”的典型。
  张大千在1941至1944年,率领弟子去到敦煌,归来后在陪都举行“敦煌临摹壁画展”,大获成功,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画坛的地位。就在这期间,有朋友赠送他一副对联:“海到尽头天是岸,山至高处人为峰”。对联中的“山”指艺术境界的山,但也让人联想到大千所在的山城的山,是重庆城的梯石坎儿路,将攀登者一步步、一级级送达高山之顶。
  啊!值得骄傲、值得珍藏的山城重庆的梯石坎儿。
来源:重庆晚报    2014-10-22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QQ:1012647660龙武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69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永久免费藏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560
QQ
1楼
发表于 2014-10-22 13:37:24 | 只看该作者
值得珍藏的梯石坎儿  学习
姓名:王 正 (认证店主  网店试用期:2014年03月19日至2015年03月19日)
地址:宁夏固原市彭阳路40-1号   邮编:756000
手机:15825392321
农行:6228481208087725071 王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