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1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地契】34张老地契现身枣强老宅

[复制链接]

4352

主题

6718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网站副站长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5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2-26 17:09: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报衡水电(记者焦磊)近日,枣强县张先生在老家打扫屋子时,发现了34张老地契,最早的地契是乾隆四十五年签订的,最近的地契也可追溯到民国十九年。200多年的老地契不仅见证了我国农村土地的交易历史,丈量面积精确到万分之一也令人惊叹。
  乾隆地契现老宅
  “这些老地契都是我们家祖上传下来的。”2月13日,张先生拿着一叠泛黄的宣纸慢慢展开,一张张手写的老地契露出了古老的“面容”。张先生是枣强县肖张镇后河西村人,年前在老宅收拾物品时,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一团宣纸,打开后发现居然是许多老地契。
  记者注意到,这些老地契年代久远,共有34张。最早的一张是乾隆四十五年二月初一订立的,最近的是民国十九年间的《买卖田房草契》,此外还有道光、光绪年间的地契。由于时间较长,部分地契已有一定程度的破损,可大多还能完整地辨认出字迹。这些地契跨200多年,对土地亩数、房屋间数等标注分明,都清楚地写有双方立保人和中间人名字,并盖有章印、手印。
  据张先生的父辈们回忆,祖辈们通过辛苦劳作,攒钱买田买地,在当地也是小有名气的富户。张先生说,这些地契反映了祖辈家庭生活的历史。
  丈量面积十分精确
  摊开乾隆年间的地契,地契用毛笔写明,立、卖契人姓名为“张分成”,买入者姓名为“张学立”,买卖时间为“乾隆四十五年二月初一”,买卖原因为“无大”。
  在买卖的土地面积上写着“二亩八分五厘三毫二丝八忽”,其中“毫、丝、忽”均为古代丈量单位,竟精确到了万分之一。衡水市质检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亩三分地”是一句俗语,但也反映出,在较早的年代里,田地的单位基本是以亩为单位,下面细到分基本就到位了,再细化到厘,只是字面概念。“像这样精确的地契实属少见。”
  文物部门工作人员表示,这些地契具有一定的历史收藏价值,家族内成员收藏,可见证祖辈们的历史,对了解家族文化有很大帮助。
来源:燕赵都市报    2014-02-26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QQ:1012647660龙武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69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永久免费藏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560
QQ
1楼
发表于 2014-4-23 08:32:4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辛苦谢谢
姓名:王 正 (认证店主  网店试用期:2014年03月19日至2015年03月19日)
地址:宁夏固原市彭阳路40-1号   邮编:756000
手机:15825392321
农行:6228481208087725071 王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