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88藏友之家有待您的加入,全心全意打造收藏品之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任士淦老人展示他收集、整理的日军侵华罪行笔记。
任士淦,枣庄一名退休教师,他本可以在家安度晚年,却因教学中无法让学生了解真相,开启了搜集抗日史料的漫漫“苦旅”。
18年时间,任士淦踏遍鲁南苏北一千余个村庄,走访了几千名抗日战争知情人士,手写整理了近百万字的笔记,其中有不少是南京大屠杀等日军暴行的铁证。他还有个梦想,就是建立一个博物馆,将搜集的所有文字、资料全部公之于世,向人们展示日军侵华的真相。
文/片 本报记者 白雪岩
69岁时从枣庄骑行至临沂
5日,任士淦在枣庄的家里讲述着18年间收集日军侵华罪行的经历,虽然已经80岁了,但老人思维敏锐,讲起话来语速很快。
任士淦曾在滕州市官桥镇任教45年,执教期间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次尴尬经历,激发了他致力于搜集抗日战争史料的冲动。“我那时从当地镇志上翻阅了发生在滕州的日军侵华史料,其中有位被害战士是班里一个学生的祖辈,可是讲完后,人家家长来找我说,他们祖辈没有参与抗日战争。”就是这件事,让任士淦内心一直不能平静。退休之后,已经62岁的他毅然开启了亲自寻访战争史料的“苦旅”。
“从枣庄骑到临沂,大约180里路,有时候累了就在路边躺会儿歇歇。”任士淦说,69岁时他选择以骑行的方式了解鲁南、苏北地区的抗日史,想切身体验一下当年战争时的艰辛。
回忆收集临沂抗日历史资料时,任士淦说,“沂河断流、河水为赤,这是我在走访时,当地一些经历过战争还健在的老人讲给我听的,老人们在讲述时,你会情不自禁地落泪。”
每到一处,任士淦都能有不同的收获,这是支撑他一路寻求历史真相的动力。“你看,这是我当时给那些老人拍的照片,那时候还只有黑白胶卷相机。”他拿出一摞厚厚的照片说,当时七八十岁的老人,现在健在的越来越少。
近40本原始笔记锁入保险柜
在任士淦的书房里,有一个铁质保险柜,对他而言,保险柜里最珍贵的是一本本厚厚的泛黄的笔记本,将近40本。“这些是我过去走访时速记的笔记,后来又重新整理过。你看这本里面,记载了我到过的大大小小一千多个村庄的名录。有滕州的、临沂的等等,虽然没有太远的地方,但是在鲁南、苏北这一带战争发生的地方基本上都跑了一遍。”
“这两年年纪大了,跑不动了,所以我就赶快把这些资料再进行系统地整理,比方说,有战争大屠杀的、有焚烧掠夺的、有将士殉国的、有村民逃亡的、有日本对中国人性暴力的等等。”任士淦老人说,这样系统分类整理出来,每一个系列里都有很翔实的记载,具体到何年何月何日,18年来走访整理的资料也有差不多近百万字。
说着,老人打开他用毛笔书写的“历史长卷”。长卷每一页都连在一起,一册打开后就能延伸几米长。“我把所有的笔记资料又全部重新整理进行书写,写的不是小说,也不是电视剧,就是当年战争中老百姓亲身经历的、眼见的事实。”
梦想建个博物馆,公布全部抗日资料
“历史真相不是光靠单方面去说,需要三方对照。”任士淦说,他还原、收集战争史实,不仅要听战争受害者所说,不仅要看中国对抗日战争历史的记载,还要了解“敌方”的真实记载,只有这样,真相才能站住脚。为此,任士淦专门与日本进行民间交往,通过日本和平友人,获得了日本对于侵略中国战争的真实记载。
“父亲过去教了一辈子书,没想到他后来能够成为一个研究抗战历史的‘专家’。”任士淦的儿子说,父亲着实让他钦佩,他所做的事看起来不大,但影响和意义非同一般。老人的女儿说,父亲常常在外奔波,起初家人并不赞成,主要是担心他的身体和安全,但是慢慢地,看到父亲乐此不疲,也就不再反对,可以说,父亲为了还原战争,又走回了战争。
说到今后的打算,老人畅想着有一天将他的资料全部整理出书,甚至想建一个博物馆,将所有文字、资料公之于世。让更多的后人了解抗战历史真相,了解日军侵华的真实罪行。
来源:大众网-齐鲁晚报 2014-04-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