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4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明信片】谁解陈寅恪此谜

[复制链接]

4352

主题

6718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网站副站长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5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2-25 09:26: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7788藏友之家有待您的加入,全心全意打造收藏品之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前几年,上海收藏家张伟先生在《满纸烟岚》中披露过陈寅恪1911年10月3日由法国前往瑞士途中写给朋友陈介的一张明信片。内容是陈寅恪制的一个字谜。全信如下:
  今夕中秋(片到之时),有一问题于左:费列得力大王致福禄德尔书:Venez à6/100 p/d福禄德尔回答ga(此是谐声)。是何意思?诸公皆深通德、法之事之人,如不能解除此字谜,罚胀肚酒一百杯。倜翁归自法国,别号巴黎通,必深通法文,尤宜猜中此字谜,但恐公等已知之尔?(见张书第18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此则材料在陈寅恪研究中极为重要,可惜没有引起太多注意。陈寅恪在学术研究中极重趣味,在他看来所有学术研究都属智力活动,所以一定要满足复杂和有趣这两个条件。上世纪三十年代,陈寅恪为清华考生出“对对子”题目是最好的说明。他晚撰《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以及大量旧诗中,可能也设制了许多类似于谜语一类的东西,需要后人以陈寅恪的思路去破解,而他早年和朋友们游戏的这条字谜,恰好可以在思路方面为我们提示一些陈寅恪的思维习惯。
  由此事实,我们可以判定陈寅恪一生有制造字谜的嗜好,而这个习惯在他晚年旧诗中有延续,理解了陈寅恪的这个习惯,对于解他晚年的诗大有帮助。另外,此则字谜综合了法语“谐音”和数学思维再加上相关的法国典故,这个思路说明陈寅恪对音韵极为敏感,他晚年诗中构造独特意象的思维源头有些可能是由音韵引发的。这个字谜整体可能是建立在法语语法基础上的,这充分说明陈寅恪对各种语言中语法系统的深入理解,强调比较语法研究是陈寅恪一生学术重心之一,他对各种文字中语法习惯的形成极为敏感并且有自己独特的判断。
  希望有法语知识和法语文化背景的人能解出此字谜,这对今后研究陈寅恪的思维习惯大有帮助,如果我们能大体把握陈寅恪的思维习惯,陈寅恪晚年诗中有些“今典”就容易猜出,而猜出陈诗中“今典”则陈诗易解。
  
原创作者:谢泳    来源:文汇报     2014-02-25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QQ:1012647660龙武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69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永久免费藏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560
QQ
1楼
发表于 2014-5-18 10:06:2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辛苦了
姓名:王 正 (认证店主  网店试用期:2014年03月19日至2015年03月19日)
地址:宁夏固原市彭阳路40-1号   邮编:756000
手机:15825392321
农行:6228481208087725071 王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