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2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探秘镇馆邮品背后的传奇往事(图)

[复制链接]

4352

主题

6718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网站副站长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80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5 12:19: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记者走进黑龙江邮政博物馆

  探秘镇馆邮品背后的传奇往事
  本报记者李琳 薛宏莉   
  每一个博物馆都是一座文物的收藏地,每一件文物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每一个故事又代表了一段历史。尤其那些镇馆之宝,背后连接着的,总是一段段传奇往事。今天,就随记者走进邮政博物馆,领略那些镇馆之宝背后的传奇吧。



辽金圣旨“符牌”
  辽金圣旨“符牌”
  龙江馆藏中唯一完整的一块
  “符牌”是封建统治阶级权力的象征,是传递重要政令或紧急军情的信物,也可以作为朝廷信使或接待别国来使的凭证。
  黑龙江邮政博物馆保存的这块“符牌”,是一位藏友30多年前从旧物市场购得的。他一直视为珍宝,有人出资数万元收购都不肯转让。2010年,黑龙江邮政博物馆面向社会征集邮政文物,作为筹备组成员的刘馆长多次前往,这位藏友才“忍痛割爱”,将“符牌”转让给了黑龙江邮政博物馆。经过对“符牌”上的契丹文考证破译,工作人员发现,“符牌”上的三个字意思是“敕宜速”,是辽金时代的圣旨金牌,用于朝廷信使传递皇上圣旨。黑龙江省博物馆也保存着一块类似的“符牌”,但“命运”却很坎坷,1973年在我省伊春市原大丰区横山林场出土时,当地人因为不了解其价值,把它当做了一块金子,切割成数块分掉了,黑龙江省博物馆追缴时只找到了4块残片。

邮政定额储金证书
  邮政定额储金证书

  珍贵历史凭证一度“藏身”天棚
  也许很多人会认为,邮政储蓄是现在发展起来的,其实在近代史上它就出现了。1914年中国加入万国邮政联盟后,哈尔滨一等邮局被指定为国际邮件互换局,新开办了邮政储蓄等业务,到1931年年底,黑龙江范围内的邮政局所已达到339处。这几张邮政定额储金证书,是博物馆翻修时在天棚中发现的。据历史资料证实,为了给侵华日军的战机加油,日伪统治期间实行了官吏义务储蓄制度。凡月薪在50-200元的按工资的3%存款;月薪在200元以上的按5%存款。这笔钱在任职期间只存不取,退休后才能领取。这也是伪满洲国邮政存在的凭证。但是很多人还没等到退休,伪满洲国就垮台了,这笔钱也就打了水漂。

银质贺喜牌
  银质贺喜牌
  几年前险些被加工成首饰
  这件长27厘米、高22厘米的银质贺喜牌,虽然只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但对研究黑龙江地区的邮政史却颇有意义。它银质镂空,双龙造型,上款刻有“维嵩先生弄瓦之喜”字样,下款为“朱家坎邮政局同人于学博”等八人的名字,中间是隶书变形字“如意呈祥”,时间为“康德八年五月吉日”。朱家坎邮政局是龙江县邮政局的前身,于学博是当时的朱家坎邮政局局长,“弄瓦之喜”是生女之喜的意思。应该是于学博等人给一个叫“维嵩”的先生贺生女之喜时送的礼物。但是“维嵩”是谁?和邮政局有什么关系?为什么邮政局局长等人要给他贺喜?至今还都是待解的谜团。
  黑龙江邮政博物馆前馆长刘延年在他主编的《黑龙江邮史文存》中,详细描述了这件邮品“落户”黑龙江邮政博物馆的过程,传奇的是,这块银质贺喜牌险些在加工金银首饰的工匠手中毁掉。当时,那个工匠从一位妇女手中花150元钱收购了这个银质挂件,想把它加工成流行的首饰,当地一位爱好收藏的企业家得知此事,觉得刻有“朱家坎邮政局”字样,毁了可惜,就把此事告诉了同样喜爱收藏的一位好友,那位好友花了180元,从工匠手中买下此物。2008年,和那位企业家闲谈时,刘延年得知了此事,当时正在筹建黑龙江邮政博物馆的刘延年多次找到银质贺喜牌的藏主协商转让事宜,没想到的是,藏主最后竟将它无偿捐献给了黑龙江邮政博物馆。
  一张毛泽东照片
  第一套毛泽东头像邮票依此设计

毛泽东照片

毛泽东头像邮票
  黑龙江邮政博物馆的副馆长冯前明说,这张毛泽东照片是他们的镇馆之宝。一张照片为啥能成镇馆之宝?这要从陪它一起展出的东北邮电管理总局印制发行的第一套毛泽东头像邮票说起。这张邮票,就是依据毛泽东头像的照片设计的。不信你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照片上还留有设计时所打的格子呢。
  1946年,随着东北解放区通邮区域的不断扩大,东北邮电管理总局着手筹备印制新的邮票。当时,毛泽东的威望在人民心中不断上升,为了顺应民意和加强宣传,决定印制毛泽东头像邮票,并将这项工作交给了东北邮电管理总局俞兢同志负责。可那时,毛泽东的照片不容易找到,俞兢就向时任东北日报美术编辑的华君武求援。华君武从延安来的一位摄影记者手中找到了这张照片,后来依此设计出了四枚邮票,1946年11月22日在哈尔滨市邮政局营业窗口出售。上世纪八十年代,为编写东北解放区邮票史,俞兢将这张照片送给了资深集邮专家何宏。2010年,黑龙江邮政博物馆征集文物时,何宏将这张珍贵照片转让给了邮政博物馆。自此,博物馆里又多了一件镇馆之宝。

大龙邮票
  大龙邮票发行时间“佐证”
  竟和一个老邮工生日有关?
  大龙邮票是1878年清朝政府发行的第一套邮票,是中国近代正式开始印刷和使用邮票的开端。它一套三枚,按照面值和颜色加以区分,面值“一分银(银两)”的是绿色,用来邮寄印刷品;“三分银”的是红色,用来邮寄普通信函;“五分银”的是桔黄色,用来寄挂号品。据说,2012年,一套大龙邮票(3枚)的市场价格就已达到2万到4万元了。
  大龙邮票的具体发行时间是1878年7月24日。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涉及到外交文书的寄递,原有的邮驿已难以承担这项任务,清政府就交给由英国人控制的海关来试办邮政。187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天津、上海、烟台和牛庄(营口)等五处设立邮政机构,附属于海关,也就是在那时,大龙票同时发行。可是,时隔130多年,人们一度无法确定大龙票的具体发行时间。后来,上海海关的老专家杜圣余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在海关档案中查找到了天津海关邮局于7月24日收到首批大龙邮票的记载,也就是当时的负责人德璀琳的签收单。这才确定了时间。
  大龙邮票的发行时间,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佐证”:1940年,老集邮家黎震寰在与天津邮局邮票发行总经办人徐家麟聊天的时候,得知徐家麟的岳父是一名老邮政人员,在大龙邮票1878年7月24日到达柜上的当天,买了一枚大龙邮票。之所以记得清清楚楚,是因为这一天是徐家麟岳父的农历生日。
  据说当时大龙邮票的发行量约为100万枚,但目前保存在集邮界的已不及总数的十分之一。

庚申年金猴”邮票
  据说猴子眼睛里
  藏着设计者的“特殊记号”
  黑龙江邮政博物馆内的这版猴票是1980年发行的,也是当时我国邮电部发行的第一枚《庚申年》特种邮票。这版猴票因为发行量小,所以非常珍贵。
  它是我国著名画家黄永玉设计的。当年设计邮票前,黄永玉曾经养过一只猴子,可惜后来死了。接手设计猴票时,黄永玉想让全世界都知道自己养过的那只猴子有多可爱,便在绘制邮票图案时倾注了自己的全部感情,设计出了那只昂首凝视前方的金丝猴,而图案上金丝猴的毛都根根可见,十分逼真。据说黄永玉当年设计邮票时还做了带有他名字的特别记号,就在金丝猴的眼睛里。
  黄永玉设计猴票还有一个小故事。当日猴票刚设计出来,他去找一个朋友,出租车司机不认识路,他就随手在猴票设计草稿背面给司机画了一张图,这张图就给了朋友。后来猴票升值了,朋友找到他,让他在草稿背面补写了几个字作为纪念。结果有一个新加坡的珠宝商,曾经大量购买过整版猴票,听说这件事后就找到了他的这个朋友,请求买下草稿。他的朋友说:“我原先不知道这么值钱,现在说什么也不能给你了。”

“阿城东西大街街景”明信片
  明信片 清末时期就有啦!
  能“还原”百年龙江市井
  明信片是信函的一种,关键在于一个“明”字,意思是将通信内容公开,也叫不封口的信,最早出现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据已发现的相关实物证实,黑龙江在1904年年初就开始使用带有图像画面的明信片了。
  黑龙江邮政博物馆里,除了展出的至今为止最早在黑龙江地区发现的一张手绘明信片外,还展出了105枚,清末年间,黑龙江发行的明信片,这些明信片真实再现了当年黑龙江人的市井生活。百年前建造的连接道里和南岗交通的木桥、阿城东西大街街景、齐齐哈尔将军府、“秦家岗”火车站、道里的八杂市、西大直街、百年前的香坊公园……很多现如今我们熟悉的地方,都能在明信片上找到百年前的身影。
“百年前的南岗秋林”明信片

“2020 世纪初的中央大街”明信片
  蓝军邮
  成“新中国第一珍邮”
  源自防“情报泄露”
  为了优待军人免费寄信,1953年邮电部发行了一套三枚“军人贴用”邮票,是新中国第一套军用邮票。图案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军徽为主,分橘黄色、棕色、蓝色三种,总印量一亿枚,其中,橘黄色4000万枚,棕色、蓝色各3000万枚。每个战士每月发两枚。第一种橘黄色已下发到部队投入使用,第二种棕色的刚发到个别机关,而蓝色的还没下发到部队,就接到部队的反映,说使用这种邮票极易从信封上暴露部队的驻防情况和番号,而且难于控制使用范围。这对于刚刚成立不久、特务活动频繁的新中国来说,可是相当危险的“情报泄露”,后果不堪设想。后来,经总参谋部批准,全部封存销毁。这三种邮票都流出一些,其中蓝色“军人贴用”邮票印成较晚,留存下来的数量最少,成为罕品,极为珍贵,有“新中国第一珍邮”的美誉。

“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
  “全国山河一片红”邮票

  你发现上面的地图没有南海诸岛了吗?
  这样一张8分钱的邮票,现在价值几何?155.25万元!别吃惊,这可是2011年中国嘉德邮品钱币铜镜拍卖会上的价格。
  这枚邮票之所以能创出高价,是因为它发行后,很快有人发现邮票上的中国地图没有给南海诸岛留下位置,而且边界线画得也不够准确,于是写信向当时的邮电部反映。后经周总理批示停止发行,全部销毁。但由于北京提前发行,造成少量邮票没有收回,流入民间,成为新中国邮票中著名的珍邮。
  据说,当时发现这枚邮票有问题的,是中国地图出版社的一位编辑,他一共买了四枚。
  侧记:
  如果你认为博物馆里珍藏的都是历史的时间碎片,那你就错了,这里,也展示着了当下、展望着未来。
  从信函邮件的肩扛(扁担)、手推(独轮车)、马拉,到后来的汽车、铁路运输,再到如今的航空邮递、火车专列、公路汽车快速干线和物流专线;从老式笨重的手工计量分拣,到后来的计算机应用,以及当下的现代化仪器使用;从最初的黑龙江第一个邮政机构的建立,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城乡覆盖,再到如今数十万公里邮路,邮政、金融、速递三大体系上百种业务……黑龙江的邮政已经进入科技时代。
  然而,近十几年,当手机、电脑、互联网逐渐走入寻常生活,当微信、电子邮件逐渐取代一封家书后,邮政那种“生活必须”的感觉离人们越来越远,邮政的地位也在互联网时代发展受到了冲击。未来的邮政将如何?这样的问题考验着全行业,也考验着每一位从业者。
  “紧紧依托邮政网络优势,搭建社会综合服务平台,与各行各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进双赢’。”黑龙江邮政博物馆的冯前明副馆长说,这就是当下和未来的邮政之路。在博物馆内你可以看到,一块墙上展示了近百个与黑龙江邮政合作的企事业单位商标。我们和一些企业合作,帮他们提供一体化物流配送业务,从产品出厂到最小级别的分散中心,期间的配送运输都是由邮政来完成的。”冯前明副馆长介绍,再偏远的乡镇也会有邮政网络的覆盖,这就是邮政在互联网时代,转型发展的优势。
  “阿里巴巴是邮政的战略合作伙伴。马云曾说过,有电话的时候,就有人说邮政要不行了,但是今天邮政依然活得好好的。”在黑龙江邮政博物馆任副馆长之前,冯前明有着20多年的生产经营工作经验,他非常清楚,在庞大的互联网时代,线上再火,也得有线下的服务与之配套。他说,这就是邮政转型大做文章的地方。
  冯前明说,邮政人都知道2014年是“黑龙江的邮政转型发展年”,在原来金融类、代办类业务的基础上,今年他们又开展了同城快递,还有在哈尔滨打造对俄包裹处理中心已经成为中俄贸易的有力支持。在传统的报刊领域,利用APP进行手机订阅业务;在信函大量减少的情况下,大力开始代办代缴业务,都是他们寻求新发展的措施。尤其代办代缴,已经成为邮政业务的主要内容之一。他相信马云能创造阿里巴巴的“神话”,邮政人一样也能创造自己的“神话”。到那时,作为博物馆的负责人,他要做的事儿就是在馆里再精心布展一片新的区域。
  【链接】
  黑龙江邮政博物馆开馆时间:
  周一至周五9:00-15:30(接待团体参观);
  周六、周日9:00-15: 30(接待团体参观、市民免费参观)。
  (图片由黑龙江邮政博物馆提供)
  来源:生活报    2014-10-15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QQ:1012647660龙武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69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永久免费藏友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560
QQ
1楼
发表于 2015-3-15 10:17:19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发帖 欣赏学习
姓名:王 正 (认证店主  网店试用期:2014年03月19日至2015年03月19日)
地址:宁夏固原市彭阳路40-1号   邮编:756000
手机:15825392321
农行:6228481208087725071 王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