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广东江门寄美国欠资侨批封一件,背贴清欠资加盖“中华民国”2分、1角各一枚。珍罕侨批封 侨批封是指中国海外侨胞通过侨批局传送信件的实寄封。有正批和副批之分。前者盖有外洋批馆印章,大部分贴有邮票,盖有邮戳;后者由国内外批局填发,没有加盖外洋批馆印章印戳不全。正批的研究和收藏价值高于副批。侨批封是研究侨批史的重要资料。[1]
闽南话把书信叫“批”,闽南华侨与家乡的书信往来便是“侨批”。“批一封,银二元”,早年流传民间的歌谣,唱出“侨批”的重要。“侨批”往往附带汇款数额,兼具家书、汇款功能。历经数百年,由于是由故乡人寄往海外的回信,所以目前国内数量不多,更加珍贵。
2010年4月,闽南“侨批”入选国家档案局公布的第三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福建泉州将计划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侨批”为“世界记忆文化遗产”。
侨批,简称作“批”(福建方言就称“信”为“批”,不仅仅是闽南方言,福州一带的方言也是这样指称的,迄今为止仍旧是这般指称),俗称“番批”、“银信”专指海外华侨通过海内外民间机构汇寄至国内的汇款暨家书,是一种信、汇合一的特殊邮传载体。广泛分布在福建、潮梅地区暨海南等地。侨批封被誉为“东方侨史的敦煌”,对研究华侨史有重要价值。
渊源
自唐宋至明永乐年间,中国民信局正式出现之前漫长的年代里,在金融邮讯机构未建立时,最早联系海外侨胞与内地侨眷的是所谓的“水客”,他们负责递带“人、信、财、物”。最经常送带的是“银款家书合封”的银信。原始的“水客”是侨批业的发端。19世纪上半叶,随着银信的增加,“水客”之间开始联合起来,开设专门机构——侨批馆,后改称侨批局。从此,侨批业有了固定的营业地点,定期收集、解送、投递侨批,并给寄批人开收据或盖“馆记”戳为证。此时的侨批局,既有收付款项的金融汇兑功能,又有传递信件的信使任务,是一个具有多功能的经济实体。
闽南话称信为“批”,寄信称寄“批”。后来,“批”成为南洋华侨寄托银信的代用词。经营“侨批”的民间机构则为“侨批局”,也称“侨信局”或“批局”;负责收送“侨批”的人则叫“派批员”、“批客”或“批脚”。
“侨批”出现于清朝末年,到现在已有100多年历史。鸦片战争后,中国沿海的闽南、广州等一带大批百姓出洋谋生,他们打工攒钱后要寄钱回乡,而当时金融和通讯业并不发达,“侨批”便成了海外华侨给国内侨眷寄钱和家信的途径。
传送过程
烽火连天的年月,天各一方,前途未卜,全凭一封封家书往来穿梭织补精神破损的洞子。和平时期,家书同样珍贵,奔波的旅人,赶考的学子,风尘荏苒,一去数月经年。更有茕茕苦守的妻子织成锦字回文,织进了寂寞忧伤,寄去思念期盼。而“侨批”更能让人解读到什么是“家书抵万金”。
“侨批”的送达过程十分复杂,侨批馆(后改侨批局)必须定期收集、解送、投递“侨批”,并在“侨批”封正面写上国内收信人地址、姓名、寄钱币种数及南洋寄信人姓名。背面则盖国外侨批局图章,并在信封上写上编号、设簿登记;同时列出清单,附在“侨批”总包内寄出。而为了减轻重量,节约邮费,当时“侨批”用的信纸一般薄如蝉翼。
当时的“侨批”通过海路送达侨眷手中,侨眷收信后要马上回信,回信再经“批客”的手,送回侨批局,最后重返寄信人手中。寄信人得知家人已如数收到钱物时,这枚带有“往返”功能的“侨批”才算顺利走完了它的旅程。
当时大部分“侨批”的共同特点是:体现在海外谋生的游子对家人的无限牵挂,而对自己在外的劳苦却未提及一字。
兴衰
19世纪上半叶,随着银信的增加,一些较为富裕的“水客”(负责递带“人、信、财、物”者)或侨商便开设了专门机构——侨批局。侨批局在1928至1937年进入鼎盛时期。1938年3月,闽南侨汇中心由厦门转移至泉州。
从1871年泉州安海出现了第一间侨批局,到1976年正式并入中国银行,近百年的“侨批”成了华侨与侨眷重要的情感纽带,也造就了中国侨乡独特的“侨批”文化。如今退出历史舞台的一枚枚“侨批”已渐渐被人淡忘,但它们仍然生动地记录着活生生的华侨移民史、创业史,也是那个年代金融史、邮政史的重要篇章。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侨批”被誉为“东方侨史的敦煌”。
从19世纪上半叶到20世纪下半叶,侨批局存在了长达150多年之久,覆盖面从东南亚各国到广东潮汕各县市、福建和海南等地,传递的侨批数量以千百万件计,其间蕴含着丰富的华侨文化内涵,被誉为“东方侨史的敦煌”。
在《潮州志·侨批业》有记载:“因华侨在外,居留范围极广,而国内侨眷,又多为散处穷乡僻址之妇孺。批业在外洋……一一登门,收寄(侨批)抵国内后,又用熟习可靠的批脚,逐户按址送交,即收回批寄返外洋,仍一一登门交还(回批)……至人数之繁多,款额之琐碎,既非银行依照驳汇手续所能办理;其书信书写简单,荒村陋巷,地址之错杂,也非邮政所能传递。”
在清代后期,国弱受欺民不聊生,是海南人出洋较多的时期,亦是琼州侨批业兴起的时期。从1876年至1898年的23年间,到新加坡、泰国的海南人便有24.4万人。1901年至1911年10年间,琼人移居东南亚各国达159081人。下南洋的华侨身居异乡,勤俭谋生,稍有积蓄,就寄给国内那些生活更困苦的亲人们。光绪年间,海口的张运吉、张远显,文昌的庄家就,定安的陈寿卿等“水客”,便以传递银信为职业。他们便是早期的海南侨批业者。
1882年,清光绪八年,海口设立第一家琼州侨批局。到1928年,东南亚经济发展迅速,华侨汇款量不断上升,海口有平民栈、益昌隆、泰昌隆、泰原、中民、琼海丰、琼源兴等23家侨批局。至1950年,海口有侨批局34家,分布于文昌、琼海、琼山、万宁等地的侨批局多达80家。有的侨批局兼营旅店、银铺等生意。
抗战前夕,侨批业发展到最鼎盛的时期。太平洋战争后,南洋沦陷,海运中断,很多靠侨汇生活的人只能坐吃山空,日子过得不是滋味。抗战胜利后,侨批又重新恢复。但有些批信局利用时间差,拿侨汇批款去黑市炒外汇,结果钱赔了;有的批信局滥发“山票”(兑换券),信誉丢了,有的侨批信局因匪患频繁,累受抢劫也破产了。
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民政府帮助侨批复业。针对国外势力禁止华侨汇款、海外批局受限制的不利形势,由中国银行对侨批业实行外汇管理,对批信局照顾保护,沟通海内外关系。亲情线不断,侨批依旧流转,“争取更多侨汇,支援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了海内外华人、华侨、侨眷的共识。1976年,侨批业完成历史使命,并入银行系统,由中国银行接办其业务。
侨批封收藏家邹金盛是澄海邮电局的退休职工,他从六十年代开始收藏侨批封,至今已收藏了三万多个。这些侨批封大部分是从1850年到1949年由居住在东南亚的海外华侨寄回澄海家乡的信封。侨批封被誉为“东方侨史的敦煌”,对研究华侨史有重要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