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88藏友之家有待您的加入,全心全意打造收藏品之家!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东方网11月3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说起古董留声机,现在的年轻人大都没有见过真正的实物,或者只是在电视或书册中目睹过它们的风采。从电唱机、磁带播放器、CD机,一直到如今遍布世界各地的DVD、MP3播放器,音乐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追根溯源他们的鼻祖就是留声机。自1877年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并录下“马丽有个小羊羔,身上绒毛白如雪”这句短短8秒的话,从此声音不再只是转瞬即逝的回忆,它将可以永远留存于世。
在这座城市的一间普通房中,摆放了来自世界各地的200多台古董留声机。它们是新加坡华人庄诺历时十多年,周游各地收集的成果。“我虽然不是上海人,却无比醉心于老上海的风情,而留声机可谓是那个时代的代表之一。”
迷恋“老上海”成收藏契机
还记得电影《花样年华》中,张曼玉身着优雅的旗袍倚靠在老上海石库门的墙上,夹杂着特有杂音的旧上海歌声仿佛将尘封已久的回忆从那台老式留声机里涓流而出,温婉悠长的女声唱尽了无限忧愁与思绪。
庄诺说,影片中那部留声机不断地播放着上个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老唱片;不断地播放着周璇的老歌《花样年华》;不断地播放着奇妙动人的爵士乐。留声机引导着观众穿越时空,勾起了对上个世纪20年代、30年代老上海的丝丝怀念,让人们了解到留声机除了记录声音之外,还有记录情感的强大功能。庄诺表示,留声机不同于青花瓷之类只具有视觉上的收藏价值,收藏留声机更是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
十年收集两百台留声机
花朵般绽放的木制大喇叭,拥有宛若天鹅脖颈般优美的线条,雕刻精美的橡木机箱盒无不散发着宁静而优雅的摩登风情。这是庄诺的第一台藏品。“这一台是蜡筒留声机,是最早的一代爱迪生留声机,上面还有他的签名,是相当少见的全木质留声机。”随后,庄诺熟练而轻柔地转动发条,将唱针轻轻搭在一圈圈均匀旋转的黑色唱片上,悠扬的音乐伴随着“嘶嘶”的杂音声回荡在房间里。“我们现在听到的都是一百年前的声音,听着这些音乐常常会让我有种穿越的感觉。”
2002年,庄诺来到了上海,有一次听到一位上海本土建筑师提到,能够代表老上海的三个符号是:石库门、旗袍和留声机。后来,他花费重金买来了人生的第一个留声机,对它爱不释手,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庄诺说:“现在看来,当初第一个买的留声机是被‘宰’了,但是它让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如今,庄诺已经是拥有200多台古董留声机的收藏家,被许多媒体称为“大陆留声机收藏第一人”。
不把艺术收藏当做投资
说起这十多年来的收集旅程,庄诺坦言不可谓不辛苦。
“有一次在英国,看到报纸上出售留声机的小广告,为了找到这个偏远的古董小店,花费的出租车和火车票费用比买留声机的费用还要多。”庄诺一边回忆一边说起自己海外淘宝的经历,“还有一次在东京,友人说距离东京都五十公里之外的八王子市有个出售留声机的古董店。我是乘坐当天下午的航班回上海,赶紧一早就退房离开酒店,坐着朋友的私家车绕了不少冤枉路才找到那家古董店,不料店门紧闭,因为那天是当地不营业日子,等我们一行人驱车赶回成田机场的时候,因为路上堵车还差点误了航班起飞。”
作为收藏家,庄诺一直秉持着自己最初的收藏理念—艺术品不是商品。庄诺说,曾经有个房地产商愿意出巨资收购他这200多台古董留声机,被他拒绝了。“我觉得收藏就是收藏,不是买卖更不是投资。我收藏它并不是看重它的价格或者是否保值,而是艺术品本身所蕴含的历史或者工艺价值。”
如今,庄诺在继续收藏的同时更是向上海唯一一位专业维修古董留声机的老师傅学艺,就是为了防止今后机器坏了没人修。他说,希望那个时代的声音能够一直传承下去。
作者:王嘉露 2014-11-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