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粮票一类的各种票证,对于很多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可真的要算是“致青春”的一个重要记忆了。 今年的热播剧《娘要嫁人》以其独特的怀旧气息取胜,剧中所呈现出的充满年代感的情节与画面,让观众随时光穿梭到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在开始的几集中,买什么都要用票,买肉要肉票,买豆腐要豆腐票,即使买布也要用布票。粮票这个名词似乎是所有票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一时间唤醒了经历过这段岁月的人们难忘的情感历程。 剧中齐之芳的追求者戴世亮,为了不让心爱的女人齐之芳和她的三个孩子挨饿,铤而走险,自作聪明地想起一个歪主意:画粮票。但最终被有经验的肖虎抓获。戴世亮被宣判为“伪造粮票罪”,入狱10年。一夜间,戴世亮这个积极要求进步、马上就要摘掉右派帽子回师范学院当大学老师的5路公交车司机成为罪犯。也就是因为这样,因为爱情,使得早年守寡的齐之芳苦苦地等待他多年。 两年前的热播剧《风车》,里面关于粮票等各种票证的故事演绎得更加有声有色。小姨何爽为了满足梁尘的爷爷临终前能吃上一口羊肉馅饺子的心愿,冲进国营副食店。“我给你双倍的价钱行不行?要半斤羊肉!回头下个月我一准把肉票给你补上。”柜台伙计斩钉截铁地说:“不行,绝对不行,光有钱不卖,必须有肉票!”一怒之下,她拿起菜刀自己拉羊肉,最终被套上手铐。紧张的粮食供应,导致粮票的出现,即使你有钱,但是没有粮票也只能“望粮兴叹”。这样的情节设置使得女主人公入场的方式别具特色。 电视剧《老爸的筒子楼》里的主人公雷二亮,为了帮助“文革”中苦苦为自己被改造的丈夫积攒粮票的音乐老师,险些引来离婚之祸。在得知音乐老师的粮票不慎丢失后,雷二亮立刻拿出妻子许诺用半年时间攒下的30斤粮票,并谎称是自己在路边无意中捡到的她所丢失的票证。因为他深知,这些粮票是远在他乡的一个人活命的救命稻草。当这位音乐老师在筒子楼里拉起那一曲小提琴独奏《梁祝》时,也许就是对雷二亮作出了最好的答谢。后来很多人回想起那段往事,都把粮票称之为“吃饭的护照”。 在另一部电视剧《你是我兄弟》里,老大媳妇红梅省吃俭用攒着各种票证,可谁知票证突然被取消,瞬间这些曾经是中国老百姓命根子的票证全部变为废纸。她一把鼻涕一把泪哭着说:“这都是我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啊!”作为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粮票,在完成自己多年的使命后,终于“光荣退休”了。粮票等各种票证作为实际的有价证券,不仅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更见证了那个时代人们在艰难岁月里的心酸历程。 由此可见,粮票的出现、存在以及被淘汰,是新中国发展史上一个极具代表性的特殊记忆。过去,粮票走入百姓生活中,见证了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发展。如今,粮票退出市场,进入收藏者家中,又以收藏品中的“新秀”这一身份继续活跃。最初的粮票收藏者多为经历过使用粮票的年代、对粮票有着深厚感情的人们。他们曾经使用过粮票并且喜爱粮票,在其停止使用后对粮票十分怀念因而进行收集。 从以上几部电视剧中,我们不光看到了粮票等各种票证的身影,更看到了在悠悠岁月中人们互助互惠互爱、危难之时雪中送炭、患难见真情的高贵品质。比起现在拍摄的那些都市言情剧,呈现出的富二代买给白富美的硕大“鸽子蛋”、奢华婚礼、耀眼跑车等炫富生活,怀旧剧更加催人泪下。当然,这其中除了粮票等各种票证,还有很多值得回味的细节:情侣骑着单车一起看夕阳;自己动手为未婚妻制作红珊瑚小发卡和梳妆匣子;走老远的山路到镇上为丈夫发只有一个字的电报“吻”;夜晚湖畔边用口琴吹响《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穿着海军衫用手风琴拉起苏联民歌;排着长队买电影票为看《卖花姑娘》;电视剧《叶落长安》中的那个穷木匠为恋人莲花刻小木雕“含苞待放的莲花”等,都构成了我们在那段岁月里的美好记忆。这也许就是影视剧所带给我们心灵深处的巨大潜能,尽可能地再现流淌在我们脑海深处的那个“过去完成时”。 在以上几部电视剧中,粮票等道具不仅仅是作为一个个物件出场,更重要的是它们把我们引入“集体怀旧”。在此,让我们向那些年,那些互相搀扶、共同走过人生的朴实无华的人们致敬。 据《新华每日电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