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前,仅在购买食物方面,就有粮票、油票、肉票等各种票据,而且都是限量供应。那个年代,“吃什么”就是老百姓生活中最重大的主题。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93年。现在,完成了购买使命的粮票在收藏领域却变得火热起来。
粮票曾经是市民的“命根子”,现在则成了一种收藏品(资料图)
李军是西部一家传媒公司的高管,每天从公司下班后,李军会去超市或菜市场买些晚上要做的菜,如果家里的米面吃完了,还要再买袋米面回家。周末有时间的话,除了买些排骨、鱼等肉食以外,还会买一些小零食带回家给孩子吃。 这些现在看起来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在几十年前却是另外一番场景:买东西要排队,而且要凭粮票、油票等各种票证。 应“运”而生 李军听到记者提起粮票的事,电话那头的她当即就来了兴趣,声音立刻高了几度,兴奋地说:“我们小时候都要用粮票的呀!当时我父亲在工厂工作,每月可以分到30斤的粮食。在这30斤粮食的分配中,单位规定,需要按照40%细粮和60%粗粮的比例搭配购买。” 粮票诞生于1955年。那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物资极度匮乏,粮食无法做到敞开供应,为了缓解供需矛盾,中央政府出台了统购统销政策,对非农人口按照劳动差别、年龄大小进行居民口粮分等、定量供应。 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签署国务院令,发布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办法规定,居民口粮、工商行业用粮和牲畜饲料用粮,均按核定的供应数量发给供应凭证。供应凭证分为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证、工商行业用粮供应证、市镇饲料供应证、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转移证、全国通用粮票、地方粮票、地方料票七种。 李军回忆道,在当时凭借粮票购买的年代,国家对于粮食的购买有很严的规定,买粮食时,需要带上粮票、钱和粮食证,去指定的粮店才能购买。 五十多岁的张先生在北京从事企业管理工作。工作之余,也会做一些文玩收集。“在那个年代,吃穿用的这些东西都要凭票购买。粮票就是我们的命根子,如果没有粮票,就算有钱也很难买到吃的,大家手里自己都不够用,‘黄牛党’就是想倒票也没渠道啊。”张先生笑着说。 随着粮票应运而生的,还有粮食供应公司、粮站、粮店等粮食供应机构。在使用粮票的年代,我国城镇粮油供应管理的最基层单位是粮店。每月分粮票都是粮油供应部门工作最紧张的时候,要将粮票按购粮证上的名字核对,然后将粮票分别装在小袋子里,交给居委会的组长,最后才分到居民手中。 五花八门 在凭票供应的年代,我国的粮票种类也是五花八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从中央到基层发行粮票品种繁多,包括农村口粮粮票、工种粮票、补助粮票、知青回城粮票、光荣家属粮票、干部下乡粮票、军用粮票等。 按照供应对象划分,通行的粮票有三类,一是全国通用粮票,二是地方粮票,三是特种粮票。粮票的面额各不相同,有半两、一两、二两、五两、一斤等,有人统计,发行过的全国粮票、地方粮票、军用粮票加起来有14000多种。 李军告诉记者,当时如果要出差,就要提前去当地管理粮票的部门,换取全国通用的粮票才能出门。否则,本地发行的粮票到外地是不能用的。 湖南长沙的梅登强老人,曾经在粮票部门工作过。他回忆道,那时候的粮票限区域使用,出差人员需要凭单位开的证明才可兑换全国粮票。不仅如此,在有的地区,粮票还限时段使用。梅登强说,令他印象最深的还是当时一些农村人到城里来走亲戚,往往会自己带上米,因为住可以解决,但吃饭就没办法了。 张先生则告诉记者,在那时候的县城里,为了方便使用,粮食部门通常将粮票换成卡片,类似于现在的发票。但如果要是出差去外地,就得兑换全国粮票。江西、湖南、河北等省份发行的粮票,只能在当地使用,只有全国粮票可以在所有省份通用。 退出历史 几十年前,仅在购买吃的这方面,就有粮票、油票、肉票、蛋票等各种票据,而且要买的东西都是限量供应。在这样的商品短缺年代,“吃什么”成了老百姓一天生活的重大主题。 这样凭票购买的现象一直持续了38年。 1993年2月15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指出要把握时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积极稳步地放开价格和经营,增强粮食企业的活力,减轻国家财政负担,进一步向粮食商品化、经营市场化方向推进。 此后,全国范围取消实行近40年的口粮定量方法,粮票、油票、肉票、购粮证等开始先后退出历史舞台。 1993年4月1日,上海市全面放开粮油购销价格,取消粮票、油票。1993年5月10日,北京市政府放开粮油购销价格,取消粮票、油票。到1993年年底,全国95%以上的市县完成了放开粮价的改革。 粮食统购统销取消后,中国老百姓也结束了按计划买粮食的生活。人们拿着钞票就能买到粮食,既没有购买数量的限制,也没有粗粮细粮的比例规定。 至此,曾被称为“中国第二货币”的粮票退出流通,定额定量供应的计划配给制也就此成为历史。 粮票收藏 完成了购买使命的粮票在作废之后并没有退出历史,在收藏的领域却变得火热起来。 上文提到的张先生对记者说:“文玩,有文化才有得玩嘛!粮票也是这样,虽然不流通了,但毕竟带着那时候的文化印记,是很有收藏价值的。” 湖南长沙的梅登强老人,用了20多年的时间,收藏了300多个品种,共2000余张各个时代的粮票。 梅登强说,收集的一些珍贵粮票,如果拿到市面上卖,也值几个钱,但他对粮票的收集完全是出于感情。为此,年已六旬的他还专门写下了40篇粮票故事在网上发表。写下的40篇粮票故事中,既有全国各地粮票资料的介绍,也有对自身工作经历的讲述。 梅登强曾经在粮食部门工作过二十多年,年轻时曾在长沙市粮食供应公司负责安全生产,平时在工作中会处理一些废旧、多余的粮票,再加上平时的一些出差机会,使得梅登强有更多的机会收藏这么多品种的粮票。 梅登强在他写的文章里提到,当时发行的一些粮票,不但印刷纸张好、图案精美,有的还有水印、暗记等防伪功能。他展示的一张1960年版的上海市粮票,是采用一种特殊的双层硬纸,其背面的薄纸是造纸浆中渗入了一些玫红色短绒,组合而成了这种“粮票专用纸”。“这种专用纸在当时各地商店里是买不到的,从而杜绝了上海粮票被盗印的可能性。这种早期的防伪手段今天仍在广泛使用,从新版的人民币中就可以看到这类彩绒的踪迹。”梅登强介绍道。 “看着这些粮票,我就回忆起了那个吃什么用什么都要凭票的年代。”60多岁的梅登强这样说道。 作者:蒲晓磊 文章来源:法治周末
|