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23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明信片里的晚清风情

[复制链接]

4352

主题

6718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网站副站长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7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31 17:25: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老明信片
□林颐
  1898年,英国商人乔治来到中国旅行,入住北京的六国饭店,他在饭店附设的店铺里买了几张明信片。晚餐后,他回到房间,坐在桌子前,随手掏出了一张明信片,写道:“亲爱的玛丽,你好吗?我已经到了北京,北京天气很好,整个北京是一个美不胜收的奇迹。很想你。爱你的乔治。”
  中国当时还没有加入万国邮政联盟,乔治寄出的这张明信片在轮船上辗转了很长时间,才到达英国威尔士。不过它终究是到了目的地。晚清末年,很多外国人来到中国这个古老又神秘的东方国度,为了向远在故国的亲友传达信息并且介绍中国,很多人都采取了寄明信片的方式,比起普通的信件,明信片上的影像更能表达,更有吸引力。
  晚清明信片上的图案,主要有两种方式:手绘和摄影。它们的使用者几乎都是外国人,所以迎合的是外国人,尤其是西方人的审美趣味。
  手绘的明信片常带有艺术性的夸张。我曾看到一张明信片,描述的是慈禧对八国宣战。画面中的慈禧肥胖丑陋,身穿古怪的红色长袍,正在大发雷霆,把西方的外交使节一个个扔出大门口。明信片里出现的清兵,通常都是瘦弱不堪、病病歪歪的形象。可是,在另一些明信片里,我看到中国的瓷器、泥俑、娃娃、茶具,都显示出圆润饱满的弧形,可爱讨喜。还有无数的壮丽风景和雄伟建筑,参天大树和古老庙宇。这是否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西方帝国对于晚清中国情感的复杂性,既看不起、嘲笑它的百病丛生、畸形扭曲,同时又被它的雄浑悠久,被它的精致品位所折服?
  相比手绘明信片,摄影明信片更直观、更真实。这些明信片上的照片,几乎全部是当年在中国的外国人拍摄的。镜头大多对准市井阡陌、平民百姓。大烟馆、剃头匠、戏班子、人力车、民间嫁娶、节俗活动……在我的想象里,晚清的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应当是痛苦不堪的。然而在明信片显现出的景象是,闹市区很繁华,乡下人家则在朴实地劳作,镜头里的人平静祥和,还有人或羞涩或开心地笑着的。其实,真正的百姓生活就是这样的吧。对于百姓来讲,活着的每一天,就是活着,就得好好地过。
  随着时间的流逝,老明信片慢慢泛黄。这些被时光浸染,在岁月经年里保存下来的明信片,渐渐凸显出了它们的价值。一张张融史料、知识、民俗、艺术于一身的老明信片,让观者窥见了那个时代的历史细节、人文风情、市井万象。
来源:宁波晚报   2014-03-31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QQ:1012647660龙武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69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永久免费藏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560
QQ
1楼
发表于 2014-5-16 06:55:2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学习了 辛苦
姓名:王 正 (认证店主  网店试用期:2014年03月19日至2015年03月19日)
地址:宁夏固原市彭阳路40-1号   邮编:756000
手机:15825392321
农行:6228481208087725071 王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