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5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票证名家】执著的西部收藏家马连兴

[复制链接]

4352

主题

6718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网站副站长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28 10:26: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祖国西部边陲、浩瀚的塔克拉玛干大漠南缘,有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全国“最穷、最边、最少”的地方——新疆策勒县。在这个小县城有一位老兵被维、汉等各民族群众和官兵誉为“一匹耐严寒、抗风沙的老马”,他就是退伍不褪色、扎根边疆、走遍昆仑、勇闯“死亡之海”与收藏奇石、票证、钱币、像章结下奇缘的民间收藏家、原策勒县人武部政委马连兴。
马连兴1994年退休,享受副师级待遇。这位经过军营三十多年磨炼的西部汉字,为人诚恳,性格刚强,有一股干事业、求突破的精神,无怨无悔地把青春年华献给了边疆。退休之际,按照他的条件可以回自己川陕边界风景秀美的家乡,也可到妻子老家富庶的江南鱼米之乡。但是,他热爱新疆这块热土,这里有他的事业,有他的追求,有他的理想。他说服了全家,留在了策勒。
       收藏票币 见证历史
       退休后,他就彻底迷上了收藏粮票、布票等各类票证、毛泽东像章、古钱币和奇石,开始了系统地收集。票证是计划经济时期特定背景下的产物,钱币是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毛泽东像章又是独特的“文化大革命”及我党历史的产物,它们都具有重要的史料性、鲜明的欣赏性和不可替代的收藏价值。但是,由于时间久远,人为的原因和自然的原因,收集这些藏品已很不容易,更何况他身处西域边陲,取得大的成果更是难上加难。老马凭着他那不屈不挠的精神,开始了“长征”。他为了扩大知识面,增长鉴别能力,首先与书报交上了朋友。几年来,他购买了大量的有关钱币、毛泽东像章、粮布票、古玩、珠器等方面的鉴赏、目录书籍,订阅了各种大量收藏类报刊,花去一万多元,使他受益匪浅。同时,他从自己身边的亲友处开始搜集,逢休息日他必定到和田收藏品市场采购,手中的新疆藏品多起来后,他又面向全国收藏界进行交流,结识了许许多多的藏友。由于老马性格豪爽,乐于助人,信誉良好,常常把自己的复品送给大家。日积月累,终有成果。他现在收藏有29个省、市、自治区和各地、市、县及军用粮布票数千种,18万多枚,还有毛泽东像章3000多枚。在古钱币方面,他也是大丰收,他收藏有2000多枚古币,包括珍稀的和田古币、面值60亿元的世界钱王。这些藏品的价值无法衡量。
       在收藏的同时,老马还十分重视对票证、像章、钱币、奇石的研究,他的文章和图片常见于报端。比如他写的《珍稀的新疆语录布票》、《漫谈新疆“新文字”布票》等文章都向藏界报道了鲜为人知的新疆布票特征和时代烙印。《和田桑树皮纸币》更是通过民国时期位于新疆和田的伪“伊斯兰共和国和田政府”发行的三种桑树皮纸币,向世人展示了1934年民族分裂分子穆罕里大德伊敏拼凑伪政府的事实,鞭挞了其分裂祖国的罪恶活动。他的文章和图片、诗歌已在〈长江日报》、《收藏》、《新疆经济报》、《乌鲁木齐晚报》、《中华奇石鉴赏大观》、《中华票藏》、《石艺报》等十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100多篇,在收藏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与奇石的不解之谜
       奇石是一种天然石质艺术品,它具有天然性、观赏性和珍稀性三大特点。老马收藏以昆仑山奇石为主。起初他收集奇石是到河沟、戈壁滩背些石头回来挑选。慢慢地他的收寻范围越来越大,从和田地区的皮山县到民丰县境内500公里的克里雅河、玉龙喀什河、和田河、策勒河、尼亚河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经常背上干粮、水,早起晚归,奔波在昆仑山下的塔克拉玛大沙漠边缘寻找奇石,常受到狂风、热浪、寒流的袭击,他都无所惧怕。
    一次,他走到昆仑山的黑卡大板,又翻了一座山,过了一条河,累得实在不行了,四天过去了,也没有找到一块如意的石头。在休息期间,突然看到一块黑色的小石头上有白线条纹,拿起来仔细一看,奇迹出现了,石头上现出毛泽东的头像,越看越像。他兴奋地跳了起来,像小孩一样,也忘记了高山反应,忘记了自己的腿痛,忘记了缺氧,望着茫茫昆仑高喊:“我找到了一块奇石,它就是毛泽东头像!”
天长日久,他结交了不少维吾尔族朋友,特别是买买提达吾提看他嗜石头如命,被他感染了,也每天跑昆仑,穿沙漠地陪他找奇石。一次,马连兴和买买提在大戈壁捡石头时,突然天昏地暗,一阵强烈旋风刮来,俩人跑了半天也没有跑出旋风的圈子,深感这下可能命归西天了,只能听天由命了。大风将他俩从地上卷起,又从空中抛下,像空军练习空中跳跃一样。沙暴过后,耳朵、嘴巴、鼻子中全是沙子,人就像一个泥棒子。他说这次死里逃生,回想起来太可怕了。
       有时外出四五天没回家,老婆哭了好几次,孩子到处找他说:“爸爸可能被坏人杀了,说不定被狼吃掉了!”四处寻找到第五天准备给电台、电视台发寻人启事时,老马拖着疲惫的身子,迈着僵硬的腿,背着一大包石头回来了,望着他全家哭笑不得。老马寻求奇石的经历,更能说明他的执着精神,为了奇石,在8年中不知访了多少人,吃了多少苦,走了多少路,他自己也记不得了。多少次背着馕和水奔波在海拔400多米的昆仑山上,就像地质队勘察矿石一样,东刨刨,西敲敲。一个人在昆仑山上闯荡,既要忍高山缺氧,又要抗严寒风雪,这对一个50多岁的人,闯生命禁区其艰难可想而知。妻子被其精神所感动,由“反对派”变为“同盟军”,老马的每次外出,她总要把水壶灌满,把干粮备足,并千叮咛万嘱咐:“不要为了石头忘了家!”
       马连兴收藏的昆仑山奇石有150多件,大致分为六大系列。其中人物系列有毛泽东半身像、少女、农妇、老翁、老汉吸烟、生命之源等;动物系列有牛、狗、毛驴、猪、猫、鸟、蜘蛛、乌鸦、鸭子等;西游记系列有孙悟空、猪八戒背媳妇、孙悟空借芭蕉扇、孙悟空摘蟠桃等。也有昆仑上玉石、玛瑙、水晶和奇石第一钟,还有重达88斤的天然松古石和称为极品的昆仑山瑰宝——和田羊脂玉。
在和田地区,人们都知道有一位痴迷于收藏的汉族老军人,大家亲切地称呼他为“票证政委”。他逢人就谈收藏,他说收藏是一种个人爱好和追求,中华文化历史悠久,蕴藏着无穷瑰宝,收藏有着极大的魅力,通过参加收藏活动能激发人们热爱祖国,热爱边疆。他愿与边疆各族人民加强团结和交流,共同为振兴中华,弘扬民族文化,保卫边疆,建设边疆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目前,马连兴正在积极筹备“家庭收藏展览馆”,他经常邀请新疆收藏界的领导和藏友到家相聚、观摩欣赏他的藏品,探讨、交流收藏体会,参与组织研究新疆地区的收藏活动,为弘扬新疆地区的收藏文化,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马连兴的收藏事迹经《新疆日报》、《国际中华收藏杂志》、《老年报》、《楚天都市报》、《武汉晨报》、《湖北经济报》、《中国票证》、《布票天地》等报刊、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传遍全国各地,被誉为昆仑山下的“收藏大王”、“石海奇人”、“西北收藏之星”。20033月新疆教育电视台在《边寨金秋》栏目中,专题报道其收藏事迹,几年来有不少同仁千里迢迢慕名而来参观他的奇石、票证。在国庆50周年之际,策勒县专门举办了一期他个人藏品展览,轰动了全县,自治区、地区、县电视台都作了专门报道。
    老马现已是中国收藏家协会票证专业委员会委员、华夏布票藏友联谊会会员、国际中华收藏学会会员、新疆票证收藏联谊会名誉会长、乌鲁木齐收藏协会会员、《布票天地》编委会编委、新疆宝协观赏石专业委员会委员,传略已入选《世界名人录》、《二十世纪中华收藏家大全》、《当代中国人》、《中国收藏》、《中国奇石观赏大观》等辞书。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位收藏征途上的“老马”,不用扬鞭自奋蹄,正在向更新、更高的目标前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QQ:1012647660龙武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69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永久免费藏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560
QQ
1楼
发表于 2014-4-27 19:07:3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谢谢 辛苦了
姓名:王 正 (认证店主  网店试用期:2014年03月19日至2015年03月19日)
地址:宁夏固原市彭阳路40-1号   邮编:756000
手机:15825392321
农行:6228481208087725071 王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