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很多小孩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都是从读小人书里的故事开始的。图/李飞
小人书—从上世纪40年代生人一直到如今的“70后”甚至“80后”都对其印象深刻,在那个电视尚未普及的年代,小人书以其经济、便携、内容生动的优势,陪伴了几代孩子的成长,而其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功能,也得到了后世普遍肯定。今后,“00后”学生也将加入到阅读小人书的行列中。按照北京市教委的部署,从10月底开始,《小兵张嘎》、《岳飞出世》等274册连环画将陆续配送到全市1093所小学中,每所小学都将配备7套小人书,学校图书馆或阅览室配备一套。
小人书免费进小学课堂
本学期开始,童谣、小人书、影视作品纷纷进驻中小学课堂,教育部门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据了解,暑假期间,北京市教委就确定了新学期小学生连环画阅读活动的第一批推荐书目。在274册推荐书目中,包括红色经典题材119册,传统文化题材100册,科学、历史、童话、神话题材27册,外国题材28册。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10月底,第一批连环画将免费配送到北京市各小学,市教委将为全市小学共免费配备7651套各种题材的连环画。记者了解到,今年7月份,西城已经开始为全区小学图书室配备小人书。并尝试将其推荐给小学生们作为必读书目。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连环画阅读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将对区县和学校连环画阅读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调研,之后还会根据实际需求,适时开展小人书的补充和更新工作。
数字德育网上可看纪录片
除了小人书进课堂外,今年新学期开始,19首朗朗上口、由学生自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童谣》也将在中小学生中传唱。
作为“北京童谣”发源地和传承基地,北京市宣武师范学校附属第一小学在暑假期间已经组织学生们创作了近700首童谣。宣武师范学校附属第一小学校长韩桂新表示,通过开展童谣征集和传唱活动,加深了学生们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一首好的童谣会影响人的一生,创编和传唱新童谣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形式。
另外,20部中国电影资料馆提供的影片和80部中国新闻电影制片厂提供的纪录片将上传至北京中小学数字德育网,供北京市中小学组织学生集体观看,或供学生自主观看。
引导低年级孩子在阅读中感悟
“连环画在低年级是一种非常好的阅读方式之一。”东交民巷小学校长王文利说,今后会利用小人书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并且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感受和谐、礼貌等核心价值观。
王文利表示,首先小人书有图有字,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尤其适合低年级的学生;其次学生在读、玩、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会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红色经典有所了解。
她表示,学校会把这些小人书作为一种教育资源进行利用,“会补充到学校已有的校园文化和阅读长廊里,引导孩子主动去阅读这些经典故事。”王文利说,不仅要让孩子阅读小人书,还会结合学校举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阅读心得。
“在孩子的眼里,大道理不是说出来的,而是让孩子自己悟出来的。”王文利认为,小人书这种喜闻乐见的方式,或许能走进孩子们的心里去,当孩子把这些做人的道理吸收了,再沉淀下来,表现出来的行为举止就会发生变化。
新闻背景
运用喜闻乐见方式培育价值观
今年上半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视察了北京大学和海淀区民族小学,就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特别对少年儿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的十六字要求。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让童谣、电影、连环画进校园,是将十六字要求落到实处,也是落实北京市刚刚发布的《北京市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的精神的体现。《实施意见》要求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每一名学生的精神追求和自觉行动。
观点
好小人书是传统美德的文化载体
小人书学名连环画,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
知名连环画收藏家马建国表示,他们这批四五十年代生人都是在小人书的陪伴下成长起来的,“小人书对我们这代人来说,那简直是至宝”。马建国记得,别看就是薄薄的一本书,当时对于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的积累有很大的帮助。
马建国介绍,许多小人书是传统美德的文化载体。比如从《金台千金买马骨》中燕昭王的故事让人学到做人要诚实守誉;从《铁人王进喜》的故事中能看出敬业奉献精神……
“小人书是中国文化的传承,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消失。”对于小人书进课堂,马建国认为,现在受到日韩文化潮流的影响,很多小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比较淡漠,小人书进课堂后,对于学生熟知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会有很大的帮助。(采写/新京报记者 杜丁)
原创作者:李飞 来源:新京报 2014-09-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