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88藏友之家有待您的加入,全心全意打造收藏品之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浩如烟海、卷帙浩繁的古籍,是中华文明的载体,有幸存留至今的古籍往往断烂破损,令人扼腕痛惜。站在传统和现代的路口,保护古籍是传承中华灿烂文明的神圣责任和光荣使命。
古籍保护,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抢救。古籍一般需要合适的环境存放,注意防潮、防虫、防酸化等,另外还要有专业人员定期进行修复。要满足上述条件,资金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就古籍保存环境而言,除省内高校图书馆、省市级公共图书馆的保护、保管条件相对好一点外,基层图书馆因为资金问题,保护设备和环境简陋恶劣,有藏书变毁书之忧。保护古籍,首先要解决古籍保护的“最后一公里” 问题。而严格的法律法规、健全的保护机制、高效的管理机构、充足的资金保障,也是保护古籍不可缺少的条件。
保护古籍不仅是为保护其物质形态,也是为了内容能为我所用。因此古籍保护必须两条腿走路,那就是原生性保护和再生性保护。 “藏”好是基础,“用”好是目的。古籍是我国五千年文明的载体,要弘扬民族精神、促进文化传承,势必要到古籍中挖掘材料,因此,古籍的利用才是归宿。保存与利用是相辅相成的。保存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利用是保存的另一种形式。古籍出版和数字化,能最大限度发挥古籍资源的价值。后者通过古籍数字资源库在网上服务,读者在家里就可以通过电脑看到古籍影像。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古旧文献典籍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让这些历尽劫难、饱经沧桑的典籍留传后人,需要文化工作者们以一种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我省现有的珍贵古籍文献保护、整理并传承下去,让古籍走进百姓,发挥它们的社会价值、史料研究价值。
原创作者:徐 蕾 来源:南昌日报 2014-03-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