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7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代饰物蜻蜓眼:千年前的回眸

[复制链接]

4352

主题

6718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网站副站长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7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0 12:13: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7788藏友之家有待您的加入,全心全意打造收藏品之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侯瑞雯
  “蜻蜓眼”是古代一种饰物的俗称,为玻璃制成。
  玻璃古称琉璃,公元前2500年,人造玻璃首次出现于西亚及埃及,最早的用途是制造珠饰。先出现的是单色玻璃,1000年后,又出现了彩色玻璃。公元前15世纪,玻璃珠上开始有彩斑条纹或点状图案。公元前10世纪,地中海沿岸出现了在玻璃珠母体上镶同心圆,制造出类似蜻蜓复眼效果的镶嵌玻璃珠,这便是现在人们所说的“蜻蜓眼”。西亚的游牧民族相信,佩戴这种“蜻蜓眼”饰品可以避邪。
  “蜻蜓眼”在春秋战国时期传入我国。我国中原地区与西亚虽然相隔数万里,但在公元前二千年到一千年的青铜器时代,东西文明之间活跃着许多游牧民族,他们往来于漫漫中西亚沙漠地带,给中国带来了这份美丽。
  1978年,湖北曾侯乙墓(即随侯墓)出土了173颗“蜻蜓眼”,这便是世人所谓的两大珍宝“随珠和璧”中的“随侯珠”。史料记载:“随县蟟水侧,有断蛇丘。随侯出行,见大蛇,被伤中断,疑其灵异,使人以药封之。蛇乃能走。因号其处‘断蛇丘’。岁馀,蛇衔明珠以报之。珠盈径寸,纯白,而夜有光明,如月之照,可以烛室。故谓之随侯珠,亦曰灵蛇珠,又曰明月珠。”
  西亚“蜻蜓眼”传入中国后,中国工匠在学习制作的同时,亦进行了大胆改良,使这一舶来品更符合中国王公贵族的审美。除了西方常见的圆珠外,中国“蜻蜓眼”的形状被拓展至方形、锥形、长管、圆片、长条形、弯月形等,并被镶嵌于铜壶、铜镜、玉器、金铜带钩、青铜车马件、漆罐、陶罐等各式器物上。尤其是战国时期的蜻蜓,其精湛的制作工艺,成为世界古琉璃史上最浓厚凝练的一笔,这一时期也因此成为中国在世界琉璃史上唯一领先的时期。
  “蜻蜓眼”按胎质不同分为三类:费昂斯(烧结的玻砂)、陶胎及琉璃胎。三种胎质的成型工艺不同:费昂斯胎以浸釉为主;陶胎以彩绘为主;琉璃胎则结合使用了“缠芯法”与“镶嵌法”,具体工艺尚待考证。
  黄蓝白是战国“蜻蜓眼”最常见的用色,另有黑、绿、褐红等色。当时掌握的琉璃呈色配方并不多,各地因原材料配比差异会有料色上的细微不同。
  “蜻蜓眼”的眼纹,根据眼圈数量,可分双眼圈、多层眼、复眼;根据形状,可分平眼、凸眼、角锥眼、乳丁眼;根据排列,可分对称、交错、连续;辅助纹饰也有实线菱形、点状菱形、点线叠合、三角纹、太阳纹、星形纹、闪电纹、蝌蚪纹、泼墨纹等多种。如此排列组合,便有了“蜻蜓眼”的千姿百态。
  战国“蜻蜓眼”在国内外不少博物馆均有收藏,也有部分精品流散民间,其价不菲。
来源:解放日报    2014-10-10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QQ:1012647660龙武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69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永久免费藏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560
QQ
1楼
发表于 2014-10-10 13:46:09 | 只看该作者
古代饰物蜻蜓眼:千年前的回眸  学习
姓名:王 正 (认证店主  网店试用期:2014年03月19日至2015年03月19日)
地址:宁夏固原市彭阳路40-1号   邮编:756000
手机:15825392321
农行:6228481208087725071 王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