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0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票证故事】一两粮票换了3根冰棍 居民收藏300张票证记录时代变迁

[复制链接]

4352

主题

6718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网站副站长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5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2 12:36: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7788藏友之家有待您的加入,全心全意打造收藏品之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家住南王村的任书辰54岁,是公交五公司16路车队的职工。认识他的人都知道老任有一个特殊的爱好,就是收藏各种票证。目前他收藏的有各种粮票、布票、饲料票、棉花票等共计三百多张。
       粮票等各种票据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从1955年开始,伴随粮食以及棉花、油类等其他物品的定量供应,在流通领域产生的买卖票证。作为一种实际的有价证券,它在我国使用达40多年。老任收藏的正是那个时代的“烙印”。老任说,在那个年代,这些票据就是人的“命根子”。因为物品是定量供应,没有票证你就是有钱也买不了粮食、布匹、肉、糖还有自行车。“一定程度上,票据比钱还要珍贵。”
       除去当时物品流通的价值,粮票等票据印刷图案很精美,且内容充满了时代感,暗含了国家与社会的变迁,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一两粮票换了3根冰棍
       老任从小时候就开始搜集这些东西。那时父亲经常给自己两三市斤(1市斤为1斤)粮票,让自己去买粮食。任书辰就步行去附近一家粮店购买口粮。他时不时从里面克扣出一两来,把这个稀罕品夹到书本中小心保存起来。其实那时候粮票不光是可以买粮食,还能换别的东西。任书辰清楚记得他曾拿攒下的一两粮票换过3根冰棍吃。
       以粮票为代表的这些票据,承载着那个年代人与贫苦有关的日子,与生活相关的衣食住行无不透着拮据。任书辰家当时七口人,一家人就挤在3间土垒的小平房里。老任说那时一次买上两三斤面就能吃上半个月,那是用玉米面掺着白面做的馒头。至于肉平时是舍不得买的,唯一的盼望是过节时多少能割上一些肉,而且那时买肉都是专挑肥的,先放锅里炼成大油做炒菜用,剩下的肉渣放一点混在菜里吃。“那时吃的菜很多是野菜腌萝卜是主要菜品之一。穿的衣服,纯粹手工缝制,冬天穿棉衣棉裤,外边要是有件粗布外套就非常体面了。”至于行,任书辰清楚地记得,自行车绝对是稀缺产品,村里有人攒了不少票买了一辆自行车,却舍不得骑,终日挂在墙上。
艰苦的日子不能忘记
       1992年前后,国家同时提高粮食的定购价格和销售价格,基本上实现了购销同价。在此基础上,各地陆续开始放开粮价、取消了粮票。尽管如此,任书辰仍保留着搜集票证的习惯,只不过目的已经变成了纯粹收藏。除去自己保存的外,他还发动身边朋友四处搜罗,他说,他收藏的不仅是票证,更是过去的一种回忆。
       如今的任书辰一家,生活质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家四口住上了两层小楼,粮食再也不是或缺品,想吃米面随便去超市买。老任自己穿的衣服一年四季都有,不光有自行车,家里还添置了家用轿车和电动车。“粮票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我们也不应忘记艰苦的日子。”他经常翻阅自己保存的这些票据,给孩子们讲当时的故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QQ:1012647660龙武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69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永久免费藏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560
QQ
1楼
发表于 2014-4-23 08:32:1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辛苦谢谢
姓名:王 正 (认证店主  网店试用期:2014年03月19日至2015年03月19日)
地址:宁夏固原市彭阳路40-1号   邮编:756000
手机:15825392321
农行:6228481208087725071 王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