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8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邮商史话】张包子俊与奥伦多邮票公司

[复制链接]

4352

主题

6718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网站副站长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5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3 09:41: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7788藏友之家有待您的加入,全心全意打造收藏品之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龙武生 于 2014-3-3 09:44 编辑

       张包子俊(1902.2.7—1994.6.13),祖籍安徽省,其曾祖经商到浙江杭县,落户于此。
  张包子俊的祖先本来姓“包”,后来他的“先世”过继给姓张的,遂改为姓张。1927年,北京出版的《北京邮票交换会会志》的会员名单上,第53号还印着“张子俊”。就是在这一年,他的父亲在旧书信中,无意间发现一件他祖母的遗嘱,说明他们家世演变的过程,说包氏也无后,命后人应以“张包”为复姓,张子俊便改为“张包子俊”,他的后代,也沿用这一奇怪的复姓,其子叫“张包钜”。
  张包子俊毕业于浙江法政专门学校,早年曾在浙江省政府、青岛市政府,浙江外海水上公安局某处任过职。
  张包子俊是我国著名的集邮家,邮学家和集邮活动家,是早期三大邮会之一——新光邮票研究会——的创始人。在集邮从四十年代起,便被誉为“中国集邮元老”。
  自9岁起开始集邮,1917年又收集航空专题信封,在中国张包子俊大概是第一位专题集邮的收藏家。大约1923年左右,杭州潘光震和几位同学在自己家里组织“新光俱乐部”(简称“新光社”。张包子俊、潘光震、郑汝纯都是杭州青年会集邮组的成员,李弗如是杭州青年会的干事。不久,张包子俊、郑汝纯、李弗如也参加了新光社,并专门从事集邮活动。1925年组建“新光邮票研究会”,会址就在他家:杭州严衙弄二号。出版会刊《邮票先声》,自任主编。
  早在三十年代,张包子俊在青岛市政府任职时,便曾租用青岛邮政信箱第55号,进行通信买卖邮票,按他自己所说“其实也不过是大一点的交换而已,买卖的门槛还不够精”。(见1948年7月31日上海出版的《近代邮刊》第三卷第7期上,张包子俊写的“邮老师”一文)。那时,他只是个业余邮商。真正下海干邮商则是在上海。
  抗日战争爆发后,杭州被日军占领,张包子俊不愿为敌寇服务,未到上海。在1944年11月上海出版的《邮话》第35期上,他写有“上海邮市动态”一文,其中写道:“余于事变后来沪,见猎心喜,试为贩邮之业,合作者有张承惠、柳至川、钟韵玉诸君,阵容堪为一时之钜……不料12月8日东亚事变,余等首蒙打击,……不料十二月八日东亚事变,张柳二君相率以世去,韵玉今亦自立门户……”
  1937年,张包子俊开办了“奥伦多邮票公司”,最初在上海沧州路206号,后迁到上海爱文义路福田邨71号。该公司主营中国邮票,由他和妹夫钟韵玉主管,外国邮票由柳至川负责,其妹张包平之协助。
  1942年6月,柳至川脱离奥伦多邮票公司,另立“东方邮票公司”。奥伦多邮票公司,由张包子俊与钟韵玉2人一直经营到1945年抗战胜利。
  1945年冬,奥伦多邮票公司从上海迁到杭州,地址:杭州仁和路41号,由张包子俊一人经营。钟韵玉则曾在上海经营“上海邮人服务社”。
  1946年底,张包子俊正式结束了奥伦多邮票公司。在杭州经营“清泰第二旅馆”。
  张包子俊在经营奥伦多邮票公司期间,曾于1942年1月创刊《邮话》,到1946年5月停刊时,共出刊33期。
  1940年底,张包子俊,钟韵玉及徐秉鸿还曾开办过“上海邮人服务社”,门市部便在奥伦多邮票公司,函购部在上海斯德朗路四维村1号A。社址:上海慕尔鸣路220弄3号。(作者:刘肇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QQ:1012647660龙武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69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永久免费藏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560
QQ
1楼
发表于 2014-5-27 07:53:1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谢谢推荐 好文章 辛苦了
姓名:王 正 (认证店主  网店试用期:2014年03月19日至2015年03月19日)
地址:宁夏固原市彭阳路40-1号   邮编:756000
手机:15825392321
农行:6228481208087725071 王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