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龙武生 于 2014-8-12 10:29 编辑
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华资银行,成立于1897 年,创办人为清政府督办铁路事务大臣盛宣怀。通商银行成立后第二年即发行钞票,也就是光绪二十四年版纸币。银行博物馆馆藏有国内最为完整的通商银行纸币,其中两枚是存世孤品。
中国通商银行光绪二十四年上海地名券五十两(正反面)
中国通商银行于光绪廿三年四月二十六日(1897 年5 月27 日)在上海成立,这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家银行,也是中国现代股份制新银行的嚆矢。由于当时中国没有现成的银行法令和法规参考,因此一切组织管理及营业规则,都参照外国银行成例。用人办事,则以汇丰银行为准。以至大臣张之洞认为这家银行是“不官不商,亦官亦商;不中不西,亦中亦西”。 中国通商银行成立之初,即获清政府户部批准发行纸币的特权,自此中国才开始有本国纸币与外商银行纸币分庭抗礼,金融大权,不再为外商银行所把持。从通商银行成立至宣统三年的十五年间,通商银行共发行了两套钞券,分别是光绪二十四年的银元券、银两券和光绪三十年的银元券,两套钞券均由英国伦敦Enoraved By Barclay & Fry Ltd印制。前者不仅是通商银行的第一套纸钞,也是中国近代银行最早发行的分别可以直接兑换银元和银两的兑换券。银元券面值有一百元、五十元、十元、五元、一元五种;银两券面值有一百两、五十两、十两、五两、一两、五钱六种。 通商纸币正面为中文,整体设计风格与背面相同,套色印制,黄色底纹上套印红色和黑色,谐调且庄重。在红色边框的上方是中国传统龙的图案,双龙戏珠簇拥着通商银行圆形行徽,下方居中位置是黑色的篆体行名——“中国通商银行”。行名下方的左右,则是十分醒目的红色中文大写金额,中间长方形框内套印黑色直书汉文金额。就在这面积不大的长方形框中,设计者也用心良苦,不但在四个角上印有极具中国特色的太极图,并在两旁印上了清王朝统治者的满文金额。该面纸币从右至左套印的黑色文字是纸币发行及流通的要点,分别是发行年月“大清光绪二十四年正月吉日”、“凭票即付上海通用银元”、“只认票不认人,执此为照”、“中国通商银行钞票永远通用”等直式书写的汉文。通商银行光绪二十四年版的纸币有三种地名,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地的纸币在印刷套色、货币品种和印制时间上均有所区分。 通商银行光绪二十四年纸币存世至今,已经非常稀少(光绪二十四年两券的印制数量和历年发行情况如表所示)。光绪二十九年正月初七(1903 年2 月4 日),通商银行在营业时发现一批伪钞。此事一经传出,立即引起市民恐慌,而钱庄又拒用通商银行纸币,使持钞者纷纷涌向通商银行要求兑现。为保银行信誉,在现金库存不足的情况下,盛宣怀以金条、银条作抵向汇丰银行借了七十万银元,同时为方便市民兑现,该行放弃周日休息的惯例照常开门营业,遂使挤兑风潮逐渐平息。当歹徒于2 月6 日再次持假钞四千元到汇丰银行兑换时被当场抓获。事后查明,系日本歹徒所为,在日本神户地区共伪造了银元券十元面值655 张,五元面值100 张。此起假币案不但破坏了通商银行的信誉,还使该行的业务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为消除市民顾虑,排除隐患,通商银行决定将第一版银元券全部回收销毁, 另委托英国伦敦Enoraved ByBarclay & Fry Ltd 印制新币——即光绪三十年印有财神像的银元券并将决定公布于众。据《申报》报道,“该行除将伪票验明盖戳不付外,所有发出之真票一概收回,免致在外混什。数日之间,收起大半,其余陆续兑收,并未经发用之钞,统已核对英京来册点明号码一并烧毁。现查尚未收回者不过数千元之谱,亦须随收随毁。”由此可见,在事件发生后的短短几天内,绝大部分银元券已经回收销毁,当时留存在世的金额不过数千元,数量不过数百张,经日后的随收随毁,更经百余年的历史沧桑,银元券早已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凤毛麟角,成为钱币爱好者争相追逐的收藏珍品。再加上中国第一家银行、第一次发行、目前仅见等诸多“第一”的头衔,使之成为纸币收藏中的珍品。 银行博物馆馆藏有通商光绪二十四年上海地名五十两纸币和广东地名壹元,均为存世孤品,尤其是五十两券为名家旧藏,流传有绪,多年前便以100万元的落槌价创下当时单张纸币拍卖的世界纪录。
本文选自中国工商银行私人银行部客户专属杂志《私人银行》第九期 作者:许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