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88藏友之家有待您的加入,全心全意打造收藏品之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各式各样花花绿绿的“粮票”,曾经维系亿万中国老百姓的生计几十年;今天,有一个人经过多年默默的收集工作,不断挖掘出这个小小“方寸世界”的文化意义,并且通过它交上了世界各地的上万名朋友。 他一辈子都没想到自己会和当代中国历史上的“粮票”结下不解之缘。 现在,经他一个人苦心寻觅和积攒的各式各样的中国“粮票”竟已多达2万3千余枚!这个数字已成为今日中国集粮劵界之最。他的辉煌成就不能不令同行们钦慕,他那奇迹般的故事也因此而上了湖北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同时被人著书称颂。
他的成功随之给他带来了一大堆荣誉头衔,如中国湖北票证藏友联谊会副会长、香港国际中华收藏学会常务理事、国际中华收藏学会“文革”票券研究会理事长,等等。 不过,他目前仍只是湖北省一个油田工会的一名普通干部。他的名字叫蒋俊。 蒋俊是怎样走上集粮劵之路的?为何能成为集粮劵界的一位名人?这其中又包含多少艰辛和欢乐呢?在同我谈起这些时,他不禁感慨万千。 爱上粮票纯属偶然 蒋俊1956年9月出生于重庆市梁平县。一九七三年,17岁的他高中毕业,当医生的父亲为他找好了工作;但这年冬天,部队在他父亲的医院里搞征兵体检,军队一位接兵的长官看中了满脸稚气的他,从此他就换上了军装,随部队来到青藏高原的格尔木。格尔木的美丽是荒凉的,那个年代的娱乐也非常有限,但机灵聪明的蒋俊,凭自己的努力很快当上了部队文书,开始坐到机关里。后来,他也在部队担任了接兵、送兵的职务,每年在全国各地跑。由于中国当时实行粮食配给制,所以每次外出接兵、送兵的时候,他都必须带上一叠全国通用的所谓“全国粮票”。 回到部队,他翻翻衣服裤子里的口袋,原来的全国粮票已换成了一把零碎的地方粮票,而这些可怜的地方粮票在部队派不上任何用场。丢了吧,又觉得可惜,因为他发现各地粮票差异很大,花花绿绿的都很好看,有的粮票上甚至还有一些著名景点。他于是把它们铺在桌上,一张一张地欣赏。看着看着,那些他曾驻足过的城市、乡镇又一一浮现在眼前。这种回忆有如一道道美丽的风景,充实了他在格尔木孤寂无奈的时光。他干脆把这些粮票用本子一张一张地夹好保存起来,有空时就翻开来聚精会神地加以研究。 他渐渐地喜欢上这一个个小小的“方寸世界” 了。他的眼睛也变得更加尖利,只要看到别人身上有不用的粮票,他必定设法向他们要过来。不过他那时还没有现在的境界,并没想过在粮票上探索什么文化现象,他只是凭直觉感到好玩。好玩,可以填补贫瘠的文化生活。 那时候,他在部队收集粮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当兵的很清贫,每次出外接兵时都是两手空空,不像现在人们出去大都带有照相机,所以当时他去过的各个地方都没能留下自己的影子。这是多么遗憾的事!而粮票,就是最好的补充方法。他在粮票上看到“二七双塔”、大雁塔,看到其它许多许多的名胜古迹,也就再次看到了自己曾去过的地方。总之,通过集粮劵,他更多地接触到了外面的世界。 一九七九年,蒋俊从部队转业了,他带着自己的“宝贝”--在格尔木攒积下来的所有粮票,来到了湖北江汉平原的江汉石油管理局工作。 到了油田后,蒋俊当然仍没有放弃他收集粮票的爱好。当时粮票是很值钱的,但为了能积攒到粮票,年青的他每顿饭总是比别人少吃一、二两。一九八二年,江汉油田发行石油系统第一种粮票,他靠少吃米饭来积累起越来越多的粮票。 一九九一年是蒋俊集粮事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年,江汉油田发行的粮票被宣布停止使用,可当时油田许多人手上还剩有不少这种粮票,特别是各个食堂,粮票成捆成捆的搁置着。这对蒋俊来说可是个好消息,有心的他开始东奔西走,找亲戚、同事、朋友以及其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进行收购。他花钱把粮票一捆一捆地买回来,就这样,开始了他对外的“粮票交往”。也就是这在一年,他打开了这个“特殊世界”的一扇门。 他每天都把油田粮票或其它粮票寄向全国各地的“集粮劵”爱好者们;同样,他每天都能收到全国各地给他寄来的各式粮票作为回报,一般每天都能收集到几十种新的粮票。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几年下来,蒋俊收集的粮票成几何数字直线上升,二千、五千、一万、二万,二万三千,他的成就令全国粮劵藏友们所瞩目。 望着越堆越高的各种粮票,蒋俊开始觉得它们有些杂乱了。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而且他不可能穷尽所有的粮劵。他意识到,一个集粮劵者的最高境界,应该体现在对各种粮劵的专题收集和研究上。他于是把重点先后放在明清朝、民国、解放区,部队军用和“文革”等专题上。为了把这几个专题搞出水平,他除了通过与“藏友”们书信联系征集外,还自费赴江西、南京、安徽、郑州等二十几个省市地区实地考察。通过从民间各种渠道收集,他收获累累,得到了很多珍贵稀有的粮票。 然而,为能收集这些价值极高的粮票,他几乎耗尽了家里的所有资金。但家庭的生活虽然变得捉襟见肘,他却一点也不后悔。他觉得,他做的一切是值得的。今年,有个香港的“集粮劵”名家两次专程赴油田参观他收集的粮票,随后向他提出,可以用一个天文数字的钱将他的粮票全部购买下来。面对巨大的金钱诱惑,蒋俊只是很干脆地说了一声“不!”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如果离开粮票,他将变成一具空洞的躯壳。 蒋俊目前在全国集粮劵界有很好的人缘和很高的知名度,各地的“集粮劵者”们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蒋俊”这个名字。这些年来,他在收集粮劵的过程中,结识了中国各地以及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等地的朋友达一万二千多人,并经常与他们保持联系。人一生能有多少朋友?而他通过“集粮劵”把人生的意义拓展了。许多粮友也非常信任他,九八年一位外地藏友发现了一张67年出的地方语录粮票,这种粮劵在全国也只发现三枚,因此许多人立刻出高价想买下它。但这位粮友觉得,他们买粮票是为了在中间牟取暴利,所以拒绝出售。然而,他却把这枚语录粮票寄给了蒋俊。他在来信中说:“我要把粮票支持在全国有影响而且是真正研究粮票的人。” 为办刊物《集粮贮趣》,他把“家”建在了阳台上 蒋俊从93年开始主办杂志《集粮贮趣》。这是全国集粮劵界唯一的一份民间刊物。这份刊物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由主办者蒋俊本人亲自手刻油印而成的。即使是在电脑高度普及的今天,他也仍然坚守着自己特有的朴素风格。蒋俊在这份刊物上可谓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上图书馆收集资料,一泡就是一整天。那时他的孩子还小,他就带着孩子一起到图书馆。有时为了弄清一张粮票的来龙去脉,他都要查阅很多种资料。为了研究便利,他把工作室安置在家里狭小的阳台上。他把阳台封上,并安装了空调。他就在这个“家”里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排版、刻写、画插图、装订;有时手刻疼了,他也仍然坚持着。他经常工作到深夜,有几次,他实在太睏了,就懵头懵脑地倒在床上睡下,等第二天醒来,发现被子竟变成黑乎乎的!原来他上床前没洗手,手上粘满黑乎乎的油墨,把被子弄得脏兮兮的。每当看到这些,妻子只能是无可奈何地摇头。 《集粮贮趣》初为不定期出版,95年开始改成月刊。这个刊物一直以消息快,质量高而在圈子内著称,而它的文章全部是由蒋俊一人撰写。现在刊物已出版84期,发表了近千篇文章,其中许多已被全国几十家报刊转载。蒋俊的文章研究角度新颖,很受粮友们欢迎。许多人慕名来函索取,如贵州一位老师给蒋俊写信,希望能收藏《集粮贮趣》从创刊至今的每一期。许多行家认为,《集粮贮趣》本身就是最好的收藏品。 蒋俊和他的“文革粮票 ” 蒋俊出名了,他“集粮劵”集出了名堂,因此也有了很多头衔。他现在已成为“集粮劵界”的一位较有影响的实力人物。许多人甚至说,没有蒋俊参加的“粮劵展”将是不完全或不完美的“粮劵展”。他在各类展览上多次获奖,报纸和电视台也多次发表和播出他的集粮劵事迹。九八年三月,中国收藏家协会在北京举办民间票证展览,蒋俊的“文革”粮劵展览集被指定为调展的唯一专集而在京展出一星期。内容不凡的“文革粮票展”果然引起轰动,受到了中央机关高层人士的赞扬。 在那次展览的基础上,蒋俊再接再厉,潜心研究,于1998年9月向社会奉献出凝聚着他多年心血的研究成果---专著《文革粮票展览集精选》。 《文革粮票》是我国唯一的一部研究文革粮劵历史的专著,它的出版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大事,因为蒋俊的研究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文革粮票》一出版,就受到全国粮友的好评。 《文革粮票》全部用彩色铜板纸印刷,图文并茂,既有文革各时期的大量珍贵粮票,又配有简洁的文字说明。全书分文革初始、各地掀起“学习毛泽东思想”热潮、千姿百态的语录、“革命大批判”运动、“文化革命”在各条战线的体现等五大部分,以详尽的资料再现了“文革”的形成和发展。蒋俊认为,“文革”粮票是特有的文化现象,是中国优秀文化的延续,是政治、艺术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新交汇。透过这些色彩纷呈、活灵活现的粮票画面,直接展示了富有斗争性的“文化大革命”的火热场面,让世人牢记中国历史上这段特特殊历史的教训。许多名人和粮友该书中题名勉励。著名粮票收藏家、北京粮票研究家、中国农业部行政司司长徐汉臣先生在题词中写道:“文革粮集风采,特殊历史见证”;著名粮票收藏家、研究家、湖北票证藏友联谊会会长叶青先生的题词是:“一段粮票史,警醒后世勿忘历史浩劫”。 二000年,蒋俊又面临着一个新的高度。望着那本花费他大量心血和三万元人民币的专著,他心情平静地说:“这一切才仅仅是开始,我准备再出五、六本集粮专著”。我们相信,蒋俊未来的天地将更加宽广。
二000年,蒋俊又面临着一个新的高度。望着那本花费他大量心血和三万元人民币的专著,他心情平静地说:“这一切才仅仅是开始,我准备再出五、六本集粮专著”。我们相信,蒋俊未来的天地将更加宽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